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是一個理、工、管學科專業協調發展,以地質學、資源勘查工程(含油氣方向)、地理信息科學、土地資源管理、旅遊資源管理為特色專業的教學研究型二級學院。已故著名地質學家、地殼波浪鑲嵌構造創立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伯聲教授為學院的發展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目前已成為我國西部套用型地質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目前全院共有教職工140人,專任教師118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25人(外聘13人),碩士生導師60多人(外聘8人);教授23人,副教授42人,高級工程師8人,中級職稱60人;

學院具有從本科到碩士和博士完整培養體系,擁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地質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地質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0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3個碩士點;開辦7個本科專業和1個專業方向,其中資源勘查工程(含油氣方向)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畫試點專業,地質學和地理信息科學為陝西省特色專業;擁有“西部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礦作用及其動力學” 國土資源部開放研究實驗室",陝西省省級“地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長安大學-延長油礦國家級工程實踐教學基地和漢中梁山地學野外教學實習基地。

學院科研實力雄厚,科研水平較高,已獲得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十一五”期間簽訂各類科研契約100餘項,每年新簽科研契約經費近4000萬元,科研到款5000多萬元;學院近5年發表科技論文600餘篇,被SCI、EI收錄50多篇,出版專著及教材50餘部。

學院注重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 與美、英、德、俄、澳等近10個國家和地區的著名大學、研究機構建立了多種形式的雙邊交流與合作關係,互派專家講學,進行合作研究,合作培養研究生等。目前已確定與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進行旅遊管理專業本科2+2聯合培養方案,促進學院整體水平提高,擴大學院國際影響和地位。

目前學院在校本科生1300餘人,碩士博士研究生300餘人。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變化圖 歷史沿革變化圖

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於2000年4月由原西安工程學院地球科學系、材料系、國土系組建成立,定名為地球科學與國土資源學院,下設地質礦產系、材料系、國土系、旅遊系。2007年學院更名為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下設地質系、礦產系、國土系、旅遊系,2009年系所調整為地質系、礦產系、石油系、地信系、土管系、旅遊系。

學院領導

黨委書記:王劉華

院 長:李榮西

副 書 記:薛冬鈞荊 琳

副 院 長:薛冬鈞 焦建剛 劉雲華 王曉峰

學院師資

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共有專任教師118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23人,副教授42人,博士生導師25人(外聘13人),碩士生導師60多人(外聘8人),高級工程師8人,中級職稱60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91人,具有碩士學位27人。學院下設地質系、礦產系、石油系、地信系、土管系、旅遊系等6個教學機構和地學實驗示範中心、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地學博物館等3個實驗機構,每年承擔本科生和研究生1600餘人的教學任務。

院士風采

湯中立,男,1934年生,安徽安慶人,長安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礦產勘查專家,礦床地質學家。1956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歷任祁連山地質隊、甘肅第六地質隊、甘肅區調隊的技術員、工程師、總工程師、甘肅省地礦局的副局長、總工程師,甘肅省礦產儲量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原地礦部和中國地質調查局科學技術顧問。數十年來,他一直致力於我國礦產資源勘查和岩漿礦床的研究工作,先後出版學術專著7部,譯著2部,撰寫和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

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陳毓川,1934年12月7日出生於浙江省平湖縣。礦床地質專家。1959年畢業於蘇聯烏克蘭頓涅茨理工大學。歷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所主任、副研究員,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研究所所長,地質礦產部地礦司副司長、司長、研究員,中國地質科學院院長,地質部總工程師、地質調查局局長,中國地質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國際礦床成因協會副主席。現任國土資源部研究員、總工程師。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學、北京大學、長安大學等十餘所大學兼職教授.

