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陳世儒
陳世儒,中國享譽盛名的園藝教育家,蔬菜育種專家,生前曾任 西南大學(原西南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西南大學蔬菜育種教研室主任、植物遺傳工程研究室主任、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等職。長期從事蔬菜種質資源和新品種選育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和參加選育出芥菜藺時草腰子、甘藍西園2號等蔬菜優良新品種;參與中國蔬菜作物育種“六五”、“七五”攻關,並主持攻關項目“甘藍新品種選育及育種技術研究”專題,為促進中國蔬菜育種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以及蔬菜生產作出了貢獻,1990年病逝於北京。
個人經歷
陳世儒,1924年5月生於四川省成都縣一個農民家。拮据的農家生活使他從小就對農民的溫飽問題深感憂慮。1944年7月,他以優異成績考入金陵大學園藝系。1948年7月大學畢業後,他毅然選擇了“投身農業,科學報國”的道路。1949年2月任華西協和大學農學系助教。任教期間,他一方面努力完成教學輔導工作,一方面不斷整理、蒐集中國園藝學領域的研究資料,並對大學時在著名園藝學家章文才教授指導下完成的畢業論文進行了補充、修改,為他今後從事園藝植物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國高校院系調整,華西協和大學農學系與當時的私立湘輝學院及四川省立教育學院農藝系、園藝系、農產製造系等合併成立了 西南農學院,陳世儒從此進入西南農學院任教,1956年晉升為講師。此間除精心授課外,還參與重慶市蔬菜、果樹種質資源的調查、收集和研究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間,學院遭受衝擊,教學科研停頓,招生中斷,但陳世儒心中“科學強國”的信念依然堅定如初。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閱讀、鑽研國內外遺傳育種理論文獻和專業資料,業務和外語水平顯著提高。1978年,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威廉士教授訪問中國,在中國農業科學院作學術報告,陳世儒做翻譯。熟練的英語和精深的專業造詣贏得了美國專家和國內同行的好評。同年,他成為“文化大革命”後首批晉升的副教授,1979年出任全國統編教材《蔬菜育種學》(第一版)副主編。
1981年,陳世儒應美國威廉士教授邀請,赴威斯康辛大學進行合作研究。其間他涉入了植物生物技術領域,掌握了組織細胞培養等理論與技術,同時對美國相關領域的高等教育體制與教學體系進行了深入了解。1982年回國後,他帶領研究生立即組建了植物組織細胞培養實驗室和植物遺傳工程研究室,為將生物技術套用到蔬菜遺傳育種做了大量工作。1985年前後,他和研究生在國際十字花科協會會刊上發表了多篇研究論文,對芥菜的起源與分化、甘藍自交不親和系、雄性不育系的快速離體繁殖以及甘藍F1雜種優勢的固定等做了系列報導,引起了國際同行重視。此期間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有關專家為爭取蔬菜作物育種聯合攻關計畫做了大量工作,為國家計委、國家科委、財政部立項“六五”、“七五”蔬菜作物聯合攻關奠定了技術基礎。1986年,他晉升為教授,同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博士生導師。1987年受聘為農業部蔬菜專家顧問組成員、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教材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園藝學科組組長。1988 年出任全國統編教材《蔬菜育種學》(第二版)和《蔬菜種子生產原理與實踐》主編,1989年被選為中國園藝學會副理事長。
