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該規則在西方文化中起源於<聖經.馬太福音>(7.12)中的耶穌.其最一般表述是:對待他人如同你願他人待你一樣. 它也有另一種否定性表述:你不願他人怎樣待你,你也不要那樣待人.在 “金規” 中的“金”字是早期的英語習慣用法,意識是“不可估量之價值”。同一規則在東方傳統中是由中國哲學家孔子表述,他的說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原則
金規 作為行為的第一原則而被廣泛接受,它體現在許多核心的社會道德準則中。不過許多哲學家對它的性質和價值提出了問題。康德和西奇威克認為,它在表述上是不確切的。不能作為指導行為的規則,因其太形式化和太一般化,因而既能被運用於道德的也可被運用於邪惡的環境。有許多相反的例證存在,說明它作為道德原則是不適當的。為了應付這種批評,另外一些道德家力圖將它重新表述,但沒有一種取代性表述被普遍接受。現在一般認為,金規必須與其他行為原則一起使用。另外的主要問題是,這個規則的實質是什麼,有些人相信,它通過一種角色轉化的檢驗來教人什麼是公正,其他人則把它看作是一種自主性原則,即參照他人的行為來判斷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