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含義
明初朱元璋廢除宰相制,集大權於皇帝一身;又設內閣,實際上只是供皇帝諮詢、起草詔命的秘書機構,並無決策之權。後,明宣宗早逝,英宗即位時年幼,於是由內閣大臣“三楊”與太皇太后,共同輔佐。此時內閣職權相應擴大。明武宗死後無嗣,帝位由從弟繼承(即明世宗嘉靖),遂起“大禮議”之爭,此時內閣之權幾與帝權相衡,而閣臣則成為有實無名的宰輔。神宗時,張居正職權之隆,為有明一代之最。
閣臣例設多人(一般三四人)但有“首輔”、“次輔”稱謂之分,權力也相應不同。萬曆早期,張居正為首輔,權傾天下,其地位實際上已相當於唐宋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同為閣臣的其他官員,雖然也被稱為閣老,但只是徒具形式而已。
清時,內閣制多有變化,稱謂上也有些不同,但入閣實際上就是拜相。只是後期逐漸被軍機處所取代,後者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決策機構。
引證解釋
指唐代對中書舍人中年資深久者及中書省、門下省屬官的敬稱。五代、 宋以後亦用為對宰相的稱呼。 明清又用為對翰林中掌誥敕的學士的稱呼。
唐 李肇《唐國史補》卷下:“兩省(中書省、門下省)相呼為閣老,尚書丞郎、郎中相呼為曹長。”
《舊唐書·楊綰傳》:“故事,舍人年深者謂之閣老,公廨雜科,歸閣老者五之四。”
宋 鄭文寶《南唐近事》:“一日諸閣老待漏朝堂,語及林泉之事。”
明 李贄《復焦弱侯書》:“ 趙文肅先生云:‘我這個嘴, 張子這個臉,也做了閣老,始信萬事有前定。’”
清 趙翼《陔餘叢考·閣老》:“ 蘇州有閣老坊 ,乃吳匏庵為學士時所建,則翰林之在文淵掌誥敕者,亦得稱閣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