陳世儒治學嚴謹,兢兢業業。80年代承擔和主持國家“六五”、“七五”攻關專題“甘藍新品種選育與育種技術研究”,於1986年、1989年兩度獲國家科委、計委、財政部頒狀嘉獎;主持選育出系列甘藍新品種,獲四川省1987年度科技進步獎和1988年四川省科技發明金牌獎;主持“蔬菜育種學課程改革”,榮獲1989年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主編的《蔬菜育種學》(第二版)榮獲農業部優秀教材獎;他還先後被評為重慶市和農業部的教書育人先進個人和優秀教師。陳世儒還兼任四川省園藝學會理事長、重慶遺傳學會副理事長、西南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西南農大蔬菜育種教研室主任、植物遺傳工程研究室主任、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等職,為推動中國蔬菜事業的發展,做了許多有益的社會工作。
1989年10月,陳世儒參加農業部專家組活動時偶感身體不適,經醫院檢查發現肺部有小塊陰影,但未引起他的重視。他又奔波於黑龍江、四川、上海、雲南等地考察工作。待兩個月之後考察結束,才去複查,確診為肺癌晚期。在中日友好醫院治療期間,為把美國權威的《蔬菜作物育種》介紹給中國同行,他在病痛中仍堅持修改各地匯來的譯稿。1990年9月8日,陳世儒帶著對中國蔬菜事業的無限期望與世長辭。
學術貢獻
作為蔬菜遺傳育種學家,陳世儒非常重視繼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時也極其重視對現有遺傳育種理論的研究。在多年研究十字花科蔬菜遺傳育種的基礎上,他選擇雜種優勢利用原理和抗病育種原理為突破口,通過持之以恆的育種實踐和理論研究,不斷地豐富和發展上述理論。在雜種優勢利用上,專門設計試驗對現有的雄性不育系材料進行了系統研究。對於國內外公認潛力較大的Ogura胞質系統,普遍認為其套用的障礙在於蜜腺發育不良和苗期低溫黃化。針對這兩大障礙,他設計了系統的試驗,結果證明不育系的結籽率與保持系並無顯著差異,從而得出了“蜜腺並非Ogura胞質系統的套用障礙,而苗期低溫黃化才是其套用的限制性因子”的結論,為同行集中力量攻堅“苗期黃化”提供了啟示;同時,經過大量正反交和回交試驗,證明黃化基因的表達與細胞質相關,通過有性雜交和回交很難得以改良,因而只能通過細胞質基因的轉移或細胞質的改良,才能克服“苗期黃化”的障礙,為國內開展細胞工程改良該不育系指出了方向,並指導博士研究生通過原生質體融合途徑,研究建立改良不育胞質的方法和技術體系;他還指導研究生利用F1雜種的離體快速繁殖,從方法學上豐富了植物雜種優勢的保持理論。在抗病育種方面,他主持研究提出了甘藍抗病毒病和黑腐病的多抗性鑑定方法,並通過該方法共同篩選獲得數十份多抗性優良種質源,為圓滿完成中國“六五”、“七五”甘藍育種聯合攻關任務奠定了基礎。上述工作使中國甘藍遺傳育種領域,在80年代末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豐富和發展遺傳育種理論的同時,陳世儒總是勤於實踐,以實踐帶動理論研究。僅在80年代,他就主持選育出西園2號、西園3號、西園4號、西園6號等優質豐產抗病甘藍系列新品種,為豐富地方蔬菜供應做出了貢獻。所育成的新品種中,西園3號和西園4號在“八五”期間被國家科委列為全國重點推廣項目,已在國內四川、重慶、雲南、湖北等15個省(直轄市)套用推廣,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982年,陳世儒結束與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合作研究歸國,立即指導研究生開展植物生物技術方面的研究。當時,國際上農業生物技術研究飛速發展,而國內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工作百廢待興。尤其在蔬菜育種領域,利用植物組織細胞培養等生物技術輔助育種在國內高校尚少有。面對這一形勢,陳世儒意識到如果不把生物技術與常規育種結合起來,就不能走出一條適合國內發展農業生物技術的正確道路,也不能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趕上和超過已開發國家的育種水平。因此,他帶領研究生建起植物遺傳工程和組織細胞培養研究室後,立即確立了“甘藍自交不親和系快速繁殖”、“甘藍雄性不育系快速繁殖”、“甘藍F1雜種離體繁殖固定雜種優勢”、“芥菜優良珍貴資源快速擴大繁殖”等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的研究課題,並進入到“利用原生質體融合改良甘藍胞質不育系統”等較深層次的研究。研究成果在國際十字花科協會會刊上發表,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隨著80年代中期全國範圍內生物技術的迅速發展,陳世儒的“中國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必須與育種實踐結合起來才有出路”觀點的前瞻性,已得到普遍的證明。
