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里湖高原鰍

達里湖高原鰍(學名:Triplophysa dalaica)為鰍科高原鰍屬的魚類,俗名叉尾巴鰍、後鰭巴鰍、後鰭條鰍,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黃河自蘭州以下的乾支流和內蒙古的黃旗海、岱海、達里湖以及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克什克騰旗和西烏珠穆泌旗等地的自流水體、海河水系等,多見於河湖流水和靜水環境。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達里湖。

基本信息

簡介

編號:6379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目名:鯉形目
中文科名:鰍科
拉丁科名:Cobitidae
中文亞科:條鰍亞科
拉丁亞科:Noemacheilinae
中文屬名:高原鰍屬
拉丁屬名:Triplophysa
拉丁種名:dalaica
定名人:(Kessler)
年代:1876
中文名:達里湖高原鰍
ogenus:Diplophysa
原始文獻:inPrzewalskii"MongoliaiStranaTangutow"2(4):24.
模式產地:達里湖
俗名:叉尾巴鰍,後鰭巴鰍,後鰭條鰍
生境:河湖流水和靜水環境
類型:6
國內分布:黃河自蘭州以下的乾支流和內蒙古的黃旗海,岱海,達里湖以及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克什克騰旗和西烏珠穆泌旗等地的自流水體,海河水系
特有:y
資料來源:中國條鰍志:82-84.中國系統鯉類志:120.秦嶺魚類志:74.

形態特徵

身體稍延長,粗壯,前軀呈圓筒形,後軀側扁。尾柄較高,其起點處的寬小於尾柄高。頭稍平扁。前後鼻孔緊鄰,前鼻孔瓣狀。頜須伸達眼後緣之下或稍超過。唇面具短乳突,下頜匙狀。無鱗,側線完全。腹鰭起點較後,約相對於背鰭的第三至第七根分枝鰭條基部之間,末端過肛門到臀鰭起點。身體多扭曲的短條紋。鰾後室是一發達的卵圓形膜質室,前面通過短管與前室相連,末端可達到相當於胸鰭末至腹鰭基部起點之間的範圍內。骨質鰾囊和次性徵相似於岷縣高原鰍。體長46—130mm。棲息於河流的緩流河段和靜水湖泊中,在達里湖捕出的個體主要以橈足類,其次是硅藻類和植物碎屑等為食;河流中主要以硅藻,其次是鉤蝦、橈足類和搖蚊幼蟲為食。個體大,數量多,是達里湖的漁撈對象之一。

鯉形目(二)

鯉形目魚類適應性很強;有耐非洲及東南亞熱帶高水溫的鮁亞科魚類,也有耐西伯利亞嚴寒的鮈屬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