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撥障療法

【概述】

藏醫金針療法是用金屬製成的針、刀等銳利器械,刺入人體的一定穴位和部位,排除體內積液、膿血、痞塊、異物及病邪的一種治療方法。在藏醫經典《四部醫典》中專書一章,對金針穿刺療法從器械、穴位、方法、效果等方面詳盡論述。14世紀,藏醫北派強巴·南傑札桑及南派舒卡,年姆尼多吉等很多歷代藏醫名家,均對此術有詳盡敘述。《四部醫典》頭、頸、上下體腔及四肢創傷治法各章中,對人體血管分布,神經走向及臟腑等器官的位置都有詳盡的描述。並具體指出人體骨胳、肌肉、淋巴等處的兇險位置。公元12世紀,著名藏醫昌狄,班旦措吉著的《解剖明燈》,從親自解剖屍體實踐中,繪製出較詳細的人體解剖圖。這些為金針等外科手術療法奠定基礎。據載,吐蕃王朝赤松德贊(公元?~797)時藏醫的手術療法十分發達。然而,在當時消毒術十分落後的情況下,手術失敗是常事,佛教認為切割肌體、血流皮破的手術與本門教規格格不入,後來也就逐漸消亡了。

【療法介紹】

一、工具

青稞頭針,用於心、肺、關節、腎臟等疾病。蛙頭刀,用於剔除肝、脾、大小腸的疾病手術。彎刀,用於剔除四肢疾病。矛頭針,用於挑除四肢膿液。尖鋒扦子,用於頭部穿刺。空心蛙頭扦子,用於穿刺心包積水。戴勝鳥嘴樣扦子,用於穿刺胸部膿竅,引出膿液。筆尖針,用於穿刺水腫和排氣。養麥頭銅針,用於剔除眼翳。工具皆用上好鋼或銅,巧匠精工製作,頭細尾粗,全長6橫指。

二、穿刺部位

全身共有121個穴位或部位。其中心臟穴位有23個。從乳頭6胸椎左右各1寸3口,為命穴,主治命脈被隆、寒症侵入。第6胸椎左方直向飛檐之中間,穿刺主治命隆。前身,天突穴向下2寸(也有3寸說法)再向左右1.1寸處為渡鴉眼,渡鴉眼向外1寸到上肋中部為“果欠”穴(2口)。“果欠”穴向下到下肋中間為"果羌"穴(2口)。此5個穴位為肺、心、肝穴,穿刺治體上部氣聚集、心扭阻、胸腔脹滿、呼吸急促等症。

肺部穴有22個:與肩腫骨並排的肋骨的左右即第7胸椎向左右3寸及此穴上下方1寸3口,共6口,治母肺痞瘤病。左右腋下方1寸和2寸、3寸處即為上、中、下肋骨3穴,共6穴,主治肺飛檐--母肺肋的痞瘤病。前胸兩邊有5條肋骨,各肋骨縫隙中央,有4穴,左右共8個穴位(也就是說,乳頭外側1橫指處向上1橫指和從此穴向內1寸又向上:寸處;從此穴又向內1橫指又1分處向上1寸處;從此穴又向內1橫指又1分處向上1寸處),皆為子肺穴,主治子肺痞瘤。背部的肺穴是第4、5胸椎各向左右1寸3口,共6穴,主治隆、培根侵入子肺之疾病。

黑白橫隔膜穴即第8胸椎(有說3口的),主治吐酸水,胃肝不適症。另外,此穴直對的前胸處穿刺亦有效。

肝和脾的穴位:共14個,其中前身有8穴,後背6穴。乳頭向下2寸即橫隔膜處(此下方肋骨與胸骨相接點各有4處,之間有3個空隙),向下1寸處、2寸處、3寸處各1穴。右邊的第1穴治胃與肝之間的痞瘤症;第2穴主治肝臟下部的痞瘤症;第3穴主治肝臟下端痞瘤症。左邊第1穴主治胃、脾之間的痞瘤;第2穴主治脾下部痞瘤:第3穴主治脾下端痞瘤。背部,第9、第11胸椎各左右3口,主治隆、培根侵入肝、脾的寒性疾病。

腎臟穴位:第14椎(即第2腰椎)左右1寸3口,為腎黑脈穴。再向外側1寸為腎種穴。再向外側1寸為腎脂穴。從椎尾至黑大肌1卡長(伸開拇、食指的長度)是髖骨眼,或從腎種向下6橫指即為髖骨眼。髖骨眼向四邊各1寸,加髖眼共5穴。另外,在小腿和大腿兩外側皺紋處是脾臟黃水為主的黃水下落2穴,共21穴,穿刺,主治腎寒風、黃水充斥。腎脂和腎種兩穴處,易患腎痞瘤病。若摸到硬塊發痛,即可確診,穿刺排除。

胃部穴位:胃部固定穴有9個,還有2個可以穿透的穴位(從前身一直穿透到後背)和第12胸椎,共12個穴位。9個胃部穴為劍突端下1寸及其左右各1寸3口,是劍突穴。再向下1寸,左右各1寸3口為痞瘤穴。再向下1寸,左右各1寸3口為等火穴。胃穴中央向左右各2寸處為穿透穴,2口(若肝臟腫大時,不能穿刺此2穴,以免傷著肝臟)。胃部穴位,主治胃痞瘤等。

大腸穴位:共有5個。臍左右1寸為大腸下穴,主治培根隆和寒邪侵入大腸。再向左右各1寸,共2口,為大腸痞瘤穴。第16椎(即第4腰椎)。

小腸穴位:共有7個。臍下1寸,左右各1寸3口,為小腸上穴。再向下1寸,左右各1寸3口,為小腸下穴。第17椎(第5腰椎)。

子宮穴位:第13椎(即第1腰椎)、第15椎、共2穴。主治子宮痞瘤,龍寒症引起的不孕。

睪丸穴位:小腹下部從髖骨眼量1寸處為下軀的分穴,2口和第18椎穴,共3穴,主治睪丸腫脹、寒性尿頻、尿閉等四肢穴位:四肢的12個大關節各有1穴,共12穴。這12處與上述的2髖骨眼,若被黃水充斥,則可穿刺到骨頭或可穿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