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鄭綿平,地質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34年11月出生於福建漳州,1956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系,現任中國地質科學院鹽湖中心主任,礦床地質所研究員,長安大學博士生導師。他研究軟類礦床地質和鹽湖綜合資源及熱水礦床42年,在中外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4篇,專著5部,對青藏高原鹽湖和鹽礦勘查評價進行了系統和創新性研究,取得若干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成果,為我國擁、硼、鉀鹽類資源的發現、勘查與開發利用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提出鹽境地質生態學、“鹽湖農業”及鹽湖學研究體系。

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裴榮富生於1924年8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194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地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歷任礦床地質研究所所長,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專業委員會主任和礦產勘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際礦床成因協會主席(iagod)兼協會大構造與礦床專業委員會(ctod/iagod)副主席。

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下屬機構

部級重點實驗室:

成礦作用及其動力學開放實驗室(國土資源部)

西部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重點實驗室(教育部)

科學研究機構:

長安大學中俄國際工業礦物研究所

長安大學構造研究所

長安大學不動產研究所

長安大學造山帶成礦研究所

長安大學石油地質與工程研究所

長安大學土地勘測規劃研究所

長安大學鄂爾多斯盆石油資源研究所

長安大學旅遊規劃設計研究所

教學機構:

地質系、礦產系、石油系、地信系、土管系、旅遊系

管理服務機構:

學院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研究生辦公室

重點學科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地質學

省部級重點學科(6個):

礦產普查與勘探、礦物岩石礦床學、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

資源勘查工程

省級特色專業(3個):

地質學、地理信息系統、資源勘查工程

陝西省名牌專業(2個):

地質學、資源勘查工程

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國家級成果獎勵(一項):

中國成礦體系與區域成礦評價 湯中立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科研成果

湯中立

岩漿硫化物礦床小岩體成礦理論與中國西部找礦選區研究(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一等獎)

楊興科

青藏高原構造特徵、盆地演化和油氣遠景評價(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一等獎)

本科專業介紹

地質學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地質學及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掌握地質調查、科學研究、資源開發和管理的基本技能的高級技術人才。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學習地球科學概論、結晶學與礦物學、岩石學、地層學與古生物學、構造地質學、礦床學、石油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基礎理論與研究方法,並通過系統的室內實踐性教學及野外實踐教學,使學生具備較強的科研素質和專業實踐創新技能。

學生畢業後,主要在地礦、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核工業、材料、環境、基礎工程、旅遊開發等部門從事綜合地質研究、礦產調查、資源管理與開發、礦產綜合利用、石油天然氣地質勘探與開發、珠寶貿易、全球環境變化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在有關院校和科研單位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學制四年。

資源勘查工程(油氣勘察卓越工程師)

本專業培養職業素質優秀、工程素養突出、掌握油氣田勘探開發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石油工程領域的專門技能與關鍵技術,有能力承擔工程師所做的工作、並有資格獲得工程師執業資質的本科工程型石油工程卓越工程師。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基本掌握石油工程中四個主要領域(四個子工程:油氣資源勘查工程、石油鑽井工程、採油工程、石油錄井工程)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並且具有至少在一個石油子工程中進行工程項目的施工、運行和維護能力(本科工程型卓越工程師)。

本專業在大力加強實驗教學與工程實踐教育的基礎上,加強執業資格教育,培養學生的執業能力,引導學生獲得相關執業資格證書。採用高校和行業內大型知名企業聯合培養模式,合作企業將優先錄用 “卓越計畫”學生。

本專業學生在本科畢業時滿足相關要求,均能優先獲得推薦免試全日制專業型碩士研究生資格 。

資源勘查工程(固體礦產)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礦產資源勘查和評價、勘查工程設計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學習動力地質學原理、結晶學與礦物學、岩石學與晶體光學、古生物學及地層學、構造地質學、礦床礦相學、地球化學、勘查地球化學、資源勘探學、測量學、遙感地質學、地理信息系統、成礦規律與成礦預測、資源經濟評價、地球物理學、計算機製圖等。從而使學生掌握基礎地質及成礦的基本理論、勘查技能和工作方法;具有綜合研究區域地質與礦產地質、礦產分布規律的基本能力;初步掌握與資源勘查有關的基本實驗技能、測試方法和分析枝術;具有對地球化學、地球物理等現代勘查方法的信息採集、處理、成果解釋和套用的初步能力;掌握勘查過程的計算機模擬和可視化技術;具有從事礦山地質及開採設計工作的初步能力;具備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及環境保護的知識和能力;具備一定的資源評價與管理能力。

畢業後可在科研院所、高校、國土資源、礦產勘查及開發、資源信息、環境保護、國際資源貿易與管理、礦業公司等部門從事科研、勘查、開發、貿易、評價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學制四年。

資源勘查工程(油氣)

