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牡丹小光殼炱
野牡丹小光殼炱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菌落葉的兩面生,大多數葉面生,薄,不規則散生,蛛網狀或絲絨狀,黑色,圓形或邊緣不規則,直徑1.0-2.0mm。分布於中國、巴西、巴拉圭、巴拿馬、烏干達、牙買加、厄瓜多、古巴、蓋亞那、阿根廷、委內瑞拉、波多黎各、宏都拉斯、美國、玻利維亞、菲律賓、獅子山。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野牡丹小光殼炱,菌落葉的兩面生,大多數葉面生,薄,不規則散生,蛛網狀或絲絨狀,黑色,圓形或邊緣不規則,直徑1.0-2.0mm。菌絲體相互交結在一起,形成疏或密的網狀菌絲層;菌絲通常波浪狀彎曲,銳角對生分枝或不規則分枝,褐色,有隔膜,通常由長19.0-40.0μm和寬5.0-6.7μm的菌絲細胞組成;頭狀附著器互生或單側生,向前伸展,直或彎曲,長15.0-26.0μm;柄細胞楔形至圓柱形,直或微彎,長3.0-11.0μm;頂細胞近球形至卵圓形,全緣,較少呈輕微圓角狀或淺裂,10.0-18.O×7.2-13.0μm;瓶狀附屬枝與頭狀附著器混生,互生或對生,瓶狀,也有錐狀,多少長頸,16.0-30.0×6.5-9.0μm。沒有菌絲剛毛。子囊殼常位於菌落中央,稀疏散生至近聚生,黑色,球形,直徑達280.0μm;表面細胞圓錐狀,高12.0-23.0μm,基部寬15.0-25.0μm。子囊孢子矩圓形,少數近橢圓形,兩端鈍圓,有4個隔膜,在隔膜處明顯縊縮,棕色,31.O-40.0×12.0-18.3μm。中國分布
野牡丹MelastomacandidumD.Don.:廣東博羅(30359),鼎湖山(32015,32016,32017,HMAS50092)。世界分布
中國、巴西、巴拉圭、巴拿馬、烏干達、牙買加、厄瓜多、古巴、蓋亞那、阿根廷、委內瑞拉、波多黎各、宏都拉斯、美國、玻利維亞、菲律賓、獅子山。模式產地
巴西討論
迄今為止,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上的小光殼怠只有本種Asteridiellamelastomatacearum(Speg.)Hansf.和短距小光殼炱Asteridiellabrachycera(Syd.)Hansf.(1956)。前者分布於近20個不同國家或地區的7個不同屬的植物上,後者寄生在哥斯大黎加的Conostegialancealata植物上;它們的主要不同是:後者的頭狀附著器不規則彎曲,長17.0-40.0μm;柄細胞常扭曲,5.0-25.0×5.0-8.0μm;頂細胞近球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圓角形,9.0-20.0×9.0-16.0μm;子囊孢子橢圓形或近紡錘形、側彎,4個隔膜,較大,38.0-45.0×15.0-18.0×15.0μm。盤點真菌小煤炱目(二)
真菌(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種屬很多,已報導的屬達1萬以上,種超過10萬個。其營養體除少數低等類型為單細胞外,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本期為第二期盤點小煤炱目真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