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濠泥雞

鎮濠泥雞

鎮濠泥雞屬於廣東江門五邑土特產,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每到農曆年關,來自鶴山、台山、恩平、新會等地的商販們便駕車來採購泥雞,作年貨銷售。

基本信息

鎮濠泥雞 ——廣東江門邑土特產
鎮濠泥雞
廣東江門市開平水口鎮聯竹鄉鎮濠、茂竹兩村製作泥雞玩具,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每到農曆年關,來自鶴山、台山、恩平、新會等地的商販們便駕車來採購泥雞,作年貨銷售。泥雞外形古樸,價格便宜,深受人們的喜愛。大年初一是雞日,大量泥雞上市,一時泥雞啼聲四起,真有"一唱雄雞天下白"的情趣,給人們帶來喜悅與歡樂。 泥雞在鎮濠、茂竹兩村,有一段傳說:某財主雇用一小長工,是個孤兒。孤兒養了一隻小公雞,人雞相伴,形影不離。一次,孤兒不小心把兩半斗黑豆、黃豆混雜了,財主限他一個早上要揀開來。孤兒正在發愁,只見小公雞喔喔地叫喚,全村的雞都聚攏來了,公雞揀黑豆,母雞揀黃豆,不消一個時辰,孤兒便揀好了。又有一次,一夥強盜密謀洗劫村子,派出匪徒扮成奄雞佬潛入村中作內應,約定三更時發出雞叫聲為號,外攻內應。誰料頭更剛過,躲在財主後院的"奄雞佬"驚動了小公雞,小公雞引勁長啼,霎時間滿村公雞啼叫回響。"奄雞佬"連忙掐死小公雞,點燃草堆。
孤兒聽互雞叫出來,便大呼捉賊。此時夜末深,人末睡,聽互喊聲紛紛趕來,把"奄雞佬"當聲捉獲。村外的匪徒聽到人聲鼎沸,知道計謀暴露,急忙撤走。後來"奄雞佬"供出真情,村人驚嘆不已,把小公雞厚葬了。孤兒用泥搓成小公雞,寄託哀思。村人見了,也紛紛搓起泥雞來,來互相比較、爭勝,代代相傳,幾經改進,越做越精巧。用手推咯咯地叫,用口吹喔喔地啼。流傳到外地,人見人愛,生意人爭著前來收賣、定購,製作泥雞便逐漸成了兩村的傳統工藝副業。 製作泥雞,春天挖泥,用木槌搗煉後,放進錫模壓成雞頭、雞尾兩部分,曬乾備用。
雞頭部份有一橫膜,中有小孔,留來插哨。閒時制竹哨,把小籬竹裁成幾分長一截,在一頭斜削一刀,插進一小塊葉片,吹響即成。入冬時插哨,即把竹哨插進雞頭橫模,再用牛皮紙把雞頭和雞尾連線起來,著色塗油,便成成品。泥雞頭部下前方有一小孔,尾部左側也有一小孔。用嘴對尾部小孔一吹,泥雞便引勁啼唱,形狀與聲音和真雞異。用右手拇指按住尾部小孔頻頻抖動,便會發出如母雞生蛋下窩時的咯咯聲。工藝之巧,令人讚嘆。難怪華僑、港澳同胞也愛捎幾隻出去,作家鄉特產饋贈親友。

鎮濠泥雞: 已站在絕跡的邊緣

水口鎮聯竹村委會主任馮策基在電話中一聽到記者要去採訪鎮濠泥雞的情況,一口無奈地回絕了記者:“雖然我們村很多人都會製作泥雞,但如今已經沒有一個人願意再做泥雞了。” 記者從開平市文化部門了解到,今年已近90歲高齡的馮福老人是鎮濠村製作泥雞絕活世家的傳人,他60多年前從父親那裡接過製作泥雞的衣缽,一直到近年。在每年春節前一兩個月,他都要製作泥雞銷售以幫補家用。多年來,馮福成為鎮濠村製作泥雞的最後一個村民,成為了鎮濠泥雞這個傳承了200多年的民間工藝的最後“守望者”。 馮福老人的近況如何?開平市如何保護鎮濠泥雞這個“非遺”項目?近日,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慘澹現狀

