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內感染

院內感染

院內感染也稱醫院感染。醫院是病人密集的場所,醫院環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從而為疾病的傳播提供外部條件,促進醫院感染的發生。醫院感染無論對社會及個人均帶來嚴重危害。

院內感染也成醫院感染。醫院是病人密集的場所,醫院環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

院內感染西安大一附院新生兒事件
從而為疾病的傳播提供外部條件,促進醫院感染的發生。醫院感染無論對社會及個人均帶來嚴重危害。大量資料證明,只要護理管理嚴格、預防措施落實,醫院感染髮生就少。為此,我們必須採取綜合性措施,確保每次消毒滅菌隔離達到預定的要求,以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與此同時,有責任向社會進行人人講究衛生、時間保護環境的宣傳。

定義

院內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而出院後發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入院時已處於潛伏期的感染。醫院的工作人員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也屬院內感染。

分類

通常根據感染髮生的部位、病原體的來源和種類等對院內感染進行分類。

1、根據感染髮生的部位 全身各個器官、各個部位都可能發生院內感染。

2、根據病原體的來源分類 可將院內感染分為內源性外源性感染。
1、內源性感染:又稱自身感染,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患者在醫院內遭受自身固有病原體侵襲而發生的院內感染。病原體通常為寄居在患者體內的正常菌群,通常是不致病的,但當個體的免疫功能受損、健康狀況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時則會成為條件致病菌發生感染。

2、外源性感染:又稱交叉感染,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患者在醫院內遭受非自身固有的病原體侵襲而發生的感染。病原體來自患者身體以外的個體、環境等。包括從個體到個體的直接傳播和通過物品、環境而引起的間接感染

3、根據病原體的種類進行分類 可將院內感染分為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體感染衣原體感染原蟲感染等,其中細菌感染最常見。每一類感染有可根據病原體的具體名稱分類,如柯薩奇病毒感染愛柯病毒感染銅綠假單孢菌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等。

院內感染的特殊表現

1、由於醫院是各種疾病集中的場所,因此其病原體自種類比較繁多,且來源也比較廣泛;

2、醫院中流行的菌株大多為耐藥性菌株,甚至為多重耐藥菌株,感染後可給臨床治療帶來相當的困難;

3、污染環節較多,控制難度大;

4、易感人群集中,抗病能力差,感染後病死率較高。

院內感染髮生的原因

在醫院這個特定的環境中,許多因素均可能導致醫院感染的發生,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院內感染易感因素

(一)由交叉感染引起的醫院感染

1.病人入院時正處於某種傳染病的潛伏期,入院後發病,此時病人就是該病的傳染來源。與其同室居住的病人,就有被傳染髮病的可能,尤以呼吸道傳染病為甚。如胃潰瘍病人入院時正處於流行性感冒的潛伏期,入院後發病,則同室病人即可感染流感。

2.不同傳染病,收容在同一病區,如果消毒、隔離不嚴,則易發生交叉感染。

3.雖然一病室收容同一種傳染病病人,但如果感染的病原體型別不同,也會發生交叉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細菌性痢疾等。

4.入院時診斷錯誤,如把一種傳染病誤診為另一種傳染病,也會發生交叉感染。如把猩紅熱病人誤診為麻疹,而入麻疹病房;把傳染病誤診為非傳染病,均可造成院內感染。

5.住院病人或醫院工作人員是病原攜帶者,患某種疾病的人,同時又是另一種疾病的病原攜帶者,如癌症病人攜帶肺炎克雷伯桿菌,可引起腫瘤病房內肺炎爆發。此類感染難以查明,因為很少對住院人做系統的帶菌檢查。醫院工作人員若為結核、痢疾的病原體攜帶者,可引起住院病人感染、甚而爆發。

(二)條件致病菌感染

許多條件致病菌,如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由於病人抵抗力降低,而造成自身感染

(三)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抗菌化學藥物

近年來國內外醫院套用抗生素品種繁多,數量大,導致抗藥菌株增加,使用不合理的現象屢見不鮮,而造成院內感染。

1.無明顯指徵用藥 病人患一般傷風感冒,卻使用抗生素治療。外科病房不經任何化驗證明,常使用抗生素預防。

2.廣譜抗生素局部套用,容易產生抗藥菌株。

3.用藥配伍不當 如對病人使用抑菌劑紅黴素或氯黴素的同時又使青黴素治療。紅黴素及氯黴素的抗菌機制主要是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而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青黴素為殺菌藥物,其殺菌機制是干擾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導致細胞破裂而死亡,故對繁殖旺盛期的細菌作用強,對靜止期細菌作用弱。被紅黴素或氯黴素抑制而處於靜止期的細菌,對青黴素將產生耐藥性。

4.利用抗生素進行“心理”治療或作試驗診斷性套用。

抗生素的使用與耐藥性細菌的產生有明顯的平行關係。套用某種抗生素的地方,就會出現對同樣抗生素有耐藥性的細菌。

抗生素對機體影響也很明顯。有些直接傷害防禦機制,最顯著的是粒細胞減少及骨髓再生障礙,其次抑制抗體產生和淋巴細胞轉化等。有些間接導致代謝及免疫狀態變化,如肝、腎、腸等器官機能障礙。有的影響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從而降低機體抵抗力。

總之,由於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而導致病人抵抗力降低,抗藥菌株增加,從而使醫院感染增多。

