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價值

鄉愁價值

鄉愁價值,鄉愁,《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懷念家鄉的憂傷心情”。鄉愁是人們的根,是感恩故土的依戀。無論何時何地,無論貧富貴賤,只要魂牽夢繞於故土,心中駐留鄉情鄉音,就有鄉愁的情結所在。鄉愁就是家國情懷,就是精神歸屬,讓心底的鄉愁細細品味幸福的價值。

概述

鄉愁價值鄉愁價值
鄉愁喚起的不僅是當代人兒時的記憶,更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尋根之思。但在浩浩蕩蕩的現代化大潮中,我們不斷逃離凋敝的鄉村,幾近迷失在現代性的“燈紅酒綠”中。顯然,在現代人的價值判斷中,鄉村是原始的落後的甚至愚昧的,早已不再令人神往。在現代化背景下,“鄉愁”成了一個令人唏噓的字眼,不斷掩飾著鄉村真實的困頓。因而,“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就不僅是一種文化傳統的價值傳承,更是一種現代人的心靈叩問。如何使鄉愁成為支撐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價值源泉,成為中華民族崛起的價值原點,在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增強做中國人的底氣,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說到底,鄉愁有根有靈魂,是記憶中家鄉那淡遠的山、清澈的河、年味的風俗、啟蒙的儀式,抑或家鄉的一棵樹、一口井,甚至就是傳承久遠的家譜家風或者美食的飄香,它是中華文化的根脈。

體現

現代化背景中展開的鄉愁應當是傳統村落優美和諧的自然環境、布局合理的人文景觀、豐富多彩的民風民俗、獨具特色的鄉土之物、深沉豐厚的文化積澱、傳統村落的歷史發展脈絡、傳承千百年的村規民約、家風祖訓,以及那些體現著敬畏之心的講信修睦、天道酬勤、寧靜致遠、積善成德、遠親不如近鄰、自尊自強、節義立家、誠信贏天下、以和為貴、同舟共濟、仁義興家、心懷感恩、讀可修身、立德樹人、無信不立、行善至樂、書聲振家聲等等生長於斯的本土本鄉的綿延不絕的故事,它在價值上張揚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民族精神,是農耕文明積澱下來的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中華文化的基因,是今天現代文明的滋養和補充,甚至是文化價值再造的原點。

傳承

在代代傳唱的故事中,鄉愁是飛檐翹角的古建、潺潺流水的浣洗、裊裊炊煙的農家、悠悠小巷的青石板,一切似乎那么遙遠。在多元文化的激盪中,鄉愁不僅是一種個人的情緒,也不僅是一代人的共同情結,同時還蘊藏著無比豐富的文化基因。那些淡遠的鄉土文化就隱藏在鄉村家家戶戶的楹聯上,隱藏在村民代代相傳的故事中。每一個村落和村落中的故事所表現出的淋漓盡致的傳統,和這種傳統所體現的人文價值追求,都讓人動容。在信息泛濫、娛樂煽情的當下,“感動”是一種稀缺資源,它擊中的是人的心田和日漸荒疏的精神家園。因而,鄉愁就是生長在血脈里、難以被割裂的文化根脈,是中華民族堅守了幾千年的誠信、勤儉、向善、感恩……。

價值

鄉愁價值鄉愁價值
對鄉愁詩意的回望,讓我們理解諸如晉商成功不全在經營里,徽商成功不全在謀略里,他們的成功說到底是做人的成功。鄉村舞台上年年上演的老劇目,戲裡戲外訴說的都是人的故事—信守承諾、善待家人和鄉鄰、忠勇傳家等等。其實,他們傳的是人心,而人心就是最大的價值,正是人心支撐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只有在返回傳統中我們才覺得自己是中國人。記住了鄉愁,就知道了我們是誰,我們將向哪裡去,鄉愁在根本上詮釋著何謂中國和中國人,是當今時代實現文化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轉化的價值之源。鄉愁所弘揚的價值,在人文教化上是成人之德、成人之禮,它訴求的是做事先做人、成事先成人,做人是根本。以德成人、積善成德,只有良好的品德才能成人,在耳濡目染中完成立人的根本。

作為中華文化價值再生的原點,在城鄉一體化發展中,我們看到了鄉村文化再生的希望,看到了中華民族文化根脈的延續。鄉愁是中華文化的根脈,根就在那源源不斷的血脈中,在那土地所散發的氣息與芳香中,在那屋上炊煙、塒里雞鳴中,就在我們的心中。根不斷,中華民族就會屹立於世界東方。記住鄉愁,就是記住文化之根,記住屬於心靈的家園。鄉愁會讓我們安心,它能安頓現代人日益焦慮的心靈,它是為民族鑄魂的文化根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