陳世儒一直在思索國內高校的教學體制問題。他認為國內農業教育體系在學生實驗操作技能的培養方面尚有欠缺,1984年夏天,他為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子,堅持出任81級本科生“蔬菜育種學”課程的主講教師。當時他已經帶了3名研究生,還任國家“六五”攻關專題“甘藍新品種選育與育種技術研究”等幾個科研項目的負責人,工作十分繁重,而對課程教學沒有半點鬆懈。從加強能力訓練的著眼點出發,將原來的蔬菜育種學分成了蔬菜育種學原理與蔬菜育種技術兩門課程。在壓縮各論的前提下,加強了基本理論的講授,尤其將系列實驗單獨開設為育種技術課程,單獨講授、單獨操作、單獨考試,而總學時數並不增加,使學生實驗能力得以加強。其改革的做法得到農業部教育司的高度評價,並向全國農業高校轉發了他關於課程改革的構想、做法和經驗。在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全面深入的今天,回顧陳世儒教授15年前的改革路子,可以看出他的超前意識是驚人的。1989年,由陳世儒主持的“蔬菜育種學課程的改革”榮獲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人物年表
1924年5月27日 出生於四川省成都縣東門猛追彎。
1944-1948年 南京金陵大學園藝系畢業獲學士學位。
1949-1950年 任華西協和大學農學系助教。
1950-1951年 任西南農學院植物生理組助教。
1952-1956年 任西南農學院農學系遺傳教研組副主任、講師。
1957-1986年 任西南農學院園藝系果樹、蔬菜育種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1986-1990年 西南農業大學園藝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
1986-1987年 四川省園藝學會理事長。
1989-1990年 中國園藝學會副理事長。
1990年9月8日 病逝於北京。
主要論著
1 陳世儒.現代育種技術在蔬菜育種上的套用和展望.中國園藝學會學術論文集.1979
2 陳世儒(主譯).國外蔬菜育種資料彙編(第二集).重慶:中國科技文獻出版社重慶分社,1979
3 陳世儒(副主編).《蔬菜育種學》(第一版).北京:農業出版社,1980
4 陳世儒.蔬菜品種工作現代化問題.北京:農業出版社,1980
5 陳世儒.蔬菜雜種優勢利用的幾個問題.全國蔬菜雜種優勢利用學術論文集.1980
6 陳世儒.中國芥菜品種的起源和分化.Cruciferae Newsletter.1982(7)
7 陳世儒.甘藍胞質雄性不育性的轉育與利用——幼葉黃化與蜜腺退化問題研究.重慶市遺傳學會學術論文集.1984
8 陳世儒等.甘藍F1雜種及其親本自交系、雄不育系的快速離體繁殖.Cruciferar Newsletter.1985(10)
9 陳世儒等.芥菜不同類型遺傳研究初報.Cruciferar Newsletter.1985 (10)
人物評價
開拓精神
陳世儒對教學改革的開拓精神,還體現在他主持的一系列教材建設工作中。1987年,他受聘擔任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教材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兼園藝學科組組長,肩負起了“七五”期間全國農業高校教材建設的重要責任。他提出了新編和修訂教材要“防止重複,更新內容,介紹近年發展起來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的建議,使“七五”中標的指令性計畫教材與指導性計畫教材都有了明確的方向。事實證明,中國農業院校“七五”規劃教材的建設為高等農業院校在新時期的人才培養提供了基本的科學藍本,成為各院校培養和輸送合格人才的基本保證。在教材建設中,陳世儒還親自出任了《蔬菜育種學》(第二版)和《蔬菜種子生產原理與實踐》兩部教材的主編。在精心主持編寫農業部規劃教材的同時,他還力主精選、引進一批國際上公認的權威教材和專著,作為規劃教材建設的補充,以拓展視野,介紹最新最好的成果。他自己選定了美國十多位著名專家撰寫的《蔬菜作物育種學》專著,組織全國十多位專家教授聯合翻譯,以期向國內同行獻上一份精美的食糧。遺憾的是,該書尚未出版,他便被診斷出患晚期肺癌。為完成夙願,仍強忍病痛,修改譯稿。那一行行細密的紅字,留下了陳世儒對農業科教事業的無限眷戀。
