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墓概況
鄭和墓踞於小山坡上,墓丘隆起不甚明顯,當地民眾稱它為鄭和墓“馬回回墓”。墳墓兩翼有石砌墳壙,半徑約200米,東西間距約百米,從墳壙的廣袤上即可窺見鄭墓的規制。原來距鄭墓約50米處有一巨型碑座,這可以說是鄭墓僅存的地面遺物,於1982年夏被人砸毀。鄭家村
墓園附近周圍原分布有鄭家的守墳田,西南邊有一村落,名鄭家村,這裡的人大都姓鄭,據說他們的先輩原不姓鄭,都是鄭家的守墳戶(俗稱“墳親家”),後來都改姓鄭了。明、清以來他們和居住在南京的鄭和後裔均有來往,鄭和後裔也經常來此上墳。據年過八旬的鄭和第十八世孫鄭流洪先生介紹,鄭和後裔十代以後的輩份是由四句話編排下來的,五言一句,共二十個班輩,其排列是:“太尚存忠孝,季厚流自寬,繁衍更萬代,家道泰而昌”。族中最小的字輩已到了“寬”字輩。他還反映自明、清以來,鄭和在寧後裔經常相沿來此上墳,他很小就跟長輩來過,至今鄭和在南京的後裔有400多人,老一輩的人不少在解放前都來此祭掃過。據說鄭家後裔在雲南晉寧還有一支,也有三、四百人,那是鄭和之兄馬文銘的後裔。鄭家後裔中分為兩個姓,南京的姓鄭,而雲南的則姓馬。鄭和本姓馬,因在“靖難之役”中有功於明成祖朱棣,且在河北大興縣鄭村壩一役中,救過燕王朱棣,遂賜姓鄭。鄭和墓研究
1983年雲南省人民政府參事李士厚先生及在寧鄭和後裔中年鄭和墓歲較長者數十人,相約瞻仰了鄭和墓,在現場察看中,各人都回憶了對鄭和墓的印象,為以後重修鄭和墓提供了許多寶貴意見。就以墓冢而言,原來是按漢俗,堆成饅頭形,後裔們強調要按回民風俗,建成長方形,根據這一意見,又參考了揚州元代回民布哈丁墓形狀重新修復。1985年是鄭和下西洋580周年紀念,在南京召開了全國鄭和學術討論會,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學者三百餘人與鄭和後裔,共同瞻仰了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墓,盛況空前。後裔中的鄭流安先生又提供了不少與鄭和墓有關的各種情況,據他介紹,鄭和墓前還有兩座墳,東邊的是隨鄭和下西洋的侍衛“赫大人”,名叫“海扎兒”,回民。因他長久生活在海上,臉膛較黑,人們又稱其為“黑大人”。西邊還有一座荒冢(早已被人挖掘),據說埋葬的是鄭家未出閣的姑太太。 關於鄭和歿年葬地,史籍所載頗有出入,史學界也意見不一,歧見頗多。對於葬地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一說歿於南洋,即印度南部古里國,葬在爪哇三寶洞;一說歿於半道,葬於海上;也有人認為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於1435年回到南京,同年在南京逝世,葬牛首山。西人伯希和《鄭和下西洋考》一書說:“鄭和墓在南京。”這是根據清同治《上兀、江寧兩縣誌》之說而來的。該志卷三稱:“牛首山有鄭墓,永樂中命下西洋,宣德初復命,卒於古里,賜葬山麓。”現在牛首山麓的鄭和墓應是鄭和墓地無疑,但究竟系衣冠冢還是真體,又有兩種不同意見,其後裔認為是衣冠冢,他們說根據祖輩相傳,鄭和死後只帶回來髮辮和靴子等。但當代著名史學家吳晗、朱偰、束世徵則認為,鄭和最後一次航行結束時是1435年,圓滿地完成了七次下西洋的重任,回到了南京,由於國內政治風雲變幻,鬱郁不得志,於同年病死於南京,葬牛首山麓,因此認為這裡葬的是真體。鄭和墓解釋
