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生平簡介
錢昌祚(1901-1988),字莘覺,江蘇常熟人,1901年8月7日生。1913年考入上海私立浦東中學。1917年考入清華學校,1919年畢生後保送美國留學,入麻省理工學院機械系就讀,1922年獲機械工程學士學位,後轉入航空機械工程系,1924年獲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同年返國。任浙江工業專門學校及清華大學教授,杭州市公用局科長。1928年入航空界,任航空學校秘書兼編譯、教授、教育長,1933年7月18日任軍事委員會航空署技術處處長,1934年5月任航空委員會技術處處長。1934年4月1日擔任中國航空工程學會會長。1936年3月任航空機械學校校長。1937年1月4日任空軍二等機械正。1938年3月任航空委員會技術廳副廳長、代理廳長。1940年任南川第二飛機製造廠廠長。1941年6月任雷允飛機製造廠監理。1944年12月任航空委員會參事。1946年6月5日任國防部第六廳廳長,11月當選為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7年4月任國防部國防科學委員會委員。1948年9月22日晉任空軍機械監。1949年去台灣,歷任“經濟部”常務次長,“經濟安定委員會”秘書長,“美援運用委員會”委員,“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央信託局”常務理事,台灣手工業中心董事長。曾任“中國航空工程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工程師學會”會長、理事長。1971年退休。著有《惺覺論選》及《浮生百記》 。
山洞中的飛機製造廠廠長
1935年,義大利人與國民政府合辦了南昌中意飛機製造廠。中日戰爭爆發,義大利顧問團撤退回國,工廠也遭到日機轟炸。為了保存製造飛機的能力,保持空軍的作戰能力,1938年初,國民政府決定整頓重建幾個飛機製造、修理廠。中意廠改名為“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製造廠”,遷往四川南川叢林溝一個巨大的山洞。
這個山洞叫海孔洞,是古代內陸海的遺蹟,洞高50多米,寬10多米,深約300米,是便於隱蔽防空的好廠址。中意廠監理朱霖率領員工、帶著器材設備,由鄱陽湖乘船進長江,經武漢至重慶,輾轉至海孔洞。第二飛機製造廠又叫海孔廠。
第二飛機製造廠從1938年1月開始修建,首任廠長是朱霖,杭州中央飛機製造廠分派技工73名為骨幹,當地招收的人員進行基建。建廠期間,航委會技術廳副廳長錢昌祚曾到廠視察建設情況。錢昌祚是江蘇常熟人,留學美國多年,中國航空技術權威。至年底,工廠已初具規模:洞內建成一棟3層樓的車間大樓,1200平方米,洞口修建了一棟3層樓的工務樓,海孔洞一側安裝了柴油發電機,洞內另闢有可供裝配20架飛機的空間,洞內建築有較好的防潮、防火設施,洞外建築有較好的防空偽裝,用松枝鋪蓋。
1939年初,工廠開始仿製蘇E-16驅逐機。與此同時,廠長改由錢昌祚擔任。錢廠長到廠後與技術員工研究設計生產工藝流程線,蘇聯專家彼得諾夫進行指導,員工情緒高昂,工作努力,加班無加班費亦毫無怨言。半年後樣機試製完成,命名為忠二八甲式(時為民國28年)。送重慶廣陽壩機場,著名試飛員王漢勛試飛成功。1940年春,單座機改造雙座教練驅逐機又試飛成功,投入批量生產,可補充空軍驅逐機訓練及作戰損耗。
但是當時東南沿海港口都已淪陷,我國一切戰略物資供應都中斷。有段時間工廠的柴油發電機供應斷絕,改用菜油,數日間菜油價格上漲了5倍。工廠有10輛卡車,汽油供應困難改用酒精,卡車開往重慶途中常停酒店加灌燃料。
忠二八甲式,使用的是美國進口發動機,由蘇聯供應儀表、物資。因發動機及大批航空器材不能及時運到,如機身、機翼蒙面的三夾板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第二飛機製造廠總共只製造了20架“忠一28甲”式驅逐機,30架訓練機。後來工廠奉命造批滑翔機,數量只有十多架。
1939年秋,日本特務偵知中意飛機製造廠已遷到南川,並向日本海軍航空司令部密報。日機先後五次轟炸工廠,錢昌祚在任時被炸一次,幸而海孔洞外樹木掩影,日機從未能炸到飛機製造廠。
為了保證飛機廠的安全,一個連在此駐紮,洞口的壩子上架有機槍,山頂設有崗哨。因駐軍士兵每人每月有兩元錢的額外津貼,其他連隊看了眼紅,該連所在營整個調了來。錢昌祚規定了嚴格的工作紀律,除飛機廠員工外,任何人不準靠近洞口。附近的村民進出海孔壩,胸前都要別布條做的胸標。為了防止日本特務滲透竊取情報,錢廠長不準村民賣菜,違者就要被關。因此村民對錢昌祚印象很差,加上他面容嚴肅,每天戴著軍帽,制服筆挺,村民認為他是“軍閥”。
在廠內,錢昌祚很受員工歡迎。除了錢有過硬的航空知識,他還為員工擺平了駐軍士兵對員工的刁難。駐軍曾以捉賭為名為難員工,錢廠長即與駐軍上級邱清泉會晤,邱表示以後叫士兵不要捉賭了。工廠常舉辦同樂晚會,員工特意為錢置一沙發椅坐前排。
1941年5月,錢昌祚奉派主持壘允中央飛機製造廠工作,黎國培繼任廠長。第二飛機製造廠堅持生產至抗戰勝利兩年後,才搬離海孔洞。總計有上百架飛機在山洞中製造成功,裝備了抗戰空軍作戰鬥訓練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