本專業旨在培養油氣資源勘查工程方面的高級石油專業人才。學生在校期間首先學習地質學基礎、結晶學和礦物學、岩石學、構造地質學、地史及古生物學等基礎地質理論;專業課程主要學習石油地質學、油層物理、油氣地球化學、油氣測井原理與解釋、油氣地震勘探原理與解釋、油藏精細描述、滲流力學、油藏工程、鑽井工程、採油工程、石油錄井、油氣資源評價、油氣田生產安全技術、石油技術經濟學等專業基礎理論、技術和科學方法,從而使學生具有油氣地質勘查、測井及地震資料處理與解釋、鑽采和油氣田開發工程設計、油氣資源評價、石油技術經濟與管理的能力;實驗教學及每學年安排的校外實習,使學生具有油氣資源勘查的實驗、實踐及專業軟體操作能力。該專業2002年被評為陝西省高校名牌專業。

學生畢業後,主要在油氣田公司、地質礦產、能源信息、資源貿易與管理、科研院所、高校等部門從事生產、科研、勘查、開發、設計、評價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學制四年。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本專業培養具備國土資源開發與管理、環境保護管理、環境影響評價、城鄉區域規劃、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科研、教學、管理等工作,或繼續攻讀碩士學位的高級專業人才。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學習自然地理、經濟地理、生態學、地理信息系統、環境學、土地評價與估價、計算機、遙感、城市規劃、城市地理等方面的基礎理論與科學方法,從而使學生具有資源環境評價與開發、城鄉區域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城市管理、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及管理能力。

學生畢業後主要在國土資源管理、環境保護管理、土地估價、環境影響評價、規劃等部門工作,或在高校和科研單位工作。學制四年。

土地資源管理

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經濟學及資源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土地資源管理、房地產經營與管理等方面綜合知識,具有測量、製圖、計算機等基本技能的高級技術管理人才。主幹課程有土地利用規劃學、土地經濟學、房地產經營與管理、不動產估價、土地信息系統、土地資源遙感、地籍與房產測量等。

畢業生能在政府土地、城建、城管、農業等管理部門和勘測、規劃、設計、房地產及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土地資源管理、土地開發利用、不動產經營與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從事教學或科研工作。學制四年。

礦物加工工程

本專業旨在培養礦物加工工程方面的高級技術人才。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學習礦物加工技術的方法、設備的構造、操作方法、流程配置以及選礦廠設計。主要課程設定有:選礦學、礦石可選性研究、固液分離、非金屬礦深加工、球團工藝與理論、礦山開採與設計、選礦廠設計等方面的基礎理論與科學方法,從而培養學生具有礦物加工和選礦廠設計方面的試驗、研究、設計能力。

學生畢業後可分配在各大型鋼鐵公司、礦業公司、礦山設計、地礦等部門工作,也可以在有關院校和科研單位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學制四年。

地理信息系統

本專業培養具備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或高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能夠運用衛星遙感技術、計算機信息系統技術和GIS技術與地圖製圖技術地理信息系統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應當掌握數學、物理、計算機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地理信息系統、地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開發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相鄰專業如地理學、遙感技術、測繪工程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國家科學技術政策、智慧財產權、可持續發展戰略等有關政策和法規;了解地理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套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地理信息系統產業發展狀況;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能力。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在城市、資源、環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礎設施和規劃管理等領域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套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學制四年。

旅遊管理

本專業培養具備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旅遊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在實踐中能活學活用、敢於創新的高級旅遊管理與技術人才。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學習旅遊管理學、旅遊資源學、旅遊地學、旅遊經濟學、旅遊規劃學、旅遊環境學、旅遊市場行銷、旅遊文化、管理學原理、旅遊心理學、旅遊地理學、旅行社管理、飯店經營管理、旅遊管理信息系統、旅遊建築設計、園林綠地規劃等專業課程,並通過旅遊地學實習、旅遊認識實習、旅遊專業實習、旅遊畢業設計實習等實踐環節的鍛鍊,使學生具有獨立獲取知識與信息、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旅遊企業經營管理、旅遊資源開發、旅遊規劃設計、旅遊教育等的能力。本專業特色為旅遊地質。

學生畢業後,主要在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旅遊飯店、旅遊景區、旅行社、旅遊交通部門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在相關旅遊設計單位從事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設計工作,也可以在開設旅遊管理專業的院校或職業學校從事教育科研工作。學制四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