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公木故居

郭公木故居

郭公木故居,位於福建省壽寧縣斜灘古鎮境內,郭公木故居古色古香,屋頂翹角飛檐熠熠閃光;廳堂上方雕樑畫棟、門窗格扇飛禽走獸木雕栩栩如生;門楣、正廳古樸典雅;滿堂木刻、石雕、泥塑、彩繪,均造型逼真,工藝精湛。房內木柱立於磉石之上,以免受潮朽爛,使這些古建築歷經160餘年風雨仍保存完好,足見古人構建之考究。

郭公木故居

郭公木故居,位於福建省壽寧縣斜灘古鎮境內。座落於斜灘坂頭郭家祠堂上路巷的一幢建於清道光年間,有160年歷史,占地面積約1800平方米、五榴二進式帶兩側廂房、主體三層木質結構的古宅,即郭公木的出生地。宣統二年(1910),時任壽寧縣教諭、文林郎的上官華蓋為郭公木父親郭鴻翼祝壽並贈送“家學淵源”金匾。當年,郭氏大宅院的祝壽場面甚為隆重,後廳牆壁雕塑的大“壽”字,左右楹聯:“豹隱南山霧,鵬搏北海風”,和前門牆頭屋檐下“郭子儀五女拜壽”的精美彩繪,構成了一幅喜慶滿堂、蓬蓽生輝的景致。時隔一個世紀,至今這些彩雕字畫尚保存完好。

郭公木故居古色古香,屋頂翹角飛檐熠熠閃光;廳堂上方雕樑畫棟、門窗格扇飛禽走獸木雕栩栩如生;門楣、正廳古樸典雅;滿堂木刻、石雕、泥塑、彩繪,均造型逼真,工藝精湛。房內木柱立於磉石之上,以免受潮朽爛,使這些古建築歷經160餘年風雨仍保存完好,足見古人構建之考究。

郭公木簡介

郭公木 (1891--1969) ,又名夢然,字卓如,乳名以焯。早年就讀於福寧三中及省政法學校。1917年東渡日本,留學於早稻田大學法律專科,獲學士學位。回國後,先任福建政法學校教員,後任省立第三中學校長。1927年起,先後出任泰寧縣、龍巖縣縣長。1943年升任福建學院院長,為福建的文化、教育事業培育了大批人才。在此期間,他相繼當選為“國大”代表、中央立法委員及省“戡亂委員會”委員等職。1949年,他毅然拒絕去台灣任職。解放後,被聘為福建省文史館館員,對工作嘔心瀝血,在整理文史資料中,他著寫了《辛亥革命處理八旗官兵的經過及近代農民革命史稿》一書,長達十萬餘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