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姓

郟姓

郟(jiá ),姓氏,出自春秋時期的鄭國,以地名為氏。據《姓苑》載,鄭國有大夫郟張,因其祖上受封於郟地,故後代遂以封地作為自己的姓。 世代居住在武陵郡。

姓氏源流

郟(jiá)源出有三:

源流一

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後裔,以地名為氏。據《元和姓纂》的記載,周成王姬誦定鼎於郟蓐,於是他的子孫中有遷往這個地方居住的,於是改為郟姓。原來就居住於這個地方的人,也有的根據這個地名或這個事件來取姓的,也稱為郟姓。

源流二

出自春秋時期的鄭國,以地名為氏。據據《姓苑》載,鄭國有大夫叫做郟張的,因為他的祖上受封於郟這個地方,於是他的後代就以封地作為自己的姓。世代居住在武陵郡。

源流三

出自羋姓。羋姓為春秋時期楚國的王族。楚國有楚共王審,他的孫子叫做員,字敖,被立為王。後來敖被他的季父康王的弟弟公子圍殺害。公子圍自立為王,稱作靈王。敖在王位上只呆了四年。他被殺害以後葬在郟,稱為敖郟,他這一支的子孫就以郟作為自己的姓氏。

得姓始祖

郟張。據《姓苑》上的記載,出自郟大夫郟張,他的後代就以封邑為姓氏。望族居於武陵郡,就是現在的湖南省漵浦縣南部。郟氏後人尊郟張為郟姓的始祖。

遷徙分布

郟氏或是一個古老的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三百十七位門閥。郟氏家族主要有兩支來源,一支出現在西周初年,一支出現在春秋時代的初期,兩支都是“以地為氏”而得姓的。第一支郟氏,根據《元和姓纂》的記載,周成王定鼎於郟,定居在這個地方的人就以郟為姓氏,望族出自滎陽、武陵。郟氏發源地就在河南省開封附近,並覆蓋滎陽(即現在的河南省成皋)及湖南廣陵兩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後,該地變成了鄭國所屬的一個邑,稱為郟邑。第二支郟姓,根據《姓苑》上的記載,郟姓出了不少名人,像受學於鄭銓、博學而又多聞,精於經傳的大學者郟元鼎;著名的水利專家,撰有《吳門水利書》,曾於熙寧及元右年間兩度出任農丞的郟亶;為王安石所推重,繼承其父業,對水利有所發明的郟僑;清代的畫字郟掄逵等等,都是值得稱道。

今江蘇省的徐州市豐縣、張家港市,山東省的濟寧市、嘉祥縣,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旺角,上海市,內蒙古自治區,海南省的海口市,安徽省的蒙城縣,江西省的玉山縣等地,浙江省的台州市、溫嶺市均有郟氏族人分布。

歷史名人

郟敖

春秋時楚國王孫,被嗣立為王。因為他季父的公子圍掌管軍事,所以方便對他下毒手。就在圍出使鄭國的時候,郟敖生病了,圍在路上聽到這個訊息,覺得這個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於是很快回到了楚國。公子圍趁著入宮探望郟敖的病情的機會,殺死了郟敖。而且殺死了郟敖的兒子莫和平夏。在位四年的他被公子圍奪取了王位,死後葬在郟,稱為郟敖。

郟亶

字正夫(1038~1103),太倉人,北宋著名水利學家。郟亶出生於農家,作自幼酷愛讀書,識度不凡,嘉祐二年(1057年)考中進士,授予睦州(今浙江省淳安西南)團練,他沒有去上任。終日跋涉於野外,從事農田水利的考察和研究,深究古人治水之跡。熙寧三年(1070年),朝廷詔書天下,徵集理財省費,興利除弊的良策。此時,他已任廣東機宜文字,當即上書建議治理蘇州水田,提出治水主張,他認為,“天下之利莫大於水田、水田之美莫過於蘇州,但自唐以來,經營至今,始未見其利者,其失有六。今當去六失,行六得。”他總結了前人治水的經驗教訓,指出了以往治水中存在的六處失誤,並指出了治水必須“辨地形高下之殊,求古人蓄泄之跡等六得。後來他以提出了“治田利害大概”七條,為宰相王安石採納和賞識。為了更好地總結前人治水經驗,他還實地考查了太湖地區治水的歷史,考察了260多條河流,結合自己治水的親身體會和構想,撰寫了《吳門水利書》4卷。另還繪製了許多水利圖,為歷代治理太湖水利的重要依據。熙寧五年,郟亶任司農寺丞,提舉興修兩浙水利。熙寧六年,由於遭到朝廷保守勢力的反對而被罷免。回太倉後,他置個人榮辱於腦後,在住宅西面一塊名“大泗瀼”的水田中,開圩崖、溝澮場圃,實踐治水理論,獲得農業豐收。於是再次上書重申自己的主張,朝廷復任他為司農寺丞,另授江東轉運判官。元祐年間授太府寺丞,後卒於任上,其墓在太倉公園內。

