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鎮

鄄城鎮

鄄城鎮位於北緯35°34′,東經115°31′。北臨黃河,西近中原油田,總面積70.6平方公里,是鄄城縣委、縣政府所在地。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鄄城鎮在1926年以前稱崇興里,1927年改屬崇興區,1931年劃為一區,1949年劃為九區,1957年改為城關鄉,1958年改為城關人民公社,1981年改為城關鎮,1985年9月改為鄄城鎮至今。

經濟狀況

鄄城鎮高粱
鄄城鎮地處黃河沖積平原,耕地面積4200公頃,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是地熱資源集中區。適合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穀子、高粱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蔬菜、棉花、大豆、花生、藥材等。全鎮植被面積3570公頃,覆蓋率85%。全鎮轄42個行政村(居),總人口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5.1‰。2000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為2.01億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200萬元。近年來,鄄城鎮民營經濟發展迅速,先後興建了鄄城永興儀器廠、美征原紙廠、優美發製品廠、鄄城縣腳踏車配件工業公司、鄄城縣王震木材工藝製品廠、鄄城縣興達綜合加工廠、泉河水泥廠等。鎮直屬企業1個,即菏澤廣廈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這些大中型工業企業促進了鄄城鎮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商飲食服務業等項經濟的發展。強鎮由來鄄城鎮是縣委、縣政府駐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鎮獲得的榮譽稱號主要有:山東省首屆百鄉百鎮雙文明建設明星鄉鎮、國防教育先進單位、菏澤地區經濟強鎮、菏澤地區小康村建設先進單位、菏澤地區文明單位、菏澤地區發展鄉鎮企業先進鄉鎮、菏澤地區發展鄉鎮企業明星鄉鎮、菏澤地區黨建工作先進單位、菏澤地區土地管理先進單位、菏澤地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鄄城縣六好鄉鎮黨委、鄄城縣農村綜合工作先進單位、鄄城縣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鄄城縣信訪工作先進單位、鄄城縣紀檢監察工作先進集體、鄄城縣礦管工作先進單位等。

產業發展

鄄城鎮鄄城鎮
第一產業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民生產積極性有了很大提高,並實行科學種田,對境內333.3公頃鹽鹼地進行改造,獲得較好收益。同時大搞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旱能澆、澇能排的穩產、高產田,糧食畝產連年大幅度增長。至2000年,糧食畝產突破353公斤,總產達2234萬公斤。該鎮大力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努力向農業產業化進軍。蔬菜種植面積1333.4公頃,大小拱棚1000個,主要種植菠菜、黃瓜西紅柿、芹菜、蘿蔔、辣椒、茄子等10餘種蔬菜。由於加大了科技投入,蔬菜品種已逐步向稀、特、名、優轉變。建立大型肉割冷藏廠一處,帶動了全鎮畜牧業的發展,使之成為該鎮的又一大支柱產業。目前,全鎮發展畜牧業小區2個,生豬存欄量近3.4萬頭,雞46.7萬餘只,兔5390隻,牛1837頭。該鎮重視植樹造林,保護生態環境,平原林網及四旁植楊柳樹700餘萬株,既綠化了環境,又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2000年底,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2.15億元,其中種植業1.25億元,畜牧業8000萬元,林業1000萬元。

第二產業解放前,僅有零星手工作坊,以酒坊、磚瓦窯、鐵器製造為主。1958年,先後建起管子廠、拖拉機站等小型企業。1964年,成立鄄城鎮建築公司(後為菏澤廣廈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1970年後,又辦起木器廠、被服廠、窯廠、林廠、化工廠等企業。1985年,經濟體制改革,社隊企業改為鄉鎮企業,形成鎮、村、聯戶等多種形式辦企業。90年代後,該鎮工業開始由分散型向集約化、規模化發展,逐步形成了以建築安裝為龍頭,以人發加工、造紙、儀表製造、食品加工為骨幹,多業並進、協調發展的工業格局。1996年,該鎮開發建設鄄城鎮工業園,為菏澤市10個重點開發區之一。目前,園內企業已發展到24家,其中,美征原紙廠生產的“美征”牌油氈紙榮獲晉、冀、魯、豫金獎;永興儀器廠生產的“永興”牌系列儀器先後榮獲“第五屆亞太國際貿易博覽會”銀獎、國家科技金獎。

