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點刺尾鯛

斑點刺尾鯛

斑點刺尾鯛又稱斑點刺尾魚,俗名白點倒吊、粗皮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西印度洋的島嶼,東至夏威夷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大堡礁及新加勒多尼亞。中國台灣離島蘭嶼海域有產。棲息於珊瑚礁或岩礁之浪拂區,棲息深度在0-6公尺左右,其身體後半部上的小白點會讓掠食者物以為是它是浪花而逃過一劫,有時會一大群出現。屬藻食性,有時也食石灰質藻。觀賞及食用兼具。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斑點刺尾魚斑點刺尾魚

俗名:白點倒吊 粗皮仔 

學名:Acanthurusguttatus

英文名:Spottedsurgeonfish,Whitespottedsurgeonfish,Spottedtang,White-spottedsurgeonfish,Spotbandsurgeonfish,Mustardsurgeonfish

中文名:斑點刺尾鯛斑點刺尾魚

科名:Acanthuridae
科中文名:刺尾鯛科
同種異名:Harpurusguttatus,Hepatusguttatus,Rhombotidesguttatus,Teuthisguttatus,Zabrasomaguttatus
世界分布:印度西太平洋
地理分布: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西印度洋的島嶼,東至夏威夷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大堡礁及新加勒多尼亞。中國台灣離島蘭嶼海域有產。
模式種產地:Tahiti,SocietyIs.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礁區、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0-6米
最大體長:27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是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是

形態特徵

體呈卵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眼前區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XI棘及I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近截形或內凹。體綠褐色,體側具2-3條白色寬橫帶,體後半部具許多白色小點且延伸至背鰭軟條部及臀鰭;喉峽部及胸部腹面為白色。腹鰭鮮黃色;尾鰭前半淡黃或黃色,後半部黑褐色;余鰭均為褐色。尾柄棘溝為黃褐色。

棲所生態

棲息於珊瑚礁或岩礁之浪拂區,棲息深度在0-6公尺左右,其身體後半部上的小白點會讓掠食者物以為是它是浪花而逃過一劫,有時會一大群出現。屬藻食性,有時也食石灰質藻

經濟利用

一般以流刺網、延繩釣或潛水鏢魚法等捕獲。觀賞及食用兼具。剝皮後,煮薑絲湯,肉質鮮美。尾柄上骨質盾板非常銳利,易傷人,處理時需小心。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七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