郟亶的治水經驗和方法對歷朝歷代乃至今天仍有深遠的影響。

郟僑

宋代將仕郎,字子高,很有文才,被王安石所看重。

郟滂

唐朝時期的有名宦官。曾任六合縣宰,能詩,所到之處,都有題詠。

郟倫逵

清代時期的著名畫家,字蘭坡,號“鐵蘭道人”,江蘇常熟人。擅長於畫山水墨蘭,在當時名震一時。存世的作品集有《白雪山房集》。

近現代名人

郟尚喻

(1948~),山東嘉祥仲山鄉郟營村人。著名現代書畫家。縣政協委員,濟寧市書畫研究會會員、山東省南國畫院畫師。

郟捷

(1974年3月24日~):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即小鹿姐姐。曾主持cctv-少兒 《動畫城》、《動畫夢工場》、《銀河劇場》及cctv-8 《影視金曲》等。

郡望堂號

郡望

滎陽郡:秦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原陽市。西漢時期轄地在今河南省滎陽市東北部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分河南郡置郡,改治所至河南省滎陽縣,其時轄地今河南省黃河南部、滎陽縣至朱仙鎮一帶,包括今開封市、鄭州市在內的八縣。北魏時期移治到今滎陽縣。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改為成皋郡。隋、唐兩朝均為鄭州滎陽郡。

武陵郡:即湖南省常德市。常德歷史悠久,公元前三十萬年,常德地區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縣澧南鄉、張公廟鎮、津市市窯坡鄉、石門渫水下游一帶以及鼎城區灌溪鎮崗市等處有舊石器時代的遺蹟四十多處,經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錘、石球、尖狀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這些簡陋的原始工具採集果實,獵取野獸。秦昭襄王三十年(楚頃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秦國蜀郡太守張若“伐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東築程以守。常德有城,自此開始,迄今兩千二百餘年歷史。史稱武陵、朗州、鼎城,曾是七朝郡治、七朝軍府、七代藩封之地,轄區遠及湘西北、鄂西南、黔東北、桂東北地區,素有“西楚唇齒”、“黔川咽喉”之稱。秦朝時期,常德屬黔中郡,郡衙設臨沅縣。西漢高祖時取“止戈為武,高平為陵”之意,改黔中郡為武陵郡,隸屬荊州刺史部。東漢光武帝時期恢復武陵郡,漢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郡治從義陵(今湖南淑浦)又遷往臨沅縣。漢順帝陽嘉三年(公元134年),荊州刺史部移治於索縣(今湖南常德鼎城區斷港頭城址村)。三國時期,常德歸吳國管轄,仍名武陵郡,隸屬荊州。西晉,常德市分屬武陵、天門、南平三郡。唐朝時期,武陵、澧州隸屬江南西道。北宋,改朗州為鼎州,改澧州為澧陽軍州,均隸屬荊湖北路。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升鼎州團練為常德軍節度使。“常德”取孔穎達《詩經·大雅·常武疏》:“言命譴將帥,修戎兵戎,無所暴虐,民得就業,此事可常為法,是有常德也”,“常德”之名始於此。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鼎州升為常德府。元朝時期,常德府、澧陽軍州分別改為常德路、澧陽路,隸屬湖廣行中書省江南北道。明朝初期,恢復常德府,澧陽路改為澧陽府,皆隸屬湖廣布政司分守上荊南道。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將澧陽府降為澧州。清朝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升澧州為直隸州,常德府、直隸澧州同隸屬於岳常澧道。至清朝末期,常德府轄武陵、桃源、龍陽、沅江四縣;直隸澧州轄石門、慈利、安鄉、安福、永定五縣。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中央人民政府設常德專區,專署駐常德縣。轄常德、臨澧、澧縣、安鄉、南縣、華容、桃源、慈利、石門等九縣。1950年由常德縣析置常德市,由澧縣析置津市市。常德專署駐常德市,轄兩市、九縣。1952年原益陽專區所屬益陽市及益陽、沅江、安化、漢壽、桃江(駐桃江鎮)五縣劃入常德專區,轄三市、十四縣。1953年常德、益陽、津市三市改由省直轄。1958年常德、益陽、津市三市劃歸常德專署領導。1959年常德市交由常德縣領導;益陽市交由益陽縣領導;津市市交由澧縣領導。1961年常德縣領導的常德市、益陽縣領導的益陽市、澧縣領導的津市市均交由常德專署領導。1962年將益陽市及益陽、華容、沅江、南縣、安化、桃江等六縣劃歸益陽專區,常德專區轄兩市、八縣。1963年撤銷津市市併入澧縣,常德專區轄一市、八縣。1970年常德專區改稱常德地區,地區駐常德市,轄常德市及常德(駐常德市)、臨澧、澧縣、安鄉、漢壽、桃源、慈利、石門等八縣。1979年恢復津市市,常德地區轄兩市、八縣。1988年1月23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88]18號),撤銷常德地區和常德縣,常德市升格為地級市。常德市設立武陵、鼎城兩區。武陵區的範圍包括原常德市和常德縣的武陵、斗母湖、河洑、石門橋四個鎮和丹洲、康家吉、南坪崗、河洑、蘆獲山五個鄉;原常德縣其餘的三十六個鄉鎮為鼎城區的行政區域。常德市轄桃源、石門、灃縣、漢壽、慈利、臨灃、安鄉七縣。津市市由省直轄。1988年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批覆,撤銷常德地區建省轄常德市。