鄄城鎮鄄城鎮
第三產業建國前,境內商業、飲食業、服務業、錢莊等店號比較多。建國初,區政府發動民眾入股辦起供銷合作社,集體商業日益壯大。1953年,對私營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至1956年私營商業大多數納入合作化軌道。1978年以後,個體私營商業、飲食業、服務業日趨繁榮,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第三產業發展更快。90年代,個體私營經濟步入快車道,國營、集體商業服務網點大多實行集體承包或個人承包,從事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的人越來越多。近年來,鎮政府出台了優惠政策,先後建起興達農貿市場、孫臏商業城、羅莊服裝市場、建築裝飾材料城、蔬菜與乾鮮果品批發市場及占地40公頃的企業園一處。同時,積極配合縣政府搞城市開發,對鄄二路、鄄五路、人民路、建設路進行了改造,吸引更多的商戶來此經商。至2000年底,全鎮個體工商戶達到1159戶,私營企業224家,個體運輸戶354家。

特色產業鄄城鎮每年種植蔬菜1667公頃,其中菠菜近666.7公頃,成為鄄城鎮農業生產的特色。該鎮生產的菠菜,葉大肥厚,質優價廉,遠銷濟南、臨沂、日照、青島、連雲港、上海、浙江等地。鄄城鎮的又一特色產業是小尾寒羊、魯西黃牛飼養。其生產的小尾寒羊、魯西黃牛全國聞名。

社會事業發展

鄄城鎮戲曲彈唱
1907年,創辦鄄城鎮一完小,當年招收預科生30名。建國後,教育事業迅猛發展,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展開。1950年,各村相繼成立掃盲夜校及識字班,文化知識開始在人民民眾中迅速普及。經過10餘年的努力,全鎮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1986年,經省、地驗收,全鎮完成了掃盲任務。90年代以來,全鎮範圍內共建起定點完小18處,中學6處,在校學生2.5萬餘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8%,先後向國家輸送大、中專畢業生2350名。1999年,經國家驗收順利達到“普九”目標。2000年,全鎮共有科技人員600名,獲高、中級以上職稱的210人。永興儀表廠研製的“永興”牌系列儀器,曾榮獲國家科技金獎。

鄄城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諸如琴棋書畫、戲曲彈唱、民間歌舞鬥雞、抵羊等藝術精品代代相傳,不斷創新。建國後,民眾文化生活更加活躍和繁榮,圖書閱覽室、有線電視等已相當普及,城區各村居相繼建立了電教中心。建國前,境內醫療條件較差。建國後,醫療條件逐步得到改善。60年代末,各村成立了衛生室,配赤腳醫生,實行合作醫療制度。80年代以後,南街居委會、東街居委會相繼成立衛生院。經過近20年的發展,目前,2個村辦衛生院都發展成為大型綜合性醫院,日益贏得城鄉居民的信賴。60年代後成立的城關公社衛生院(後為鄄城縣第二人民醫院),1999年經省衛生廳審批為“一級甲等醫院”,先後榮獲“消費者信得過單位”“愛嬰醫院”等市級以上榮譽稱號10餘項。

