醃茶

一種作茶食用的茶,又名菜茶。醃茶色黃綠勻潤、略有清香、微酸,無苦澀味和其它異雜味。食用時切碎,加佐料辣椒油、生薑、鹽、醋等調作涼拌菜。製作方法是在高燥處選紅壤、黃紅壤土質地方,挖直徑60cm、深50-60cm左右的圓形土窖,窖底與窖壁拍築緊實,圍襯襯墊數層洗淨涼乾的新鮮芭蕉葉片,割取當年生肥嫩的春茶或夏茶嫩梢,一芽五、六葉,七八葉不論,長約30-40cm。放入沸水中燙煮(或用籠蒸)數分鐘,去除苦澀味。撈起後置入清潔簸箕中晾去部分水分,將茶葉理順後放入土窖,有時撒上少量食鹽,上面再蓋上芭蕉葉,以防止茶葉沾附泥土,再覆蓋土層,略高出地平面,防止雨水等滲漏入窖。窖醃三個月左右,即可開窖食用。

居住在雲南省德宏地區的景頗族德昂族等兄弟民族,至今仍保持著一種以茶作菜的食茶方法。
醃茶一般在雨季進行,所用的茶葉是不經加工的鮮葉。製作時,姑娘們首先將從茶樹上採回的鮮葉,用清水洗淨,瀝去鮮葉表面的附著水後待用。
醃茶時,先用竹篇將鮮葉攤晾,失去少許水分,而後稍加搓揉,再加上辣椒、食鹽適量拌勻,放入罐或竹筒內,層層用木棒舂緊,將罐(筒)口蓋緊,或用竹葉塞緊。靜置二、三個月,至茶葉色澤開始轉黃,就算將茶醃好。
醃好的茶從罐內取出晾乾,然後裝入瓦罐,隨食隨取。講究一點的,食用時還可拌些香油,也有加蒜泥或其他佐料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