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步克

閻步克

閻步克,1954年11月20日生,遼寧省瀋陽市(一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北京大學人文學部副主任 ,歷史學系學術委員會主席,學科學位分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教學名師。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閻步克 閻步克

1971年中學畢業後下鄉勞動,1973年入伍服役。1978年復員後做工人,同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1988年獲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學位。畢業後在北京大學歷史系工作,1993年起任教授至今。 從事魏晉南北朝古代政治史方面的教學和科研 。

職務任免

擔任人文學部副主任 擔任人文學部副主任

2016年4月14日,北京大學召開學部主任座談會和人文學部 、信息與工程科學部、理學部換屆會。當天上午,林建華校長與各學部現任及往屆主任、副主任進行座談,聽取關於學部建設發展的意見。座談會後,人文學部、信息與工程科學部、理學部換屆會分別召開,校領導、各學部新老班子成員、相關院系及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會上,林建華向上一屆主任班子頒發感謝函,並向新一屆主任班子頒發聘書,聘任申丹為人文學部主任,閻步克、張旭東、李四龍為人文學部副主任 。

個人著作

《官僚制》(譯著),知識出版社,1990年版

《察舉制度變遷史稿》,遼寧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帝國的政治體系》(譯著),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作品 作品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閻步克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樂師與史官》,三聯書店,2001年版

《品位與職位》,中華書局,2002年版

《從爵本位到官本位》,三聯書店,2009年版

《波峰與波谷: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服周之冕》,中華書局,2009年版

《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官階與服等》,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學術成果

閻步克 閻步克

《察舉制度變遷史稿》:把官僚制理性行政、帝國政體下的特權分配與權力鬥爭,以及作為帝國官僚來源的知識群體的動態,作為制約察舉制變遷的三個主要動因。由此出發,對大量相關史料進行了考訂梳理,在此基礎之上,對察舉制中的“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及“以名取人”、“以族取人”因素的表現形式、相互關係及變遷,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到闡述。從而對這一制度的產生、發展和向科舉制的演變,提供了一個獨具特色的解釋。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融會了現代社會學概念和傳統政治概念,從學士和文吏的分合關係入手,闡述了中國“士大夫政治”的演生過程及其理念基礎。

《樂師與史官:傳統政治文化與政治制度論集》:對儒者起源問題提出新見,論證了“儒”與古代樂師存在著文化淵源關係,樂師和史官構成兩個文化子系統,揭示出早期中華文化演進的一條重大線索;對漢末到南北朝一些重要政治文化現象進行了論述。

《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引入“品位分等”和“職位分等”概念,為考察傳統官階制建立了一個新分析模式。通過這個新視角,作者對周代的爵命,秦漢二十等軍功爵和祿秩,魏晉南北朝的官品、中正品、勛品、將軍號、文散官,直到唐代的文武散階進行了細密考察,將之勾勒連綴為一條演進變遷的線索,並對其性質和意義提供了一系列獨到解釋。進而對整個帝國時代的官僚等級制度的發展,提出了劃分為五個階段的分期模式。

《從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漢官僚品位結構研究》:對早期帝國品位結構的變遷,提出了一個“爵本位”,“爵一秩體制”,“官本位”的變遷模式,並從分等分類角度對之進行了系統論證;書中還利用新出史料,對秦漢官階史的若干要點進行了考證,使一些前所不詳的曖昧史實,如“宦皇帝者”問題、“比秩”問題等,得以浮出水面,並做出了富有新意的解釋。

閻步克 閻步克

《波峰與波谷: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文明》:敘述了秦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官僚政治制度的發展歷程,對官僚政治在夏商周時代的萌發,秦漢時代的蓬勃發展,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混亂衰弊進行了追源溯流、一氣貫通而且脈絡清晰的敘述。

《服周之冕: 六冕禮制的興衰變異》:通過《周禮》六冕制度及其對歷代冕制的影響,探討服飾禮制與政治權力的關係,六冕並非真實的周朝原生禮制,而是《周禮》的建構,反映的是周朝政權與神權的分配,具有“君臣通用”特點;隨漢廷尊儒,中國制度史上出現了“古禮復興運動”,其間古冕被重新採用;王朝在宗經、復古思潮促動下,重新採用占冕;同時從尊君、實用出發,立足現行品位結構而調整古冕等級;經學家對古冕的不同闡釋,也引起了諸多紛爭。理性化、世俗化傾向,最終導致了“服周之冕”的低落;本書大量使用形式排比與結構分析,用詼諧機智的語言,觀察剖析“服飾背後的權力,學術背後的利益”。

《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基於“品位—職位”視角,把官階研究對象定義為“官職的分等分類”和“官員的分等分類”,分別討論品秩的構成要素權責、資格、薪俸、特權、禮遇,品位結構的樣式與間架,品位性官號和位階運用規則等。進而由技術層面進入政治層面,從功能組織與身份組織的二重性出發,對中國古代官階制的特點、品位結構變遷的重大線索和各個層面,提供了較全面的闡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