鎮濠村已經沒有人製作泥雞 一個深秋的艷陽天裡,記者走進了以製作泥雞玩具而聞名的鎮濠村。在鎮濠村一個水塘旁邊一間低矮狹小的泥磚小屋裡,記者見到了馮福老人。 這間低矮狹窄的小屋,曾是馮福老人製作泥雞的工房。他告訴記者,工房已經廢棄了一段時間了,他已經一年多沒有再製作過泥雞,房裡只留下少量庫存未售的泥雞和製作泥雞的工具,之所以不再製作泥雞,主要是因為自己年事已高,身體雖然硬朗,但視力已不怎么好了。 馮福告訴記者,多年前,他想將自己的這門手藝傳給兒女,但女兒去了香港,兒子做裝修生意,都不願意學,只有兒媳婦鍾珍對泥雞製作情有獨鍾,基本上繼承了他的衣缽。前兩年,兒媳婦還到一間五金廠花了幾百元打造了一個十分逼真的泥雞模具,除了春節前幫福伯製作泥雞外,平時就到廣州、江門等地聯繫業務,專門設定了一個加工場進行規模生產。 鍾珍製作泥雞的狀況如何呢?記者通過電話向她了解了情況。鍾珍說,雖然她近年來有過大力發展泥雞製作的“宏圖大願”,但市場太小,利潤太低,去年她一共才做了1000多個,今年至今沒有接到過訂單,而且,今年過年前夕她也不準備再製作了,今後也可能不再製作了,因為她已經在附近一家工廠上班,平時工作很忙,下班回來還要照顧兩個小孩,沒時間去想泥雞的事情。 馮福不做了,鍾珍不做了,鎮濠村真的已經沒有人製作泥雞了。

輝煌歷史

製作泥雞曾是村民第一副業 在開平,鎮濠村和茂竹村都因製作泥雞玩具而遠近聞名。據了解,聯竹村委會鎮濠、茂竹兩村製作泥雞玩具已有200多年歷史,長期以來,製作泥雞都是全村人的第一副業,不但人人會製作,而且都以製作泥雞銷售來補貼家用。以前,每到農曆年關,來自鶴山、台山、恩平、新會等地的商販們便前來採購泥雞,以用作年貨銷售,一些返鄉省親的華僑更是對泥雞愛不釋手,經常採購一些泥雞帶到異國他鄉給後輩小孩玩耍。 據開平市文化部門介紹,越到後來,製作泥雞的人漸漸少了,近年來,村里就只剩下馮福老人製作泥雞,他手藝高超,與妻子聯手一天能制70多隻,過年前後,馮福便與家人將泥雞挑到水口鎮擺賣,每隻泥雞的零售價可達2-3元,如果需求量大,批發價也有1元/只。近年來,馮福老人就是通過製作泥雞賺了不少的生活費用。 馮福老人向記者介紹,泥雞在當地稱“咯咯仔”,靠一張伸縮的牛皮紙連線,一拉一伸能發出“咯咯咯”的雞叫聲。製作泥雞頗費心思,從準備到成形要經過18道工序。先在田裡挖泥,用木槌搗揀後,放進錫模壓成雞頭、雞尾兩部分,曬乾成堅固的毛坯備用。雞頭部分有一橫膜,中有小孔,留來插哨。製作竹哨時,把小籬竹裁成10多厘米,在一頭斜削一刀,插進一小塊葉片,吹響即成。把竹哨插進雞頭橫膜,再用牛皮紙糊上用糯米和粘米粉煮成的漿糊,把雞頭和雞尾連線起來,著色塗油,便成泥雞。泥雞身上有兩個氣孔,一個在泥雞的右眼,能吹出不同的雞叫聲;另一個在泥雞的屁股里,此孔比雞頭上的孔大數倍,用嘴吸氣發出另一種雞叫聲,十分有趣。用手指蓋實雞頭的小孔,雙手分別抓住前後輕輕拉壓力,泥雞便引頸啼唱,形狀與聲音和真雞無異。用右手拇指按住尾部小孔頻頻抖動,便會發出如母雞生蛋下窩時的“咯咯”聲。

