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服裝

少數民族服裝,男子穿藍、白或黑色對襟上衣,有的綴銀扣;著黑色長褲,深色布包頭,青年男子白色布包頭,後面系白色花飄帶。婦女多穿窄袖對襟上衣,束繡花及膝筒裙,系銀腰帶,綁裹腿,黑布包頭。未婚女子穿長褲,長辮盤於頭頂。

阿昌族服裝

“阿昌”古稱“峨昌”,在緬甸八莫一帶又叫“傣撒”,意為打刀的人,阿昌族的“戶撒刀”的確也是四方聞名的

阿昌族服裝樣式

讓人過目不忘的是婦女的青布高包頭,高達1—2尺,就像聳立的箭垛。事實上,它也確有一段可與“孔明借箭”相媲美的來歷,傳說古時有外族進犯阿昌族居地,阿昌族全民動員,保衛家園,無奈敵人兵強弩硬,被圍困的阿昌人又快要彈盡糧絕。 在危急關頭, 有位阿昌族婦女靈機一動,用幾丈長布包紮了一個很高的包頭,在壕溝內來回走動,引來無數箭矢。 其他婦女見狀紛紛仿效,誘敵射箭入“垛”,為男人們“借”得許多箭矢,終於打敗了進犯之敵。由於阿昌婦女的高包頭(阿昌語稱“吳擺”)在這次戰鬥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高包頭也便成了巾幗英雄勇敢聰慧的象徵,傳承為一種特殊的服式。為強化它的神聖性,有的地方還在高包頭上附著了許多古老的故事。

阿昌姑娘服飾

還喜扎一種叫“氈裙”的腰帶,多用自製的線和土布繡制。扎時在身前留出一長一短兩條扎頭,既緊束腰枝,方便勞作,又飄如彩蝶,十分美觀。

現在變化

現在,阿昌族服裝日愈偏於滿足美化生活的需要。臘撒地區間昌族的衣著民族特色最濃。姑娘愛穿藍色、黑色對襟上衣和長褲,打黑色或藍包頭,有的像高聳的塔形,有的則用10寸多寬的藍布一圈圈地纏起來,包頭後面還有流蘇,長可達肩;前面用鮮花和彩色絨球、纓絡點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