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圩瑤族鄉

鎮圩瑤族鄉

鎮圩瑤族鄉成立於1984年,位於上林縣西北部,距縣城43公里,與馬山、忻城兩縣毗鄰,是南寧市三個民族鄉和革命老區之一。

基本信息

概況

全鄉總面積113平方公里,下轄1個社區和10個行政村,54個經聯社,176個民小組,182個自然屯;總戶數5640戶,其中農業人口5348戶,非農業292戶,2002年未總人口為23293人,農業人口22124人非農業人口1169人,其中瑤族人口6289人,占全鄉人口總數的27%。全鄉耕地面積17323畝,其中水田4500畝,地12823畝。有林面積15000畝,森林覆蓋率達37%。

自然資源

鎮圩瑤族鄉石英石
鎮圩瑤族鄉境內礦產資源豐富,藏有滑石礦、方解石、石英石、大理石等,其中滑石礦儲藏量達2167萬噸,是廣西第二滑石礦生產基地,其主要分布在東羅、古登、佛子、望河村一帶。目前年開採量達40萬噸,產品供不應求;大理石、方解石、石英石主要分布在東羅、懷因村,發展前景十分看好。全鄉工業農業總產值達4586萬元,比上年增加390萬元,增長8.5%,財政收入309.5元,比上年增收7.5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收入的101.4%。農民人均純收入1560元,比上年增收130元,增長8.33%。1998年至2001年鎮圩瑤族鄉連續四年奪取上林縣經濟目標管理責任獎的桂冠

經濟建設

鎮圩瑤族鄉甘蔗林

鎮圩瑤族鄉黨委、政府在加大引導礦產資源開發的同時,切實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領導,加大對農業結構調整力度,以“發展特色農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為目的,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2002年,全鄉農業總產值達1425萬元,同比增加33萬元,增長2.3%,糧食總產量487萬公斤,同比增產8萬公斤,增長1.6%;人均有糧162公斤。其中水稻種植面積3900畝,總產量312萬公斤,種植優質谷約占水稻總面積的86.7%;優質玉米種植9500畝,產量133.3萬公斤;花生種植90畝,產量6400公斤;甘蔗種植540畝;生豬飼養6300頭,年內出欄5954頭;家禽飼養2.9萬羽,年內出欄2.8萬羽;鎮圩地處大石山區,以“靠山吃山”的發展思路,近幾年來該鄉轉變了傳統的種植觀念,大力發展種桑養蠶、種植八角以及速生豐產林,到目前全鄉桑園面積達186.7公頃,總產量達3.萬公斤,八角林6000畝,掛果林500畝,年產量達3萬公斤。

鎮圩瑤族鄉從實際情況出發,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如新成立的“三林礦業開採有限公司”,投資700萬元開發六泉礦區;李勇老闆投資800萬元新開發望河上朝礦區、古登上擁鳳皇山礦區;拉畝韋興盛老闆投資150萬元新建採礦場;古登村拉畝莊老闆盧元貝,投入資金100萬元,實施馬督礦區開發。使全鄉採礦公司(場)達到4個。積極發展個體工商戶28戶,個體私營企業7家,招商引資1000多萬元。目前全鄉個體工商戶發展到280多戶,個體私營企業發展到62家,形成了一業帶多業的發展局面。招商引資不但促進全鄉的經濟發展,而且增加了剩餘勞動力的就業機會。南丹縣八圩瑤族鄉把種桑養蠶作為農民又一條增收路子來很抓落實,從3月到5月上旬,該鄉178戶蠶農共養蠶600張,收穫蠶繭2.7萬公斤,收入58萬多元。

瑤寨村、甲坪村、八圩社區,是八圩瑤族鄉的養蠶集中地,今年共種植桑樹1332畝。為調動全鄉蠶農種桑養蠶的積極性和提高養蠶的收入,鄉黨委政府採取能人帶動、資金扶持(每畝補助100元)、示範推動的辦法,使得種植面積從去年的300多畝一下子增至今年的1332畝。種桑養蠶,掌握技術是關鍵。為此,年初至今,該鄉共舉辦4期種桑養蠶實用技術培訓班,通過課堂傳授、現場示範、發放資料等辦法,使得蠶農100%地掌握種桑養蠶的成套技術。為提高烘烤質量和就地銷售,今年3月,該鄉建成一座蠶繭烘烤房,並引進外地老闆上門收購。甲坪村一養蠶戶說:“鄉里的政策好,鄉領導處處為我們著想。我家這幾年每年養蠶收入都在2萬元以上,今年第一批蠶繭出售,我就收入了幾千元。”

