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蒙養正

開蒙養正——敦煌的學校教育

作者: 鄭阿財 / 朱鳳玉
ISBN: 9787542315267
頁數: 152
定價: 38.0
出版社: 甘肅教育出版社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2007-12-1

內容簡介

走進敦煌叢書是一套通過圖文並茂的內容與形式來普及敦煌的學術文化書籍。該套叢書內容準確,材料翔實,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活潑。閱讀本書,讓讀者能夠與敦煌漸行漸近,相知相親,為能真正進入這個輝煌燦爛的藝術寶庫與文化聖殿奠定基礎。 本書為該系列叢書之教育篇。

目錄

引言
官學寺學的教育體系
漢化主體下的官學
佛教昌盛中的寺學
多體多用的童蒙教材
習字初階《上大夫》
敦煌擴編《千字文》
易解難忘的《開蒙要訓》
宋初流傳《百家姓》
古老算學《九九表》
史詩教育《古賢集》
自然教育《孔子備問書》
人公誘童憑《家教》
老父叮嚀《嚴父敦》
新娘錦囊《訓女文》
寺學自編《辯才家教》
《明心寶鑑》的老源頭
胡漢交融的雙語教學
漢藏對音的《千字文》
蕃漢對照西夏《雜字》
教育實施的現場重建
學郎的體罰與寫真
學生的作業與批改
學生的模擬考試卷
學郎生活的真情指數
男兒志學也抒懷
學郎的情緒與感情
學郎的苦悶與戲謔
勤工儉學抄書郎
圖版目錄
參考文獻