關於鄭和墓,原來還有一種說法,有人認為鄭和墓葬於牛鄭和墓首山東北麓楊家墳高家庫,因為那裡有一座牌坊,上面鐫刻有“鄭太監之神道”六個字,便斷定為鄭和墓,這一說法曾經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文革”期間,當地少數人糾集盜掘了這座墓,經政府部門干預後,於1974年由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考古工作人員進行了清理,出土了墓誌一方,原來是“鄭強之墓”,鄭強是明朝弘治時期(1488—1505年)南京司禮監太監、南京守備,比鄭和晚50年。另外,原來還有鄭和墓在爪哇三寶洞的說法也得到了進一步澄清。據《南洋旅行記》一書記載:“爪哇三寶洞不是鄭和歸天處,洞旁確有一墓,乃明王景弘之墓。”王景弘也稱“王三保”,當時鄭和、王景弘同游南洋,王景弘是鄭和的副手,卒於此,說是鄭和墓純屬誤傳。鄭和簡介
鄭和(1371-1433年)原姓馬,名和,字三寶,出生在雲南省昆陽州人(今晉寧縣寶山鄉和代村),一個世代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家庭。鄭和的父親和他的爺爺都叫馬哈只,有這鄭和墓個名字就表示他們兩個都曾到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朝覲。公元1381年朱元璋為了消滅盤踞雲南的元朝殘餘勢力,派手下大將傅友德、藍玉等率30萬大軍,發起統一雲南的戰爭。在戰亂中,年僅11歲的鄭和被明軍俘虜,被閹割,因其機靈,被挑選送到北京的燕王府服役,從此追隨雄心勃勃的燕王朱棣身邊,在朝夕相處當中逐漸得到朱棣的信任。尤其是公元1399—公元1402年,朱棣為和他的侄子建文帝爭奪皇位,進行了“靖難之役”,鄭和立下功勞,幫助朱棣登上皇位。鄭和被提升為內官監太監。1404年,朱棣為表彰鄭和的功績,親筆賜姓“鄭”,從此更名鄭和,史稱“三寶太監”。之所以賜這個姓,是因為在叛亂初期,鄭和在北平城外一個叫鄭村壩的地方進行的戰役當中立有戰功。到了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任命鄭和擔任正使與寶船船隊的總指揮。這是中國第一次將如此重要的軍事指揮任賦予一名太監。為了表示對鄭和長期隨侍的信賴,成祖授予一些嵌印上寶璽的空白誥敕。有了它,鄭和就可以在海上代傳聖旨。鄭和下西洋的使命主要是實現和平,調解和緩和各國之間矛盾,維護海上交通安全,從而把中國的穩定與發展同周邊聯繫起來,試圖建立一個長期穩定的國際環境,提高明王朝的國際威望。同時也帶有一定的經濟目的,從中國主要輸出的是瓷器、絲綢、茶葉、漆器、金屬製品、銅錢等,而換回的主要是珠寶、香料、藥材、珍奇動物等。他從30多歲開始,前後28年獻身海洋,最後一次下西洋時,已經60歲了,為了中外文化交往和航海事業,他毅然率領船隊出使,這次他再沒有回來,病逝在印度的古里,享年62歲,永遠的長眠在他開闢的和平的道路上。鄭和墓爭議
當年命名就有爭議
