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地位
鈣質海綿綱(Calcispongea): 為多孔動物門中的一綱。在本綱內,分類學中,曾長期根據水溝系(單溝、雙溝和復溝型)的不同而把鈣質海綿分成同腔海綿目(Homocoela)和異腔海綿目(Heterocoela)。80年代以來,又將鈣質海綿綱分成鈣質海綿亞綱(Calcaronea)和石灰海綿亞綱(Calcinea),兩亞綱中都具有單溝、雙溝和復溝型水溝系的種類,其區別是前一亞綱在發生中有兩囊幼體期,後一亞綱有實囊幼體期。形態學特點
鈣質海綿為單體或群體海綿。鈣質骨針,無海綿絲。骨針有雙射、三射和四射,分散或相接,異音叉狀的三射針最為特徵。雙溝型為主,少數為單溝型或復溝型。
以具碳酸鈣構成的骨針為主要特徵。體型一般很小,顏色不明顯,常呈暗灰色或灰色。骨針頂端常突出體外,致使海綿呈刺狀;典型的鈣質海綿為輻射對稱的瓶狀,頂端是出水口,常被豎立的長單軸骨針圍繞,稱出水口。骨針中含有結晶的碳酸鈣,主要是方解石和霰石。白乾海綿的骨針中含碳酸鎂81%、水 3%以及少量其他物質。鈣質海綿的骨針大小不一,但在分類學上都算作大骨針。骨針有3種基本型:單軸骨針、三輻骨針和四輻骨針。三輻骨針為鈣質海綿所特有。由於輻的長度和輻間夾角的不同,骨針的形狀有多種多樣。
地理分布
鈣質海綿全部海產,大多生活在沿岸淺海,少數種類生活在深達4000米的海底。代表種類
![鈣質海綿綱各類群的形態](/img/2/72e/nBnauM3X0UzN3UjN3ITO3kjM4ITMyQTOzITOwADMwAzMxAzLyk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研究意義
鈣質海綿在地層中的出現晚於尋常海綿綱和六放海綿綱。古生代後期保存的優勢鈣質海綿為緊縛海綿類(Sphinctozoa);志留紀中期出現了具有小箭袋型骨骼的石灰海綿;二疊紀緊縛海綿和石灰海綿數量多,變化大。異輻海綿(Heteractinida)、古杯動物(Archaeocyatha)和層孔海綿 (Stromatoporida)3個古生代類群可能與鈣質海綿的起源有關。其生存從寒武紀至現代。但化石較少。配圖
![鈍管海綿](/img/3/d2d/nBnauM3XwUjN5gTN3QTO3kjM4ITMyQTOzITOwADMwAzMxAzL0k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