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據史料記載,印度的始祖與立法者馬努(Manu)是此城的創始人。阿約提亞曾為拘舍羅(Koshala)王國首都,當時稱為色給德(Saketa)。此城被印度教徒視為聖城,因為他們認為此城曾是羅摩衍那中的英雄羅摩王國的都城。 根據佛教史料記載,無著菩薩就是在阿約提亞聽彌勒菩薩說法,並將此內容寫下來,這就是著名的彌勒五論:《顯揚聖教論》(Abhisamayālankārakārikā)、《大乘莊嚴經論》(Mahāyānasūtrālankārakārikā)、《辨中邊論》(Madhyānta-vibhanga)、《分別瑜伽論》(Dharmadharmatāvibhanga)和《大乘無上要義論》(Mahāyānottaratantra-śāstra) 或 《寶性論》(Ratnagotravibhaga)。 公元七世紀時,玄奘大師曾到此城參訪,當時這裡有二十座佛教寺院,三千名僧人,然而其周邊的居民多已信奉印度教。在19世紀末,此城有96座印度教廟宇、36座清真寺。也是在此聖城,詩人Tulsi Das寫作了著名的羅摩史詩。 在1990年代,阿約提亞成為印度教徒與穆斯林部落衝突的中心,1992年12月6日,印度教徒摧毀了建於1528年的 Babri Masjid (Babur) 清真寺。因為據說它正好建在了羅摩神出生的地方,這裡曾有一座被穆斯林破壞了的印度神廟。 為了避免種族衝突的升級,印度政府收購了這塊地盤。而後在此地進行的考古發掘證實了羅摩崇拜者的說法,印度教徒們試圖在此地重建新廟,準備工作正在陸續進行中。 2003年8月印度考古探測(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報告稱,在有爭議的建築(清真寺)下面,確實有大型的建築遺蹟,一對印度天神的殘缺塑像在此出土,此外還發現了一些印度教古典象徵---荷花型的裝飾物等。
其他 泰國城市Ayutthaya 及印尼城市Yogyakarta的名字都來源於Ayodhya。
相關詞條
-
阿逾陀國
阿逾陀國:梵名Ayodhya^ ,巴利名Ayojjha^ 。中印度古國,其地為印度古文明中心之一。
-
犍陀羅
犍陀羅國,是公元前6世紀已經存在的南亞次大陸國家,為列國時代十六大國之一,其國名為梵文गन्धार(拉丁文轉音:Gandhara、Gandhāra、Ga...
歷史沿革 文字 佛教歷史 犍陀羅藝術 -
大威德陀羅尼經
又言一者。 又言一者。 又言一者。
簡介 部分內容 -
那爛陀大學
在公元5世紀時,印度笈多王朝的鳩摩羅笈多王護持佛法不遺餘力,為了佛法的傳承在那爛陀創建了一所佛教大學,那爛陀寺(Nālandā Vihāra ),古代中...
建築結構 教學研究 史料記載 藏書規模 傳說故事 -
大佛頂首楞嚴經
,循乞摶食,歸只陀林。我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阿難答言...。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復有無量辟支無學。並其初心。同來佛所。屬諸...。佛敕大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
-
佛說聖觀自在菩薩不空王秘密心陀羅尼經
者。 一切病者。 者。
陀羅尼緣起 陀羅尼功德 持誦得八種善相 陀羅尼諸多功德 秘密心陀羅尼咒 -
唐擊薛延陀之戰
唐貞觀十九年(645年)至二十年,唐軍擊滅薛延陀的作戰。十九年,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夷男卒,其嫡子肆葉護可汗拔灼襲殺其從兄突利失可汗曳莽,自立為頡利俱利薛...
簡介 經過 意義 -
佉陀羅山
佉陀羅,故名為佉陀羅山。關於此山之位置,《長阿含經》卷十八〈世記經閻浮提...【佉陀羅山】(梵Khadi^raka,藏Sen%-lden%-can...。《慧琳音義》卷十八認為佉羅帝耶山即佉陀羅山,系七金山之一、十寶山之一...
-
阿含部
屬於大藏經的一部分。為對於大藏經中所收小乘部經典之統稱。原為佛陀所說教法之總稱,大乘佛教於西曆紀元前後興起,遂有大乘經典之成立;相對於此,舉凡有阿含之經...
長阿含 雜阿含 中阿含 增一阿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