襄陽郡:東漢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陽兩郡各一部份置襄陽郡,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襄城區),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宜城縣、當陽縣、遠安縣等一帶,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襄城區)。晉朝時期入為荊州治所。南北朝時期梁國置為南雍州,西魏改為襄州。隋朝時期改為襄陽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淵平定王世充後,改為襄州,因原隋朝舊名而領襄陽、安養、漢南、義清、南漳、常平六縣。州置山南道行台,統交、廣、安、黃、壽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酇州,以陰城、谷城二縣來屬於。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罷行台為都督府,督襄、鄧、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貞觀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廢重州,以荊山縣來屬於。唐朝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廢都督府。唐朝貞觀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廢鄀州,以率道、樂鄉二縣來屬於。又撤常平入襄陽,撤陰城入谷城,撤南津入義清,撤漢南入率道。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為襄陽郡。唐朝天寶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禦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復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節度使,領襄、鄧、均、房、金、商等州,自後為山南東道節度使治所;轄領襄陽、鄧城、谷城、義清、南漳、樂鄉諸縣。以後襄陽為歷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堂號

滎陽堂:以望立堂。

武陵堂:以望立堂。

襄陽堂:以望立堂。

司農堂:宋朝的郟僑。特別有才氣,他繼承父親完成了《水利書》的編撰。他的父親開始是廣東安撫機宜,向朝廷獻了《吳中水利論》,朝廷委任他為司農丞。後來皇帝聽信了奸臣的話,罷了他的官,他回到家以後按自己書中所寫的方法興修了水利農田,一年以後就獲得了特大豐收。皇帝於是知道了他的方法是對的,於是恢復了他的官職。

三吳堂:北宋朝時期的崑山人郟亶,字正夫,宋嘉祐年間進士,歷官司農丞、溫州知州。曾上書《吳中水利論》,詳細論述吳中水利的六失、六得。又著有《吳門水利書》。“三吳”,地區名,《水經注》以吳郡、吳興、會稽為三吳。後人以其功糜三吳,立以為堂。

六合堂:唐朝時期的人郟滂,官六合縣宰,能詩,所到之處,都有題詠,後人因其著稱於六合縣,立以為堂。

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源自郟鄏;

望出滎陽。

——佚名撰郟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郟姓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詩傳六合;

利溥三吳。

——佚名撰郟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人郟滂,官六合縣宰,能詩,所到之處,都有題詠。下聯典指北宋崑山人郟亶,字正夫,嘉佑年間進士。

才推鄉里;

詩重循良。

——佚名撰郟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郟僑,負才自持,為王安石所推許。下聯典指唐·郟滂,工詩,官六合宰,所到之處均有題詠 。

五言通用聯

留題賢宰詠;

望午長官稱。

——佚名撰郟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將仕郎郟僑的事典。郟僑,字子高,負才挺特,為王安石所器許。下聯典指唐代名宦郟滂的事典。

六言通用聯

宋成吳門水利;

清著白雪山房。

——佚名撰郟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水利萬家郟亶,崑山人。其子郟僑,輯其所著為《吳門水利書》,偉於世。下聯典指清代畫家郟掄逵,字蘭坡,號鐵蘭道人,常熟人。工畫山水墨蘭,有《白雪山房集》等。

七言通用聯

姬昌華胄聲名遠;

鄭國大夫德澤長。

——佚名撰郟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郟氏的得姓源流(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介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