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探機船

名詞解釋

鑽探機船鑽探機
鑽探機:鑽井鑽探用的機器。包括動力設備和鑽桿﹑鑽頭﹑岩心管﹑鋼架等。一般有衝擊式和旋轉式兩種。也叫鑽機。在地質勘探過程中,帶動鑽具從地下鑽取實物地質資料岩心、礦心、岩屑、液態樣、氣態樣等的主要專用機械設備。
鑽探船:用來鑽探水底地質結構的船。設有井架、鑽機,以及採樣、化驗等設備。可分為地質取芯船和海洋石油鑽探船。

機械用途

利用鑽探機,自地表按一定角度,沿一定軌跡,鑽一定深度和直徑的孔,取出地層的有代表性岩心、礦心或岩屑,以達到探明地下地質和礦產資源以及探索地球奧秘的目的。目前鑽探機的鑽進深度從 2米到15000米,其間分成若干檔次。既能用於陸地,也用於江、河、湖、海,以至在月球上取樣。它在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組成部件

鑽探機主要由4部分組成:
①動力機,為全機的動力源,採用內燃機、電動機或液壓馬達;
②迴轉器或動力頭,迴轉器是由變速箱傳動,動力頭由液壓傳動;
③孔底加壓與給進裝置,一般多採用液壓控制,通過儀表的數字指示,對鑽具實現加壓或減壓;
④卷揚機,是起下鑽具的設備,有的鑽機採用長油缸帶動動力頭實現起下鑽具作業

機械分類

由於使用目的、工作能力和施工場所的不同,鑽機的分類也不同。按破碎岩石的方式可分為:迴轉式鑽機衝擊式鑽機衝擊迴轉式鑽機等;按鑽探深度可分為:地表取樣機(2~50米)、淺孔鑽機(50~300米)、中深孔鑽機(300~600米)、深孔鑽機(600~6000米)、超深孔鑽機(6000~15000米);根據用途可分為:岩心鑽機水文地質水井鑽機石油鑽機等;按施工場地可分為地表鑽機坑道鑽機海底沉沒式鑽機等。

歷史發展

中國在11世紀就已形成較完善的衝擊式鑽探設備和技術。最早的迴轉式鑽機於19世紀後期出現於瑞士,當時是靠人力驅動,後來才使用蒸汽機作動力。進入20世紀,內燃機和電動機取代了蒸汽機。最早的鑽探機為機械傳動,結構比較簡單,性能較差。自20世紀50年代初發展為機械與液壓相結合形式,變速檔次增多,有部分參數實現儀表控制。自70年代以後,為適應高速金剛石鑽探,液壓化程度提高,鑽具的轉數最快可達1000~1500轉/分,有的高達2400轉/分,鑽探效率也大幅度提高。
自20世紀80年代以後,在世界範圍內鑽探機的發展比較迅速。由於液壓技術具有部件間的連線機動性強,操作集中省力,扭矩和轉數變化範圍大等特點,全液壓鑽機普遍得到研製與套用。為了適應各種鑽探工藝參數的要求,能實現多工藝鑽探的多功能鑽探機已陸續問世,它可以用一台設備代替幾種不同性能的設備使用。隨著礦產開採深度的不斷加大,新型深孔鑽探機也不斷出現,而且套用計算機進行控制,使打鑽科學化成為現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