(四)醫院管理不當

1.探視制度不嚴 對探視者不加管理,隨意出入病房,可由探視者帶入污染食物、物品等而引起醫院感染。

2.醫院內隔離消毒制度執行不嚴格 如醫療器械消毒不徹底;醫護人員接觸污染物後不洗手消毒而又去處理其他病人;食品、食具被污染未處理等都容易發生醫院感染。

院內感染的促發因素

主觀因素:
醫務人員對醫院感染及其危害性認識不足;不能嚴格地執行無菌技術和消毒隔離制度;醫院規章制度不全,無健全的門急診預檢、分診制度,住院部沒有入院衛生處置制度,致使感染源傳播。此外,缺乏對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不能有效地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
客觀因素:
侵入性診治手段增多據統計,美國每年因使用醫療器械而發生感染者占醫院感染的45%。如內窺鏡、泌尿系導管、動靜脈導管、氣管切開、氣管插管、吸入裝置、臟器移植、牙鑽、採血針、吸血管、監控儀器探頭等侵入性診治手段,不僅可把外界的微生物導入體內,而且損傷了機體的防禦屏障,
客觀因素
使病原體容易侵入機體。使用可抑制免疫的治療方法因為治療需要,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接受化療、放療後,致使病人自身免疫機能下降而成為易感者。大量抗生素的開發和普及治療過程中套用多種抗生素或集中使用大量抗生素,使病人體內正常菌群失調,耐藥菌株增加,致使病程延長,感染機會增多。易感病人增加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過去某些不治之症可治癒或延長生存時間,故住院病人中慢性疾病、惡性疾病、老年病人所占比例增加,而這些病人對感染的抵抗力是相當低的。環境污染嚴重醫院中由於傳染源多,所以環境的污染也嚴重。其中,污染最嚴重的是感染患者的病房,廁所的污染也很嚴重,抽水馬桶每抽一次水都可能激起大量微生物氣溶膠。病區中的公共用品,如水池、浴盆、便器、手推車、拖布、抹布等,也常有污染。對探視者未進行必要的限制對探視者放鬆合理和必要的限制時,以致由探視者或陪住人員把病原菌帶入醫院的可能性增加。

院內感染的流行過程

一、醫源性傳播的主要方式

1、經醫療器械和設備傳播:醫療器械消毒不嚴格,在使用過程中被污染都可以造成醫源性傳播

2、經血液及血製品傳播:可經此傳播的疾病主要有B型肝炎、C型肝炎、愛滋病等,其中B型肝炎和愛滋病是防治重點。

3、經藥品及藥液傳播:各種輸液製品在生產過程或使用過程中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多數微生物能在溶液中生長,從而造成醫源性傳播。

二、造成醫院感染髮生主要因素

1、領導對醫院感染預防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足夠重視;

2、醫院內交叉感染;

3、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抗菌製劑;

4、醫院消毒隔離和滅菌操作不嚴格;

5、臨床治療方式的改變。

常見的感染

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常發生在一些慢性嚴重影響病人防禦機制的疾病,如白血病慢性阻塞性肺炎,或行氣管切開術、安置氣管導管等病人中。判斷肺部感染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和X線透視或照片,其發生率在醫院感染中約占23.3%~42%。肺部感染對危重病人、免疫抑制狀態病人及免疫力衰弱等病人的威脅性大,病死率可達30%-50%。
尿路感染
病人在入院時沒有尿路感染的症狀,而在其住院期間24小時後出現症狀(發熱、排尿困難等),尿培養有細菌生長,或雖無症狀,但尿標本中的白細胞在10個/ml以上,細菌多於105/ml,都可判為尿路感染。我國統計,尿路感染的發生率在醫院感染中約占20.8%~31.7%,66%~86%尿路感染的發生與導尿管的使用有關。
傷口感染
傷口感染包括外科手術及外傷性事件中的傷口感染,判斷傷口感染主要看傷口及附近組織有無炎性反應或出現膿液,更確切是細菌培養。據統計傷口感染髮生率在醫院感染中約占25%。

院內感染孩子謹防感冒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不僅在健康人中可以傳染,在病人中更易傳染。病毒性肝炎可分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種。A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傳染源是病人和無症狀感染者,經消化道傳染。病人排出帶有病毒的糞便,未經消毒處理,污染了水源或食物,人們誤食了未煮沸的水或未煮熟的食物而被傳染,即糞-口傳染。B型肝炎、C型肝炎、丁型肝炎的傳染源是病人和病毒攜帶者,病毒存在於血液及各種體液中,傳染性血液可透過皮膚、黏膜的微小損害而感染,還可通過母嬰垂直傳播,或通過輸注血液製品,密切性接觸而傳染。
皮膚及其它部位感染
病人在住院期間發生皮膚或皮下組織化膿、各種皮炎褥瘡感染菌血症導管及針頭穿刺部位感染、子宮內膜感染、腹內感染等。住院病人中凡有氣管插管、多次手術或延長手術時間、留置導尿、套用化療、放療、免疫抑制劑者,以及老年病人,均應視為預防醫院感染的重點對象。

院內感染的預防與控制

院內感染控制感染

一、醫院感染的監測的定義及常用指標

醫院感染的監測指系統地連續觀察在醫院的人群中醫院感染髮生的頻率和分布以及影響感染的有關因素。其目的是加強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消除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並根據監測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具體措施,以降低或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保護醫院環境中特殊人群的健康。

二、醫院感染的監測的常用指標

1、醫院感染髮生率:指一定時期內,在所有入院病人中發生醫院感染新病例數的頻率。

2、醫院感染患病率:觀察期內醫院感染的總病例數占同期住院病人總數的比例。

3、醫院感染續發率:是指與指示病例有效接觸後經一個最長潛伏期,在接觸者中續發病例數與接觸者總數的比值。

4、醫院感染漏報率:為確保醫院感染監測資料的準確性,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漏報率調查。

三、醫院感染髮生時的措施

1、隔離患者;

2、檢疫;

3、檢查病原攜帶者。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