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倒刺䰾

雲南倒刺䰾

雲南倒刺䰾,Spinibarbus denticulatus yunnanensis (Chu et Cui, 1989),鯉科倒刺䰾屬倒刺䰾的一個亞種。背鰭末根不分枝鰭條為強壯的硬刺,後彖具鋸齒,起點位於腹鰭起點之後上方,距吻端比距尾鰭基為遠,背鰭前鱗15-17,側線鰣寢少。前鰭前鱗13-15枚,側線鱗32-35枚。體稍側扁。頭較少,尖。口亞下位。須2對,上頜須稍短,口角須長於眼徑。體長600mm,最大個體重達20公斤。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背鰭Ⅲ-9(很少8);臀鰭Ⅲ-5;胸鰭Ⅰ-9-10;腹鰭Ⅰ-14-16;尾鰭Ⅰ-17-Ⅰ。鰓耙10-13。下咽齒3行,2·3·5-5·3·2。側線鱗32[(5.5-6.5)/(3-3.5)]39;背鰭前鱗13-15;圍尾柄鱗12-14。
體長為體高3.2-3.8(3.5)倍,為頭長4.2-4.8(4.4)倍,為尾柄長5.5-6.3(6.0)倍,為尾柄高7.9-9.0(8.3)倍。頭長為吻長2.6-3.3(3.0)倍,為眼徑4.8-6.3(4.9)倍,為眼間距2.2-2.6(2.4)倍。尾柄長為其高1.3-1.6(1.4)倍。
體長,稍側扁,腹圓無稜,背緣和腹緣弧度相當。頭中等。吻端鈍圓。鼻孔離眼較離吻端為近。眼側上位,眼間寬。口亞下位,上頜包蓋下頜。口裂呈深馬蹄形,前端約與眼下緣同一水平,伸達鼻孔和眼前緣之間的直下方。唇緊貼於上下頜外面,下頦內緣韌質發達。須2對,以口角須較長。上頜須小於或等於眼徑,後伸不及眼前緣。口角須伸及眼後緣或略不及。
背鰭具硬刺,末根不分枝鰭條後緣帶微細鋸齒,前有一倒刺臥伏皮下,起點位於腹鰭起點的後上方,距吻端比距尾鰭基為遠,基部有鱗鞘。臀鰭向後延伸不及尾鰭基。腹鰭起點約在胸鰭起點至臀鰭起點的中點或稍近於後者,向後仲達至臀鰭起點間距離的2/3或更後。胸鰭伸達至腹鰭起點間距離的2/3或更後,外角稍尖。尾鰭又形,葉端尖。
鱗大,在腹鰭基有一發達的腋鱗側線略下彎,向後入尾柄的中軸。肛門緊位臀鰭起點,鰓耙短小而尖、排列稀疏。下咽齒咀嚼面傾斜,頂端和鉤曲。鰾2室。腹膜淺灰。
體青綠,發銅色反光,腹部較淺。各鰭青黑,尤以腹鰭和臀鰭的末端為甚。

生活習性

棲息於沿岸淺水區的中下層,中、下層魚類,常棲息於江河上游,尤喜居深水潭中。有時也到敞水區的中上層巡遊。食性:雜食性,以水生植物碎屑和絲狀藻類為主食。幼體和成體的生活空間無明顯區別。是以附生絲狀藻類和水草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幼體以絲狀藻類為主要食物,而成體則以水草為主。4-6月進行產卵繁殖。卵漂浮性。繁殖期為每年的5-8月,產卵場集中於底質為砂礫的河口或有泉水處。產卵時有做窩的行為。雄、雌魚繞著產卵窩追逐,在追逐過程中排出卵了和精子。受精卵沉落於產卵窩中及其附近孵化。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的雲南省。

種群現狀

雲南倒刺鮑曾分布於雲南的陽宗海、撫仙湖、星雲湖和異龍湖中,異龍湖因在1981年全湖乾涸達20多天,該湖中的雲南倒刺嗇巴也隨之滅絕。我們歷年在陽宗海和星雲湖的調查資料還表明,在上述二湖中採到雲南倒刺鰓標本的最晚近時間分別是1984年10月(1尾)和1983年12月(1尾),這表明雲南倒刺鈀在陽宗海和星雲湖中至少已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僅在撫仙湖尚存一定數量的雲南倒刺鰓。

保護價值

雲南倒刺鮑為雲南特有種,它與多鱗倒刺鮑(S.polylepis)和倒刺䰾(S.aenticulatus)共有一個最晚近的共同祖先,是地理隔離引起物種分化的一個實例,同時3%自身具有體型大,生長快,食性雜,肉鮮嫩等優點,曾經在分布區的漁獲物中占2—3%,是將來極具開發價值的養殖新品種。

致危因素

當今的湖泊漁業,由於捕撈過度,漁獲物的低齡化、小型化、低值化的現象十分突出,加之湖泊中的地下水在減少,淤泥加厚,產卵場的環境受破壞,雲南倒刺䰾的資源就是受到這些因素的困擾,而漸趨瀕危。

經濟用途

是產地重要的經濟魚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