鄉鎮企業

鎮圩瑤族鄉石英開採
採取低門檻優惠互利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鄉鎮企業新增長點,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帶動第三產業展。2002年,全鄉集體、獨資個體等各類企業43個,從業人員5432人。完成企業總產值3161萬元,總收入1920萬元,實現利稅289萬元,同比分別增長8.5%、20%、15%。

科學技術

鎮圩瑤族鄉科學信息網路
鎮圩瑤族鄉切實加強科技興農和科技興鄉工作,以服務經濟建設為宗旨,廣泛開展科技培訓和科技普及活動。投資2萬多元購置電腦等設備及建立科技信息網路,加快科技信息交流:投資3千多元建立全鄉各村信息櫥窗,使廣大民眾通過信息櫥窗能夠及時地了解市場、科技等信息,及時地調整和發展種養殖業;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組織黨員,村乾、種養積極分子外出參觀學習先進種養技術,邀請科技人員到村屯上課、現場指導,傳授科技種養知識和解決技術難題。2002年舉辦各種科技培訓班84期,受訓人數3860人,技術諮詢1800人次,發放科技資料5000份。科技普及工作的紮實開展,促進種養殖業的快速發展,逐步形成了初具規模的養殖基地、八角生產基地、甘蔗生產基地,龍貴、佛子、排紅、望河村為桑蠶基地,正萬、正浪、龍貴村為黑山羊生產基地,東羅、古登、望河、懷因村為八角種植基地,鎮馬社區、懷因村為甘蔗主產基地。經過幾年的發展,在市場推動下,都能讓廣大農民收到良好的經濟效益,因此鞏固和發展各個基地,是壯大鎮圩經濟的必然所在,開發前景十分看好。

文衛建設

鎮圩瑤族鄉鎮圩瑤族鄉
鎮圩瑤族鄉高重視教育工作,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位置,不斷深化改革,推進素質教育。通過各種渠道籌措資金,建成鎮中師學飯堂和學生宿舍樓,購置教學設備一批,“兩基”和“普實”成果得到鞏固,辦學條件為斷改善,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幾年來鎮中、鎮小被評為南寧地區優美校園學校和地區教育局授予“普九”先進單。兒童入學率、普及率和鞏固率達100%,升學率96%。2002年根據南寧地區教育局的辦學規模有關要求,撤消佛子中學,學生分別併入鎮中和佛小。現有鎮辦中學l所,有13個班,學生720人;有完小12所,教學點20個,一至六年級有78個班學生共2040人。

衛生事業持續快速發展,建立健全醫療保健網路機構,加大經費投入建設鄉衛生院辦公樓和購置一批先進醫療設備,提高醫療技術。全鄉11個村的初級衛生保健和合作醫療組織繼續鞏固發展,兒童免疫,全防疫和婦幼保健得到加強,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鄉。近年來鎮圩瑤族鄉不斷加大生態文明村屯建設,以自治區級的排岜文明莊為輻射,帶動全鄉各村屯創建生態文明莊的高潮,改水改廚改廁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年內又建成廚房50間,各式衛生廁所50間,進一步改善了農村人居衛生環境。

社區建設

鎮圩瑤族鄉選舉投票
建立社區是強化城市基層管理,推進城鎮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體制創新工作,2002年月5—7月,鎮圩瑤族鄉根據《自治區政府辦公廳桂辦發[2002]46號檔案》關於整體推進我區社區建設的實施精神和南寧地區、縣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組建工作組進點,經過組織宣傳發動、選民登記、確定社區居委會候選人、投票選舉,健全組織機構和建立工作制度五個階段開展工作,撤消鎮馬村委會,成立了鎮馬社區居委會,民主選舉產生了社區居委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設立社區黨支部及其他民眾組織,辦公場所、工資報酬落實到位,社區做到有組織、有人辦事、有制度管理,城鎮化管理邁進了一大步。

農村生態環境建設

鎮圩瑤族鄉沼氣池
2003年,鎮圩瑤族鄉黨委、政府繼續抓好以建設沼氣池生態衛生廁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生態環境建設工作,採取示範點和面上落實一齊上的辦法,領導幹部分片包乾,任務分解到村、到屯,創建自治區級排岜莊生態文明莊示範點,按要求完成了建沼氣池、生態衛生廁、莊道硬化、環境綠化、廚房改造、人畜分居等配套工程建設,展現了農村人居新面貌。由於工作落實到位,在往年的基礎上,全鄉建成沼氣池343座,各式生態衛生廁所70間,取得較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近年來鎮圩瑤族鄉黨委、政府把退耕還林工程列入黨委政府工作重要內容來抓好落實,切實搞好退耕還林的兌現工作,得到廣大民眾大力支持。到目前,全鄉退耕還林1400畝,種植樹林成活率達7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