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祭

郊祭

郊天之禮是周代最為隆重的祭典,它原屬於自然崇拜的一種,但至夏殷時,“天”已由自然屬性的天,轉而為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合一的“天”,天既是社會的“至上神”,又是周人王權的合法性的來源。郊天之祭既反映了用人對上天的敬畏,又反映了人們對自己來自何處的根源性追溯。天既指代高人云端的昊上帝,又包涵有“地以上皆天也”的崇山信仰。

祭祀天.地.日.月的活動。

祭天於南郊,時間為冬至,皇帝必須親自去。

祭地於北郊,時間為夏至,皇帝或親去或派人去。

祭日於東郊,祭月於西郊。

統稱為祭郊。

祭祀之處分別為天壇,地壇,日壇,月壇。

陳澔對《禮記·祭法》中泰壇、泰折、泰昭等的解釋為“泰壇圓丘,泰者,尊之之辭,瘞埋牲幣,祭地之禮也。泰折即方丘,折如磐折折旋之義,喻方也。”泰壇、泰折、泰昭的泰,有虛實二義,從作為“尊之之辭”的虛義看,泰通太,即大之意,即天下名山大川,天子均有權力祭祀,而“諸侯在其地則祭之,亡其地則不祭”。從實義上看,泰壇、泰折、泰昭之泰,未必不可以指實為泰山。因為從戰國以來,山嶽作為“擯鬼神”(《禮記·禮運》)的場所,已逐漸歸聚到東方的泰山和西方的崑崙的身上,泰山作為天下的象徵,作為天神所聚之處,正是天於築泰壇、泰折、泰昭以接天神的理由。當然,稱郊天的土壇為泰壇不必真的要像《史記 封禪書》中所記的那樣,設在泰山之山巔,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泰山的模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