貯藏
曬乾貯於乾燥容器內,置於通風乾燥處。
入藥部位
植物污毛粗葉木的根。
性味
味辛、微甘,性溫。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行氣活血,祛濕強筋,止痛。
主治
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腰肌勞損。
相關配伍
治無名腫毒,鐵草鞋、石仙桃、重樓,同搗爛敷患部。(《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60~120g。
外用:適量,搗敷。
炮製
採集加工:秋後挖根,洗淨切片曬乾。
形態特徵
形態灌木,高約2米。小枝被散生小剛毛。葉紙質,對生,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8~13厘米,寬2~3.5厘米,頂端尾狀長漸尖,基部短尖,上面僅中脈被剛毛,下面被剛毛,脈上被毛較密;葉柄長4~6厘米,被絨毛;托葉毛筆狀,早落。花近無梗,4至多朵簇生於葉腋,具短總花梗;苞片微小,鑽形;花萼被毛,長約2毫米,萼檐頂端5淺裂,裂片齒狀;花冠漏斗狀,長1~1.2厘米,頂部4裂,裂片廣展,長為花冠管的長度1/3,內面密被長柔毛;雄蕊4枚。核果球形,無毛,直徑約4毫米,具宿萼。花果期4~12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50~1100米的山地林中。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行氣活血,祛濕強筋,止痛。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腰肌勞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