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喙龍

長喙龍

長喙龍(屬名:Dolichorhynchops)是種海生爬行動物,屬於蛇頸龍目雙臼椎龍科,生存於晚白堊紀的北美洲。屬名意為“具有長鼻的眼睛”,意指其眼睛的位置接近長口鼻部。目前已經發現兩個種:奧氏長喙龍(D. osborni)、赫歇爾長喙龍(D. herschelensis)。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生存於晚白堊紀北美洲的奧氏長喙龍生存於晚白堊紀北美洲的奧氏長喙龍

長喙龍dolichorhynchops許多人以為上龍科在白堊紀早期就滅絕了,其實不是的。長喙龍就是上龍里的晚輩,它生活在白堊紀的晚期,它似乎是一種保存了原始面貌的上龍,椎骨居然有19塊,嘴巴變得十分細長,活象只大鳥一樣。

長喙龍的身體結構和克柔龍分別挺大,倒是和早期的泥泳龍很相似,只有3至5米大小。這種上龍主要在北美出土,達科它州的內海就有它的身影。我估計這是上龍最後的伊甸園了,不久它們就和恐龍一起結束了自己的歷史。

奧氏長喙龍

奧氏長喙龍的模式標本 - 堪薩斯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奧氏長喙龍的模式標本 - 堪薩斯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

奧氏長喙龍的模式標本(編號KUVP 1300)是在1900年發現,由喬治·史登柏格(George F. Sternberg)發現於堪薩斯州洛根縣的斯莫基希爾河白堊層。史登柏格與父親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H. Sternberg)將化石送到堪薩斯大學。化石由H.T. Martin與S.W. Williston處理並架設,並在1902年命名、敘述,名為奧氏長喙龍(D. osborni)。這個化石目前在堪薩斯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中。
在1918年,查爾斯·斯騰伯格發現一個海王龍化石,其胃部區域有個蛇頸龍類化石。在

長喙龍長喙龍
1922年,斯騰伯格簡述這個標本,然後被科學界長期遺忘,直到21世紀才被再度重視、研究。這個海王龍標本目前在華聖頓史密森尼博物館展出中。國家地理頻道在2007年製作的IMAX電影《海中巨怪》(Sea Monsters),即是以這個標本為故事的起點。
在1926年,斯騰伯格發現第二個奧氏長喙龍的標本,較不完整。斯騰伯格將這個化石拍了照片,然後送到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 MCZ 1064但這個標本要到2004年才由F. R. O'Keefe完整的敘述。
奧氏長喙龍的最完整化石是在50年代早期發現,由Marion Bonner發現於洛根縣。該化石的長度只有約3米。頭骨雖然遭到擠壓變形,但整體狀態良好。該化石先後由斯騰伯格、Orville Bonner所研究。Orville Bonner當時將這個化石歸類於Trinacromerum的一個種。

在1997年,懷俄明州皮耳頁岩發現兩個大型雙臼椎龍科化石。在1997年,研究人員將兩個化石歸類於Trinacromerum bonneri。但在1996年,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研究雙臼椎龍科,提出長喙龍與Trinacromerum是不同的屬。這兩個化石因此改為長喙龍的一個種(D. bonneri),但這個種是否是獨立的種,或是奧氏長喙龍的大型個體,仍在爭議中。
奧氏長喙龍的化石大多出土於莫基希爾河白堊層。在2003年,一個奧氏長喙龍化石被發現於較下層的白堊層,年代屬於康尼亞克階晚期/桑托階。在2005年,堪薩斯州朱厄爾縣的Fort Hays石灰層發現一個奧氏長喙龍化石。

赫歇爾長喙龍

長喙龍的骨架 - 華聖頓自然歷史博物館長喙龍的骨架 - 華聖頓自然歷史博物館

在2005年描述了新種赫歇爾長喙龍(D. herschelensis)。化石發現於加拿大薩克其萬省的Bearpaw組地層,這是一個晚白堊紀(晚坎潘階到馬斯特里赫特階)地層。化石發現地點接近薩克其萬省西南部的赫歇爾鎮,所以取名為赫歇爾長喙龍。這組地層包含砂岩、泥岩、頁岩,在白堊紀該地為西部內陸海道(Western Interior seaway)。
赫歇爾長喙龍的模式標本的關節脫落、呈非天然狀態,化石散布於挖掘基地內。頭顱骨、下頜、肋骨、骨盆、與肩胛骨都被挖掘出來,但脊椎並不完整,所以目前並不清楚長喙龍脊椎骨的正確數量。四肢都已失散,附近發現了9個小型指骨,以及少量的四肢骨頭,但不確定它們是否屬於赫歇爾長喙龍。
赫歇爾長喙龍的標本被認為是成年體。赫歇爾長喙龍被認為比奧氏長喙龍還小,有些未成年奧氏長喙龍的樣本比成年的赫歇爾長喙龍還大。假設赫歇爾長喙龍只有少數脊椎骨失散的話,它們身長應為2.5到3米。它們有細長的口鼻部,以及大量的齒槽。然而只有少數銳利牙齒被保存下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