陳邦弟

陳邦弟(1904—1976),瑞安桐浦鄉浦西村人,人們尊敬地稱他“邦弟伯”。 陳邦弟自1955年冬參加建造浦底水閘至1976年病故,在水利戰線上艱苦奮鬥了整整22個春秋。 1955年冬至1956年春,在建造浦底、塔山2座陡門時,陳邦弟不畏嚴寒,不避風雨,整整一個冬春食宿在工地上。

陳邦弟(1904—1976),瑞安桐浦鄉浦西村人,人們尊敬地稱他“邦弟伯”。
陳邦弟自1955年冬參加建造浦底水閘至1976年病故,在水利戰線上艱苦奮鬥了整整22個春秋。在這20多年中,由他提出建議、參與籌劃的主要水利工程有水庫、陡門、橋樑26項,河道開挖和裁彎取直3條,計9.8千米。
為了管好、用好水利工程,他走遍了陶山地區的山山水水,摸清了各鄉、村的地形,根據各地地形的高低、季節的不同和農業物需水量的多少,在陡門上用紅漆劃線為號,確定育秧、夏至以後和早稻成熟等各個農業節候陡門啟閉的限度;他在自己屋前的河道中豎一水位尺,以便掌握河道水位的升降情況,及時通知各鄉、村陡門啟閉。
平時每遇暴雨,他都不分晝夜前往陡門、江堤、河道巡查,及時排澇,月月如此,年年如此。颱風季節,他孑然一身堅守在浦底陡門旁的簡易管理房裡,為防治洪澇災害,爭取農業豐收而盡心地工作著。1955年冬至1956年春,在建造浦底、塔山2座陡門時,陳邦弟不畏嚴寒,不避風雨,整整一個冬春食宿在工地上。每逢夜間漲潮,他唯恐築在浦的“埭”被潮水沖毀,都露天睡在浦邊的泥地上;夜裡下雨,他又擔心河水上漲危及閘址內側的“埭”,找來兩件蓑衣,抱來幾捆稻草蓋在身上,在岸邊度過漫漫長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