鄄城鎮鄄城鎮
境內體育、文化、娛樂活動豐富,有電影院、劇院、體育場、文化活動中心等。鄄城鎮傳統武術遠源流長,武壇群英輩出,多次參加各級武術比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人民生活建國前,廣大民眾過著半飢半飽的生活,年均糧食不足100公斤,經濟收入幾十塊錢。建國後,隨著經濟的恢復發展,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70年代,農村以玉米、地瓜為主糧,80年代以小麥麵粉為主食,90年代向營養型發展,麵食加雞、魚、肉、蛋。穿著方面,70年代穿青、黑、藍單調衣服,如今穿著顏色多彩,樣式新穎。80年代以後,民眾的居住條件不斷提高,農村住戶以磚石、水泥結構為主,南街村為全縣的標準新村。全鎮湧現出一批二層高檔小洋樓住戶,城鄉差別逐漸縮小。全鎮人均住房面積17.5平方米,電話裝機總量7100餘部,行動電話1500餘部,閉路電視普及率60%。80年代普及腳踏車,90年代機車、機動三輪、公車逐步成為代步工具。由於機械化、電器化的實現,農民勞動強度大大降低,民眾有充足的時間娛樂。全鎮有敬老院2處。200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鎮黨委、政府加大了鎮村建設的力度,把城鎮建設納入了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詳細規劃覆蓋率達90%以上。按總體規劃合理確定人口和用地規模,統籌安排工業、商業、居住、文化、市政和環境保護等各項建設,先後修建了鄄六路、肖寧街等道路,並配合縣政府完成了人民路、鄄三路改造,新建樓房100餘幢。同時加強了城建工作的領導,明確專人負責,規範裝卸市場,加大城區衛生治理力度,最佳化了城鎮投資環境。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1958年,全鎮有共產黨員446名;至2000年底,中共黨員總數達到1186人。1997年4月,全鎮推行了“一推雙考”,把一批文化素質高、政治能力強的中青幹部充實到了村“兩委”,增強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1999年,鄄城鎮黨委被評為全縣“六好黨委”,並連續3年被評為鄄城縣精神文明的先進單位。
基層政權建設1931年,成立一區。1949年劃為九區。1957年成為城關鄉。1958年,成立城關人民公社。1968年成立革命委員會。1981年成立城關鎮。1985年9月成為鄄城鎮至今。中共領導下的民眾組織先後建起了鄄城鎮婦女聯合會、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鄄城鎮委員會、鄄城鎮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鄄城鎮計畫生育協會。

地方名人

鄄城鎮吳隱之

吳隱之(?~?)字處默,東晉鄄城縣人,官至度支尚書。晉安帝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出任廣州刺吏。任期內奉儉約,為一代廉吏。

孫臏 孫臏(?-前316年),其本名孫伯靈(山東孫氏族譜可查),是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漢族,山東鄄城人。生於戰國時期的齊國阿鄄之間(今山東省的陽穀縣阿城鎮,鄄城縣北一帶)。

張詠(?~?)字復之,鄄城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官至吏部侍郎轉運使。卒年71歲,贈左僕射,謚忠定,著有《乖崖集》十卷。

王元感(?~?)唐,鄄城人,擢(zhuó)明經高第,年雖老,益好學,所撰書,斗繆《春秋》,振滯禮繩,凡數十百篇。魏知古見其書,嘆曰:“五經指南也。”徐堅、劉知幾、張思敬惜其異聞每為助理疏薦之,遂下詔褒美,拜太子司儀郎兼崇賢館學士。

王鳳來(1912~1942)又名王儀卿,鄄城鎮棗寨人,鄄城民族工商業四大先驅之一,“四聚公”掌柜王自書之次子。儀卿少年勤奮好學,後入北京大學預科,時日軍侵華,儀卿憤然嘆曰:“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國亡,我身何存?”1935年春,自費東渡,1937年夏學成日語回國,即到延安參加革命並加入中國共產黨,隨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39年分配到前方抗日根據地,1940年秋到綏北大青山根據地,任敵工科長,黨組織命其潛入敵內,為我軍蒐集情報(組織規定只能聽,不能講日語,不然會暴露身份)。兩年余,他匯集很多情報送往我軍。1942年,不知何因,暴露身份,突遭敵人逮捕,後壯烈犧牲。

王克儉(1860~1925)字美德,鄄城西街人。幼家貧,先攻讀,繼學醫,擅用經方。著有《難經析疑》《本草心悟》。

張方(1911~1981)鄄城鎮張殿莊人。1937年參加革命工作,194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范築先十三支隊青年團團長、冀魯豫軍區第二分區副司令員、冀魯豫邊區第二專署副專員、冀魯豫黃委會副主任。解放後歷任平原黃河河務局局長、河南省黃河河務局局長、河南省農委副主任等職。

陳存福(?~1985)鄄城鎮陳莊人。1984年12月入伍,1985年7月,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光榮犧牲,被評為一等功臣。

王宛平1937年出生,女,中共黨員,中師畢業,現任鄄城縣一完小教師。1980年以來,連續11年被評為地、縣模範教師和模範共產黨員,1983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1984年榮獲省第一屆“園丁獎”,1987年被評為全國中國小先進德育工作者,1990年被評為省優秀教育世家,並當選為省六屆政協委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