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11年出生於江西省寧都縣。
1932年任寧都縣區蘇維埃政府軍事科科長。
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三軍團補充三師三團連長,紅二十八軍三團連政治指導員、團總支書記。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師三五九旅七一七團連政治指導員,冀察熱挺進軍第三十六支隊政治處主任,平北游擊支隊政委,第四十團政委、團長,平北軍分區副司令員、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冀中軍區第十二軍分區司令員,冀察熱遼軍區熱西軍分區司令員,第四野戰軍一六八師師長。
新中國成立後,任華北軍區空軍第七師師長,軍政幹校校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軍長,北京衛戍區副司令員、顧問。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戰爭故事
1938年3月,鄧華支隊進至平西,建立了三個聯合縣政府,平西根據地初具規模。鍾輝琨是宋時輪的第十二支隊第三十六大隊政治處主任。1938年八路軍第四縱隊曾在此開展游擊活動,後被迫撤出。1939年挺進軍第三十四大隊又向平北發展,也沒有站住腳。肖克決定以小部隊滲透的辦法,開闢平北。1940年1月率二十多名黨政幹部和一個連的兵力,進到昌平、延慶之間後五村一帶,同當地一支游擊隊會合,很快建立了昌延縣政府,並向懷柔、赤城、龍關發展。經過四個月的努力,基本站住了腳。不久段蘇權、程世才和一個團先後到了平北,成立平北軍分區,程世才為司令員、段蘇權為政治委員,下轄第第十團和挺進支隊,鍾輝琨為支隊政委治委員。1942年平北軍分區改稱第十二軍分區,擁有第八團、第十團、第四十團,鍾輝琨任第四十團團長。1945年2月鍾輝琨升任第十二軍分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後任司令員。
1945年10月下旬,鍾輝琨在軍分區任副司令員,有一天帶炮兵從沙城出發,經四海、湯河口去大閣,解放大閣的兵力部署是他指揮的,擔任主攻的是24團,部隊從北路向大閣途徑白草、鄧柵子、九道溝到撒袋溝門,南路是獨立團的部隊,一路上他們打了一些土匪之類的偽軍殘餘。另有察北騎兵支隊從北面配合,他們只到大灘,聽說已經解決了戰鬥,便返回察北;東路由副旅長陳雲中帶冀熱遼的新編12旅來配合,他們是打完仗才趕到的。主要打仗的是24團,梁歧是這個團剛到任不久的一營長,是他們最先攻占的山頭,作戰是在撒袋溝門一帶。原來韓繼功匪部準備讓李德林、張福元守大閣,他帶主力去撒袋溝門準備抵抗等待北平援兵。但聽說東南西北都有八路軍,經24團一打就跑了。繳獲的武器很多,有手槍100多支,重機槍六七挺,迫擊炮一門。解放大閣,在某種意義上講是拔了國民黨安在那裡的硬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