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 文 名: 鋸草
拉 丁 名: Achillea millefolium L.
科 別: 菊科
來 源: 本品為菊科(Compositae)植物千葉蓍Achillea millefolium L.的全草。
采 制:6~8月採收。割下帶花的地上全草,曬乾,備用。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根莖匍匐。莖單一,直立,密被白色長柔毛。基生葉有長柄,莖生葉
無柄;葉互生,葉片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或近線形,2~3回羽狀分裂,下部葉長10~20cm,寬0.8~2cm,葉軸寬1~2mm,上部通常有1~2齒,裂片及齒披針形或線形,頂端有軟骨質小尖,被疏長柔毛或近無毛,有蜂窩狀小點。頭狀花序排列成傘房狀,直徑5~6mm;總苞片卵形,長4~5mm,寬2~4mm;總苞片3層,綠色,龍骨瓣狀,有中肋,邊緣膜質;托片卵形,膜質;舌狀花5(有時為4或6),白色,粉紅色或紫紅色,舌片近圓形,頂端有2~3齒;管狀花黃色。瘦果長圓形,長約2mm,無冠毛。花期6~8月,果期9~10月。生境分布
生於河岸砂質或石質地。分布於東北、內蒙古、新疆等地,各地庭園也有栽培。
化學成份
含有揮髮油,主要成分為薁(azulene)及L-α-及d-α-蒎烯(L-α,d-α-pinenes),β-蒎烯(β-pinenes)等。花和葉含黃酮苷,芹菜苷元-7-D-葡萄糖苷(apigeninlin-7-D glucoside)等,葉中還含有生物鹼。
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及和血調經。用於癰癤腫毒,跌打損傷、痔瘡出血,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
5~15克,煎湯或浸酒內服;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患處。
藥理作用
1、內服有止血作用,可能是由於血小板數的增加及止血時間的縮短。2、乾燥花頭的水提取液有抗炎作用。3、乾燥全草所含的生物鹼,有降低血壓作用,並有微弱的退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