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雀舌茶

野雀舌茶,一種綠茶類。自明未至清未年間就有生產,乾隆飲後譽為“江南佳茗”。

野雀舌概述

銅陵野雀舌茶簡稱野雀舌,為歷史名茶,屬綠茶類。乾隆飲後譽為“江南佳茗”。
野雀舌在明未至清未年間就有生產,民國十一年(1922年)記載:(安徽省六十縣產業調查表)野雀舌,產銅官山和東鄉、西鄉等山區。制茶方法:以生葉用火烘焙,茶葉質量:質濃而味清香,惟所產甚少,年產百擔,每擔百元,銷售蕪湖順安。┉┉但以後野雀舌工藝失傳“。

發展

1987年高級農藝師解子桂女士創意策劃了名優茶開發項目,提出新的制茶工藝設計,對歷史名茶野雀舌進行恢復和研製。1992年2月28日市農經委邀請了省內外茶葉專家對開發名優茶的可行性進行了論證,1992年4月22日及1993年4月20日野雀舌樣二次送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示中心鑒評,認定為名茶評語:外形微扁、形似矛、嫩香、滋味鮮爽、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綠明亮。生化及衛生指標均達到國家規定標準。1993年松蘭茶也鑒評為名優綠茶。
野雀舌1997年註冊為五松山牌,1999年2月茶名又進行註冊,1999年在市農經的組織下,又邀請了省內外著名茶葉專家、市技術監督局、市科委、農委有關專家對五松山牌野雀舌Q/WSC-01-1999、松蘭Q/WSC-02-1999進行了審定;並由市技術監督局備案(QB328-1999、QB329-1999)。
野雀舌從1987年-1992年平均年產量331千克左右;1993-1998年,平均年產量穩定在450-500千克;一直未達到5000千克的歷史年產最高水平。松蘭茶1991年-1993年平均年產量918千克左右;1994-1998年,平均年產量穩定在15-20噸;2000年以後一直穩定在70-80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