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背䰾
![長背䰾](/img/a/d18/nBnauM3X5YDM3UzM5YjM2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yYzL5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學名Labiobarbus lineatus(Sauvage)
相關簡介
體側扁,背部隆起。頭小。吻略鈍,突出。口下位。唇與頜分離,唇邊緣分裂成多數顯著的小葉;下唇並具小顆粒。須2對,較長。背鰭無硬刺,基部特長,止於臀鰭起點之後,分枝鰭條21~23;尾鰭分叉。體側上部有多數平行縱紋。
中下層小型魚類,生活於江河流水中。非常見種。個體不大。可作觀賞魚。
分布於西雙版納的瀾滄江水系。
鯉形目百科(一)
鯉形目是魚綱中很多種淡水魚的通稱,一般具有圓鱗,包括三個亞目15科。 |
為鯉科長背䰾屬的魚類。
體側扁,背部隆起。頭小。吻略鈍,突出。口下位。唇與頜分離,唇邊緣分裂成多數顯著的小葉;下唇並具小顆粒。須2對,較長。背鰭無硬刺,基部特長,止於臀鰭起點之後,分枝鰭條21~23;尾鰭分叉。體側上部有多數平行縱紋。
中下層小型魚類,生活於江河流水中。非常見種。個體不大。可作觀賞魚。
分布於西雙版納的瀾滄江水系。
鯉形目是魚綱中很多種淡水魚的通稱,一般具有圓鱗,包括三個亞目15科。 |
體稍側扁。頭較小,略尖。口亞下位。須2對,頜須長大於眼徑,吻須稍短。背鰭硬刺粗壯,具弱鋸齒,起點在腹鰭起點的後上方。向前有一埋於皮內的平臥倒刺。 中下層...
基本信息 簡介 特徵特性 倒刺䰾養殖技術 營養成分和品質光倒刺䰾(Spinibarbus hollandi)屬鯉形目,鯉科,䰾亞科,倒刺䰾屬。俗稱青棍、坑堅、光眼魚、黃娟、粗鱗魚。其體長筒形,背鰭前方有一向前...
品種簡介 體型特徵 地理分布 養殖技術 繁殖特性叉背金線䰾:Sinocylocheilusfurcodorsalissp.nov無眼盲目、透明、不能調節體溫、由於缺少食物代謝緩慢,但嗅覺、觸覺器官則特...
簡介金線䰾為我國特有種,常見於雲南東部的各湖泊中,其中以陽宗海和滇池為最多。多生活於水面較開闊的靜水湖泊中,平時多分散棲居於湖泊的出口或積水較深處,生殖季節...
小孔金線䰾 3類金線䰾雲南倒刺䰾(Spinibarbus denticulatus yunnanensis)背鰭末根不分枝鰭條為強壯的硬刺,後彖具鋸齒,起點位於腹鰭起點之後上...
形態特徵 生活習性 分布範圍 種群現狀 經濟用途油四須䰾(學名:Poropuntius exiguus)為鯉科光唇魚屬(吻孔䰾屬)的魚類,俗名油魚。僅分布於中國雲南洱海(喜洲及大理市),主要棲息於湖岸...
科學分類 二名法 基本資料 生活習性 分布地區長須金線䰾,屬於魚類 > 硬骨魚綱 > 鯉形目 > 鯉科 > 金線䰾屬 > 類動物。體側扁,頭背稍平直,中部略下凹。吻較尖...
基本資料 生活習俗 分布為鯉科四須䰾屬的魚類,俗名綠鱗魚。
分類信息 形態特徵 相關魚類。體延長而側扁,稍高。頭略短。吻短小,吻長几與眼徑同長。口小,略下位,呈馬蹄形。瀕危狀態。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