傳說故事

小公雞驚匪護村 在鎮濠、茂竹兩村,幾乎人人都知道這么一個美麗的傳說故事:當年,該村有一個財主雇用了一小長工,這個小長工是個孤兒。孤兒養了一隻小公雞,人雞相伴,形影不離。一次,孤兒不小心把兩半斗黑豆、黃豆混雜了,財主限他一個上午要分揀開來。孤兒正在發愁,只見小公雞“喔喔”地叫,全村的雞都聚攏來了,公雞揀黑豆,母雞揀黃豆,不消一個時辰,便將黑豆和黃豆分揀好了。 又有一次,一夥強盜密謀洗劫村子,派出匪徒扮成閹雞佬潛入村中作內應,約定三更時發出雞叫聲為號,外攻內應,誰料頭更剛過,躲在財主後院的閹雞佬驚動了小公雞,小公雞引頸長啼,霎時間滿村公雞啼叫回響。閹雞佬連忙掐死小公雞,點燃草堆。孤兒聽見雞叫聲後出來發現了這一情況,便大呼捉賊。此時夜未深,人未睡,聽見喊聲紛紛趕來,把閹雞佬當場抓獲。村外的匪徒聽到人聲鼎沸,知道計謀暴露,急忙撤走。後來閹雞佬供出真情,村人驚嘆不已,把小公雞厚葬了。孤兒用泥搓成小公雞,寄託哀思。村人見了,也紛紛搓起泥雞來,互相比較、爭勝,代代相傳,幾經改進,越做越精巧,用手推泥雞便“咯咯”地叫,用口吹便“喔喔”地啼。流傳到外地,人見人愛,生意人爭著前來收賣、定購,製作泥雞便逐漸成了兩村的傳統工藝副業。在以前兒童玩具缺乏的年代,泥雞曾經是當地鄉村兒童最喜歡的玩具之一,每到大年初一,開平鄉村到處都是“咯咯”的泥雞叫啼聲,孩子們拿著最心愛的泥雞做著各種各樣的鄉間遊戲。

保護和傳承

為了“鎮濠泥雞”的明天 鎮濠泥雞製作工藝精細,工序較多。作為開平一種地方傳統手工工藝品,鎮濠泥雞具有比較深厚的歷史文化和美術藝術的內涵。 近年來,在開平市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下,鎮濠泥雞被當作開平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開平市宣傳文化部門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多次前往鎮濠泥雞製作點進行拍攝採訪,收集資料,細緻調研,並將鎮濠泥雞製作過程整理成文本資料、音像資料存檔。 但是,目前已無人再製作鎮濠泥雞的慘澹現狀,讓開平市文化部門保護這項“非遺”項目更顯得任重道遠。開平市文化部門有關負責人分析指出,鎮濠泥雞過去的輝煌與今天的慘澹,是社會發展與進步的一個必然趨勢,在今天兒童玩具花樣萬千的時代,鎮濠泥雞失去了市場,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鎮濠泥雞作為開平當地一種祖傳的手工工藝,應該得到更好地保護和傳承。如何保護和傳承鎮濠泥雞呢?開平市文化部門正在採取措施,並計畫成立鎮濠泥雞歷史研究會,同時對符合相關條件的老師傅給予精神、物質方面的獎勵,還計畫聯合開平市教育局開展製作泥雞手工美術課等等。(文/圖 本報記者 伍安平 通訊員 蘇炳南) ■

記者手記

將“生命”交給市場 很多的中年或以上年紀的開平人都有小時候買泥雞、玩泥雞的記憶。泥雞,是他們童年時代朝夕相伴的玩具,是他們美好愉悅的童年回憶。 但是,如果我們將泥雞簡單地看作是一種兒童玩具,那么,玩具的“生命”注定有明顯的局限性和時代性,在玩具稀有的那個年代,泥雞能夠毫不費力地被當時的孩子們所喜愛,但今天的兒童們,各種玩具應有盡有,種類、款式、花樣眾多,已經不是那個年代一個泥雞所能比擬的。我們強求今天的孩子們再玩泥雞,一定要喜歡泥雞是不切實際的了。 如果我們將泥雞看作是一種商品,那么,泥雞在今天的玩具市場失去生命力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市場經濟的殘酷性,就是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鎮濠泥雞既然已經站在了市場經濟的“邊緣”,本身就說明它的工藝水平、觀賞性、娛樂性已經不夠,在今天的兒童們眼中已經失去了“生命”。 既然如此,鎮濠泥雞的明天應該怎樣呢?筆者認為,將它的“生命”完全交給市場吧!交給市場,讓它接受市場經濟的洗禮,生和滅,都會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去實現;交給市場,讓它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磨礪,或許有能人會完善其工藝,包裝其產品,拓展其市場,迎來鎮濠泥雞的另一個春天。 當然,我們也應該將泥雞看作是一種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價值的傳統手工藝品和地方特色產品,那么,泥雞就是開平眾多“祖傳瑰寶”中的一種,對它的傳承和發揚光大責無旁貸。從這個意義上講,開平文化部門就應該想更多的辦法,不要讓鎮濠泥雞的製作技藝從此失傳。(伍安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