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尾鯛

鋸尾鯛

鋸尾鯛可食用魚,為台灣北部著名磯釣魚種。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鋸尾鯛鋸尾鯛

俗名:黑豬哥 黑將軍 打鐵婆 剝皮仔 
學名:Prionurusscalprum
英文名:Scalpelsawtail
中文名:鋸尾鯛三棘多板盾尾魚
科名:Acanthuridae
科中文名:刺尾鯛科
同種異名:Prionurusscalprus
世界分布:日本中國台灣
模式種產地:Japan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礁區、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2-20米
最大體長:50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是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是

形態特徵

鋸尾鯛,幼時體呈圓形,隨著成長而漸呈橢圓形;成魚後前額無突出之角狀骨;尾柄細長,有4-5個黑色固定之骨板,後3個盾板上的銳脊強大。頭中大。吻尖突。口裂小,上下頜等長;上下頜各具齒1列,前端門齒狀,後端鋸齒狀。體被細小櫛鱗,似鯊魚皮。背、臀鰭低;尾鰭近截形或內凹。體一致為灰色或近黑色。尾柄棘溝黑色。成魚尾鰭後緣為白色,幼魚時則於尾柄後半到整個尾鰭均是白色。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海域,由日本至中國台灣。中國台灣各地海域及離島均有分布,但以北部、東北部海域較盛產。

棲所生態

喜棲息於珊瑚茂密區及岩礁區。幼魚多半分散在礁盤上覓食,成魚則成大群地洄游於礁區之間,屬雜食性魚種,以藻類及底棲性生物為主食。

習性

幼魚多半分散於礁盤上方活動,成魚則成群洄游於礁石區之間,遭受威脅時會甩動尾部攻擊敵人。雜食性,以藻類及底棲動物為主。產浮性卵。 

漁業利用

以一支釣或延繩釣較常捕獲,而由於成魚常大群於礁區出現亦為潛水客鏢魚之對象。觀賞及食用兼具。剝皮切塊,以醬油煮食或作湯均可,棘刺較少,吃食容易,肉質尚可。處理時須小心尾柄棘傷人。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七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