陳世儒既是一位嚴謹治學的蔬菜育種學家,又是一位數十年嘔心瀝血致力於“教書育人”的孜孜不倦的探索者。
作為學者
他以“遠”而服人。他常說,在專業知識上,老師只有遠遠在學生之上,才能真正贏得學生的尊崇,對學生產生強烈的感染力。在教學上,他認真準備每一節課。當與一位進修教師討論教案時,他拿出的讀書筆記竟比教案內容多出了好幾倍!陳世儒在40多年的教育科研工作中從未有過半點鬆懈。1983年,他患鼻息增生住院手術,仍然堅持每天讀書、看資料、做筆記。他說“人活著是為了工作。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絕不能在任何時候放鬆自己的學習”。儘管後來年歲高了,地位變了,他還照樣把教學工作看成是自己的光榮職責。他不僅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水平臻致藝術化的高度境界,而且像春蠶吐絲一樣,不斷把自己掌握的知識、資料和經驗變成全教研室的共同財富。當研究生、中青年老師向他請教時,他總是立刻放下手邊的工作,熱情地解答問題,並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積累的資料、文獻卡片以及心得筆記等無償地送給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同志。他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高深的學術造詣贏得了廣大師生的信賴和崇敬。
作為園丁
他以“近”而交心。陳世儒非常重視與學生建立感情聯繫,了解學生的興趣、抱負。1977年,“文化大革命”後第一批大學生走進了校園。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有些學生不安心學農。陳世儒便利用各種機會與同學們談心,向大家介紹園藝事業在“園林之母”的中國的燦爛歷史和光輝未來,鼓勵同學們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使不少同學很快端正了專業思想。陳世儒理解青年,愛護青年,因而為青年所理解、所愛戴,這正是他長於教書育人、善於教書育人的奧秘。
任重道遠
專業上的“遠”,情感上的“近”,使教師語重千斤,春風暖人。陳世儒在工作和生活中,處處嚴於律己,為廣大學生和中青年教師作表率。77級的學生中不少人當過“知青”,對農活較為熟悉。在生產實習中,有人覺得擔水、澆糞不是什麼基本訓練,因而不樂意乾。這種情況下,年近六旬的陳世儒一言不發,操起扁擔,默默挑起糞擔,徑直到菜地澆起地來。老教授這一舉動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同學,大家不聲不響地跟上去幹了起來。在學術研究上,陳世儒一絲不苟。有位研究生翻譯論文時遇到一個新詞,詞典上查不到,便以音譯的方式作了處理。陳世儒審稿時發現了這一問題,認為專業辭彙雖可以音譯,但不能未搞清詞義便輕易放過。他親自跑圖書館,終於在一本最新化工新詞詞典上查到了該詞的確切詞義。教學上,在安排研究生、青年教師參加教學實踐時,他總是嚴格把關,親自主持課前試講、課後分析討論,並每堂課均準時到堂聽課,記課堂筆記,取得課後分析的第一手資料和發言權。這種高度負責的精神給青年教師們以耳濡目染,使他們很快成長為專業課教學的骨幹力量。在科學研究上,陳世儒以身作則。在新組建的植物生物技術實驗室,研究工作開始時,他對實際操作、觀察記載等都親自動手示範。1985年10 月,陳世儒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為奮鬥不息的一生翻開了新的一頁。在入黨宣誓後,他說了下面一段話,可以作為他一生的總結:“科學研究和教書育人是我的崇高職責。要真正履行好這一職責,決非一天兩天、一年兩年的事。我雖已近暮年,但作為教師,仍感到任重道遠。我願一輩子克盡職守,為振興中華貢獻出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