鄭和七下西洋,創下轟轟烈烈的壯舉,但其死後埋在哪裡卻是個謎。1964年的《江寧文物簡志》中披露牛首山的一座墓葬應是鄭和墓。此墓坐落在一名為“回回山”的山坡上,旁邊有一個鄭家村,村中的一支鄭氏自稱其祖輩世代在此守看墓地。當地的人則說,這座墓與這一帶的羅志墓等明太監墓型制相同,可能是鄭和墓。1981年,有關部門對“回回山”明代古墓進行了勘察,不久,江寧縣文教局將這座古墓修繕一新,正式認定為“鄭和墓”,修繕後的“鄭和墓”上刻“明代偉大航海家鄭和之墓”字樣。墓下方有七層台階多組,象徵著鄭和七下西洋。 由於當年指認“回回山”古墓是鄭和墓主要依據村民的傳說和推測,也沒有發現證明此墓是鄭和墓的文物,因此學界起了爭議,不少學者認為這座“鄭和墓”不可信,至多只是鄭和衣冠冢。但是這樁學術公案沒定論,這座古墓就被匆匆冠以“鄭和墓”,此後多數出版物中都宣稱鄭和墓在江寧。歸葬南京不合常理
從常理上講,鄭和死後歸葬在江寧牛首山不合情理。鄭鄭和墓和1433年四月逝世於印度古里,船隊同年七月返回國內。這就是說,鄭和去世到船隊返國曆時3個多月,正是炎熱的季節,航線地處熱帶,鄭和死後又必須遵守伊斯蘭教規“裹身不棺”,鄭和的遺體顯然不可能保存好帶回國內安葬。 從文獻記載考慮,沒有一本明代的資料指出鄭和墓在牛首山。《明史》列傳的太監里,鄭和是第一位,但書中沒有鄭和葬於南京的記錄,《明實錄》中也不見記載。明代南京各種地方志中對所謂“江寧鄭和墓”也不著一字,《萬曆江寧縣誌》卷之四“祠宇志”、萬曆五年《牛首山志》等專志中找不到這方面的隻字片言。清同治年間的《上江兩縣誌》倒是說牛首山“有太監鄭和墓,永樂中命下西洋……卒於古里,賜葬山麓。”但這是清朝的文獻,並不可信。鄭和後裔認為是衣冠冢
據介紹,著名學者、鄭和研究界的絕對權威鄭鶴聲生前也不認為鄭和墓在江寧。1982年,鄭鶴聲在給南京鄭氏後裔的一封信中說:“欣悉南京牛首山發現鄭和墓,不勝驚喜。以鄭和身份、地位、其墓地建築,應甚宏偉。今據所攝照片,似與普通老百姓墳墓相同,似不合情理,不知有何徵象,足以證明為鄭和之墓。”著名學者李士厚則認為,牛首山鄭和墓中埋的其實是鄭和的髮辮和一雙靴子。 江蘇省鄭和研究會理事、鄭和的後裔鄭自海先生昨天告訴記者,牛首山的“鄭和墓”只是鄭和的衣冠冢,鄭和其實是埋在了海外。現在說鄭和埋在江寧牛首山被證明是不對的,有關部門早就該把這個謬誤改過來了。鄭和墓-說法
七下西洋的鄭和最終埋骨於何處,記者了解到,目前鄭和研究學界大部分學者認為鄭和葬在了海外,並非現在宣稱的南京牛首山。而“海外說”具體分來還有兩種看法。 一種看法認為,鄭和卒於印度古里,葬在了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三寶土龍。這是因為鄭和逝世後,船隊在運送鄭和遺體回國途中,擔心天氣炎熱,遺體不能長期保存,就葬在了路過的爪哇島的三寶土龍。現在當地還有三寶洞,供鄭和像,洞旁有三寶墩,相傳為鄭和墓。 另一說是“海葬說”。對此,南京的鄭和後裔曾經談及,回民的風俗,人死後三日要速葬,以白布裹身,深埋不附棺。如死海上,遺體不可能運回安葬,因此極有可能在海上水葬。當時有個叫“黑大人”的隨從,攜回鄭和的髮辮和靴子,賜葬牛首山,所以牛首山鄭和墓只是衣冠冢。鄭和墓-守墳人
守墳人600年如一日忠心看守