【羨林按】我一向有一個習慣,我從不把別人用我的口
氣寫成的文章,拿過來,簽上自己的名字,據為己有。我認
為這不是有道德的行為。但現在我想破一次例。我讀了大
概是出於柴劍虹、榮新江等學友筆下寫出的“走近敦煌叢
書”序,我讀了幾遍,覺得即使我自己動手寫也不一定達到
這個水平。因此我就把文章拿過來據為己有,同時又昭告
天下,說這不是我寫的文章。我覺得這樣做,是很有道德的
行為。
五年前,我曾經為甘肅教育出版社的“敦煌學研究叢書”寫了一
篇序言,表達了對新世紀之初我國敦煌學研究蓬勃發展的欣喜之
情,也表示願意繼續為敦煌學研究奉獻微薄之力。現在,甘肅教育出
版社即將推出一套“走近敦煌叢書”,仍征序於我。我這個老拉拉隊
員當然是應該再鼓吹幾句的。
先說這套叢書之名。名日“走近”,頗有講究。“走近”乃是“走進”
的必要過程與前提條件。自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
產名錄”以來,敦煌聲名日隆,前往那裡旅遊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懷
著“朝聖巡禮”之心者有了更多瞻仰敦煌的機會。但是,對於並不專
門從事敦煌學與敦煌歷史文化研究的人來說,走馬觀花式的遊覽還
是免不了有隔霧看花的感覺,要看懂並在心靈上真正親近敦煌實屬
不易。這套叢書的策劃者就是希望能通過圖文並茂的內容與形式來
普及敦煌的學術文化,讓讀者能夠與敦煌漸行漸近,相知相親,為能
真正進入這個輝煌燦爛的藝術寶庫與文化聖殿奠定基礎。
再說這套叢書的編著者。甘肅教育出版社委託柴劍虹、榮新江
來主編這套書,亦屬精明之舉。我與他們二位熟識多年,知道他們一
直熱心於敦煌學與敦煌文化的普及工作,堪當此任。二位長期從事
敦煌吐魯番學研究,都是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的中堅力量,與老中
青三代的眾多敦煌學家又有密切的聯繫和良好的關係,組稿便非難
事。而且一位是中華書局的編審,一位是北京大學的教授,都有敦煌
學的著作問世,兼有編書、教書、寫書的深切體會。這套書的作者,更
是以活躍在科研與教學陣地的中青年學者為主,而且幾乎都是敦煌
某一專業領域或課題範圍的領軍人物,由他們來撰寫敦煌學的普及
讀物,引領讀者走近敦煌,也是很合適的。
談到普及讀物,我還要發點感慨:寫好、出好一本普及讀物,其
難度是一點也不亞於那些高深的學術專著的。內容要準確,材料要
翔實,語言要通俗易懂、生動活潑,還要有化繁為簡、深入淺出的本
領。像這套叢書,配了許多圖片,當然還要求圖與文相輔相成、相得
益彰。這些說來容易、看似輕鬆的特點,對我們的作者和出版社卻是
相當嚴峻的挑戰。好在甘肅教育出版社有這方面的經驗與優勢,可
能也不乏“成功之母”的教訓;主編之一的柴劍虹又曾長期負責編輯
倡導“大專家寫小文章”的《文史知識》雜誌,並且承擔了叢書中一本
書的寫作任務,應該也會以自己的見解、感受與文字去與其他作者
切磋、推敲。兩者結合起來,一道應對挑戰,為宣傳與普及敦煌學知
識積累經驗,我以為也是出版這套叢書的意義之一。
2007年l 1月20日
教育實施的現場重建
學郎的體罰與寫真
古代沒有照相,更沒有錄像,因此,過去生活中的種種事物,每
每由於時間的流逝和空間的改變,以致大多缺乏實物,同時也少有
圖畫影像可資印證,偶有文字載籍的記述已是極為難能可貴。坐落
在敦煌鳴沙山東麓崖面上的莫高窟,492個石窟中,多達45000平方
米麵積的壁畫,意外的為我們錄下了中國中古文化大量珍貴而翔實
的紀錄,就像精彩的錄像帶,為我們紀錄下十六國、隋唐五代到宋元
時期敦煌地區人們的生活百態,讓在千年之後的我們得以目睹先
民、寺僧、學童在敦煌地區朝拜、布道、學習、說法、耕作、放牧的點點
滴滴。
敦煌地區自古重視兒童教育,從五涼北朝時期便有設立學校的
文字記載。隋唐兩代,朝廷推行科舉制,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使讀書
成為風尚。唐宋時期,敦煌設州學、縣學及醫學,這是官辦學堂;寺院
還設寺學及專門從事研究佛法義理的義學,兒童從小便可人學校接
受教育。
經變畫是利用線條、色彩,將佛教經典內容以圖像來表現,主要
供當時的信眾透過視覺來理解佛教的教義。因此,所繪製的內容,往
往是畫工們取材於現實生活中的畫面,更不乏是時代、環境實際生
活的投射。在這些珍貴歷史文化的影像長廊中,也保存了有關學童
在學堂學習的畫面。這些畫面主要呈現在經變中,尤其集中在《維摩
經變》、《報父母恩重經變》、《藥師經變》等幾種經變畫。
《維摩經變》敘說的是在家居士的維摩詰,他精通佛理,辯才無
礙,深入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各個角落去教化度人;他也進入學堂,
教化師生,所謂“入諸學堂,誘開童蒙”。《報父母恩重經變》則是述說
著為人父母,望子成龍,盼子心切,不但從小在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
的關懷和愛護,更望他學有所長,業有所成,所以有孩子接受教育的
畫面。
敦煌壁畫中,除了保存有唐代學堂的圖像外,我們從中也捕捉
到學童在學堂學習的情形以及老師與學童互動的種種影像。
莫高窟第468窟北壁繪有一幅中唐時期的《藥師經變》壁畫(圖
89),畫面上有學堂的布局及教學的情形。其中有一個趣味橫生的畫
面:老師正端坐學堂內,院落中,一個年幼的學郎一臉稚氣,面向老
師,背對助教;縮著身子,臀部微微翹起,無辜的回頭望著身旁的助
教。助教手中拿著教鞭,高高舉起,正準備抽打學郎。廊下有幾個學
郎坐在桌旁,案上攤著課本,面面相覷,一副憤憤不平的樣子。好一
幅古代學堂體罰學生的寫真,儼然就是敦煌學童體罰的現場重現。
看來千百年來體罰仍然是學生最大的夢魘。
近年來,“禁止體罰學生”,不管在台灣還是大陸,依舊是許許多
多家長和學生的心聲,也是政府與民間共同的期盼與呼籲;“建立一
個不打學生的國度”,已經獲得大家高度的共識,甚至成為教育進步
的指針。在台灣,這樣的期望,也是朝野的共識。當有人提議將“禁止
體罰”納入“教育基本法修正案草案”時,便立即獲得33位委員的連
署支持。之後,2005年11月進入審查時,從熱烈的討論中,更可窺見
人們期盼藉立法以保障學童的用心。儘管如此,自古以來根深蒂固
的理念,“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三字經》)敦煌寫本
《王梵志詩》也說:“養兒從小打,莫道憐不笞。長大欺父母,後悔定無
疑。”因此,“禁止體罰”雖立意甚美,且有共識,然而實際執行起來,
還是有不少技術上的爭議與困難。
我們從歷史上來考察,在學童施教的過程中,適度的懲罰是必
要的,其出發點是良善的。體罰是嚴加管教的體現,然而不當的體
罰,非但不合教育宗旨,更會對學童造成傷害。若全面禁止體罰,連
適當的管教也禁止,則對正處於對事理懵懂不明、頑皮貪玩的學童,
不免造成學習困境。因此,古人在不傷害學生身心的前提下,主張適
度的懲罰,在方式與技術作了必要的調整,以期達到教育效果。
試看《禮記·學記》這篇中國古代教育理論的代表,篇中提到教
育的七大原則,其中“夏楚二物,收其威也”,便是主張適當的管教懲
罰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原則之一。“夏”音iia,即檟。檟楚是古代學
校用來體罰越禮犯規學生的用具,猶如篦板一樣,只是用荊條做成。
這兩件器具的設定目的,主要是在威懾學生,基本上是備而不用的。
常言道學校是社會的縮影。古代學堂對違規犯禁的學生,採取
的體罰種類多樣,基本仿照過去社會刑法中對違法亂紀者處以鞭、
笞、杖刑等,只是刑罰輕重不同而已。不過最常用的還是罰站、罰跪、
罰抄寫功課,有時萬不得已也會採取打手心、打屁股等體罰。
漢唐並稱盛世,唐代教育比起漢代又更加發達,不僅官學普及,
私學也至為昌盛。只是今天對於唐代教育的實況不太容易明了。一
方面因為今天所能見到的有關唐代教育史料,基本上多是典章制度
與法規,而且詳於官學,而略於私學。至於學童體罰的具體情況,更
是無從窺知。敦煌莫高窟468窟北壁經變畫中學童被助教打屁股的
畫面,恐怕是現在所能見到最早學生受處罰的寫真畫面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