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二王廟前的安瀾橋是我國著名的五大古橋之一,橫跨在內江和外江的分水處,是一座名播中外的古索橋。最早稱繩橋或竹滕橋,這與它的材料有關。到了宋代,改稱“評事橋”。
歷史
明朝末年毀於戰火。清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何先德夫婦倡議修建竹索橋,以木板面,旁設扶欄,兩岸行人可以安渡狂瀾,故更名“安瀾橋”;民間為紀念何氏夫婦,又稱之為“夫妻橋”,何先生修的橋因無欄桿所以一人摔下水摔死,被官員處死,妻子為了為丈夫雪冤想盡辦法修了欄桿。全長約500米,在魚嘴處建立外江水閘,把橋下移100多米,將竹索改為鋼索,乘托纜索的木樁橋墩改為鋼筋混凝土樁,橋身也縮為240米。遠看如飛虹掛空,又像漁人曬網,形式十分别致。漫步橋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來,東望灌渠縱橫,都江堰工程的概貌及其作用,更是一目了然。 但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李冰“能笮”。《水經注.江水》載“涪江有笮橋”,證明至少安瀾橋的修建,不會晚於修築都江堰的年代。“笮”意為竹索,這是川西古代索橋的主要建築材料,故安瀾索橋又被稱為竹橋、繩橋、竹藤橋等。
安瀾索橋:始建於宋代以前,明末毀於戰火。索橋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纜橫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現在的橋,下移100多米,將竹改為鋼,承托纜索的木樁橋墩改為混凝土樁。坐落於都江堰首魚嘴上,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樑,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
岷江滔滔惡浪,沒有修建索橋前,民謠有“走遍天下路,難過岷江渡”之說。
清嘉慶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餘人葬身魚腹。如此慘狀,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婦坐臥不安,他倆察看地形,翻閱建橋史料,請教當地水、木工人,報經官府,遊說八方募集資金,清嘉慶九年五月帶領四鄉百姓動工建橋。橋尚未完工時,兩個樵夫不顧勸阻,頂風過橋,落水喪生。渡口“把頭”買通官府,誣以草菅人命之罪。何先德先生含恨九泉。(還有一種說法是橋上沒有欄桿,有人掉下去了,痛恨何的官府將其逮捕處死。)何妻強壓悲憤,繼承夫志,完成了索橋的修建。橋上橫鋪木板,竹纜為欄,行走平安,故名“安欄橋”,後改安瀾橋,取不畏波瀾,安然過江之意。人們為感激何先德夫妻的功德,又稱“夫妻橋”。
巴金 索橋的故事
四川灌縣二王廟山腳有一座索橋,叫做“安瀾橋”。橋身有一里光景長,是用粗的竹索挽成的,竹索上面鋪著一塊一塊的木板,木板鋪得不整齊,中間還露縫。木板不寬,也不長,三個人並排走在上面,就不大方便。有的板上有洞,有的木板斷折。人走在橋上,看得見木板下面岷江的綠水,也看得見橋下的砂石。冬天水少,橋顯得更高,要是人在橋上走,眼睛只顧穿過縫隙望下面,就會看得頭暈眼花。幸好橋兩旁有竹索編的欄桿,即使人失了腳,也不會落到水裡去。索橋並沒有橋墩,高高的竹架代替了他們。架子比欄桿還高,還有一個頂蓋,在豎立架子的地方,橋身就像小山坡似的高起來,過了頂蓋下面,橋身又往下斜,然後再向第二個頂蓋升上去。
凡是到都江堰參觀的人都要來看看索橋。那天我從山上二王廟下來,在索橋上來回走了兩次。橋身微微地擺動,我往前走,橋也好象在往前走。一個鄉下人挑著擔子迎面走來,橋一下子動得厲害了。我走過他身邊,加快腳步往高處去。忽然起了一陣笑聲,兩個小孩從高處跑下來,橋接著大大動了一會兒。我連忙走上高處,又繼續往下走。我剛走了—半路程,就停下來,站在欄桿前埋頭看下面。我的眼光正落在“分水魚嘴”上。我起初看不出來這個光滑的、魚嘴般的“石頭”是什麼東西,後來才知道它是把岷江分為內外兩條江的工程。這個“魚嘴”在都江堰的前端,都江堰便是兩千兩百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築的一條大堤。二王廟就是為了紀念李冰和他的兒子二郎修建的。
我看看“魚嘴”,看看“魚嘴”兩旁數不清的砂石,我又往前走了。回來的時候,我把“魚嘴”再看了一陣。“魚嘴”依舊擺在那裡,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麼變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像看到了兩千兩百多年前人們的手和心。這個“石頭”是會說話的。那許多用手建造了這個“魚嘴”的人,雖然沒有留下名字,可是留下了他們的心。就在離這裡九公里的紫坪鋪,在將近一公里長的河谷的兩岸,上千的忙碌工作的年輕人,他們的心不是跟兩千兩百多年前那些人的心一樣的么?大的水電站就要在那裡動工修建了。
我走下了索橋,同來的友人剛看過山腳的一塊石碑。他告訴我,這索橋又叫做“何公何母橋”,是清朝初年一個姓何的教書先生設計修建的。那個時候人們沒法在這么寬的兩岸上修一座橋。何先生想出了造索橋的辦法。橋造成了,人們來來往往,感到便利。可是橋上沒有欄桿,在搖擺的木板上走起來,並不是十分安全的事,不多久就有人失腳從橋上摔下去,死了。不滿意何先生的官府把責任完全推到何先生的身上,將他逮捕處死。何先生的妻子決心要替丈夫雪冤,要實現丈夫的真正的願望,她想來想去,終於想出了辦法,用竹索在橋兩旁編上了欄桿,從此,危險的橋變成了安全的橋,使得三百年後的小孩也能夠在橋上跑來跑去,發出一陣陣的笑聲。
我不能說這個故事是千真萬確的,然而碑上的文字讓我們看見了那一對夫婦的心。我走下索橋,滿頭大汗,不用說,我走得疲乏了,我的腳也開始發熱。可是三百年前人們的心也給我帶來溫暖。那樣的心,那種想幫助多數人、想跟多數人的心貼近、為了多數人甚至犧牲自己的偉大的心是不會死的,不管經過百年千載,它都會發光,就像高爾基在一篇故事裡所描寫的“燃燒的心”那樣。勇士丹柯挖出自己的心拿在手上,心在燃燒、發光,給人們帶路。“何公何母”的心給每一個走過索橋的人添一些溫暖,甚至在三百年以後的寒冷的冬天,我站在橋頭還會揭下帽子當團扇來扇。
索橋的故事自然不止這么一點,都江堰也還有許多動人的故事。然而故事是講不完的,誰要是到都江堰走一趟,誰要是在索橋上站片刻,他一定會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