鄭和墓位於牛首山的正南方,它相對的正北處千餘米開外有一個只有十七戶人家的小村莊,村莊名叫“鄭家沖”,村里人都姓鄭。整個村子孤零零地與鄭和墓遙遙相望。這個村子裡的人稱牛首山為“回子山”,稱鄭和墓為“馬回回墓”。
我們都是鄭和隨從的後代,鄭和死後我們祖上就給他看墳,之後我們世世代代為他守墳,為此明朝皇帝特賜我們姓鄭,同時還賜給了我們一百畝良田,這些田地我們直到現在都還在耕種。” 今年60歲的鄭善福是鄭和墓公園的看門人,他的工作是賣門票,此外他還有一項重要任務是每天打掃墓地。“村裡的老人去世時都會給家中的後人留下遺言:‘逢年過節記得給馬三寶上墳’,這個遺言已經傳遞了600多年。”鄭善清老人鬚髮盡白,牙齒也幾乎脫落。今年77歲的他是鄭家沖的長房,在鄭家沖輩分最高。
鄭善清清楚記得他16歲那年,第一次給鄭和上墳時的情景:父親讓他規規矩矩地跪在了鄭和墓前,指著墳對鄭善清說:“你記住了,這是馬三寶的墳,從今往後你要像對待祖墳一樣看好它,不能讓它損失一草一木。”從此,鄭善清時不時就到鄭和墓周圍轉轉,防止村裡的耕牛啃壞了墓上的青草。
“每年清明,鄭家沖每家的戶主都會聚在鄭和墓前上香祭祀。” 鄭善福說,以前村中老的家譜在文化大革命時抄四舊給燒了,現在的家譜是後來整理的,上面位居首位的就是鄭和。
每年清明、冬至祭祀的時候家譜都會掛出來,家譜大約3.5米長,6米寬白布做成,用毛筆書寫。祭祀完了,每家拿回家輪流掛大堂高處三天后收起來,放置家中保存一年。
鄭和墓險遭劫難是在1951年。“那年,牛首山一帶流傳馬三寶墓里埋著小金人,這個說法一流傳開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差點給鄭和墓帶來了滅頂之災。”
附近的村民扛著鋤頭準備上山扒墳挖小金人,聽到這個訊息,鄭善清的父親急了,他趕緊衝上山用身體護住墓地,他向村民解釋這是自家的祖墳,沒有什麼小金人,他當時聲嘶力竭地喊道:“偷墳掘墓有罪,扒不得啊。”“就這樣,憑著我父親在這一帶的威信,最終保住了鄭和墓。”
鄭和墓里到底埋葬了什麼,當地流傳著兩種說法,一說就是鄭和的真體,另一說是鄭和的辮子。“但不管裡面到底埋了什麼,它都是祖訓傳下來要祭守下去的。”
鄭和墓-中國回族穆斯林航海家鄭和之墓
在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谷里鄉周昉村牛首山南麓。因鄭和之父名馬哈麻,人稱馬哈只,當地人以為鄭和原姓馬,故稱為“馬回回墓”。墓冢所在之山,亦稱為“回回山”。墓壙呈長方形,南北走向,長約150米,東西寬約60米,墓頂高約8米。1985年為紀念鄭和首航580周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撥款重修,建亭立碑。新建的鄭和墓可拾級而上,頂部有青石所制塔式墓蓋,鐫有阿拉伯文“泰斯米葉”。墓後腦牆上鑲有大理石,上刻“明鄭和墓”4個噴金大字。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國內各族民眾及國外旅遊人士前往觀光瞻仰者絡繹不絕。
鄭和墓—南京旅遊景點
位於牛首山南麓,南北長300米,東西寬60米,高約8米。墓按伊斯蘭風格修建,整個墓形是“回”字形,墓前台階有四組7層28級,寓意鄭和七次下西洋,歷時28年,遍訪40多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