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官山

銅官山

銅官山,是常熟市海虞鎮福山境內的七山之一。高522米,是江蘇第二高峰。銅官山資源豐富,風光秀美,總投資達59億元之巨的宜興銅官山蓄能電站是宜興歷史上大型的投資項目。此項目主體工程有上水庫、下水庫、蓄水發電系統等。上水庫將建於山頂,相對高度達60多米,長520多米,庫容量達520多萬立方米,是一個巨大的人造“天湖”,可媲美“天池”。 銅峰天池碧波蕩漾,群山疊翠,峽谷幽深,樹石奇異,湖光山色的美景,別有一番詩情畫意。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銅陵位於安徽省南部、長江下游南岸,毗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臨江近海,承東接西,為安徽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水、陸交通便捷,區位優越,是一座具有發展活力的沿江開放城市。境內地阜物華,自然資源豐富,尤以礦產資源儲量豐、礦種全而聞名,其中銅、金、銀、硫鐵礦和石灰石儲量均在全省名列前茅。

行政區劃

 銅官山區的建置幾經變遷。1950年設立銅官山辦事處,1953年成立銅官山區,均隸屬銅陵縣。以後經過多次變遷,直至1969年成立向陽區,1980年改稱銅官山區至今。現轄6個街道辦事處、44個社區居委會、2個居委會、2個村委會。轄區面積3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27萬,常住人口30多萬。區政府位於銅陵市淮河大道北段129號。

銅官山區轄6個街道:長江路街道、銅官山街道、楊家山街道、石城路街道、掃把溝街道、橫港街道。

歷史沿革

2000年,銅官山區轄6個街道。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246887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 長江路街道 68610 銅官山街道 36048 楊家山街道 57360 石城路街道 43940 掃把溝街道 32576 橫港街道 8353

 2004年11月30日,銅陵市啟動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將郊區東郊辦事處區域天山大道(原七壩路)以西、銅蕪路以南地區劃歸銅官山區管轄;天山大道南段以東、銅蕪路以北地域劃歸獅子山區管轄。為便於聯盟村行政事業的管理,將聯盟村整建制劃歸獅子山區管轄(獅子山區在銅官山區內保留一塊“飛地”),即除聯盟村15、16、17、18村民組劃入銅官山區外,聯盟村其他地域全部劃歸獅子山區管轄。東郊辦事處建制劃歸獅子山區管轄。將郊區在銅官山區的“飛地”後沖村、金牛居委會等劃歸銅官山區管轄。將銅官山區在郊區的“飛地”上富強村塊等,劃歸郊區管轄。將銅官山區所轄銅陵市第二人民醫院塊等“飛地”劃歸獅子山區管轄。2004年底,銅官山區轄6個街道。

經濟建設

 “十五”期間全區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6.9%,2005年總量是“九五”末的3.3倍。財政收入年均增長30%,2005年總量是“九五”末的3.7倍,首次邁上億元台階,實現歷史性跨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41.1%,2005年總量是“九五”末的5.6倍,實現跳躍式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6.3%,五年累計投資5.1億元。

2005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24億元,增長56.2%;完成財政收入1.03億元,增長38.3%;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4億元,增長31.9%;實現工業總產值6.83億元,增長38.3%,規模工業產值5.89億元,增長51.5%;新增就業4226人,超額完成市下達任務;人口自然增長率5‰以內,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9.2%;農民人均純收入4426元,增長7.5%。全年完成招商引資5.1億元,其中市外資金2.65億元。

社會發展

 “十五”期間城區體制改革和屬地管理不斷深化,城區功能不斷增強。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全面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的指導意見,和諧社區建設正式啟動。繼續加強基礎建設,社區工作條件明顯改善,社區管理考核體系基本建立。社區“四有”問題基本解決。“選聘分離”的新型社區管理體制初步建立。社區服務網路平台初步建成,38個社區實現寬頻接入,“數字社區”建設取得進展。文明創建考核連續五年位居全市前列,良性循環機制更趨完善。國小教育實現均衡發展。社區文化體育活動蓬勃開展。搭建就業社保平台,新增就業崗位1.2萬個。全面建立了城市低保、廉租房、城鄉醫療救助等制度。低保工作實現“分類施保,應保盡保”。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受到省、市表彰。非典、禽流感防控等工作取得重大勝利。綜治工作全面深入,平安創建活動紮實開展。“四五”普法圓滿完成。

積極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完善政府工作規則,科學考評機制初步建立,公共服務職能充分體現,誠信政府建設取得實效。著力推行政務公開,電子政務建設不斷加強。依法治區、反腐倡廉、先進性教育整改等取得積極成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