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原子主義

邏輯原子主義

邏輯原子主義哲學(the Philosophy of Logical Atomism)是分析哲學(Analytic Philosophy)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所提出。羅素認為,世界的邏輯結構與語言的邏輯結構是相一致的,所以可以通過語言和邏輯的分析達到對世界的了解。羅素之所以稱自己的哲學為邏輯原子主義,是因為它們不是小粒的物質,而是原子事實,是各種不能再分的事實及邏輯單元。羅素的邏輯原子主義認為,人們用一個句子表達的事物是真實世界的一部分,“ 憑藉描述而知道的知識最後可以轉化為憑藉認識而知道的知識 ”。哲學就是“對包含著描述的命題進行分析”。邏輯原子主義的特徵命題分析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是:“我們了解的每一個命題都必須完全由我們所認識的成分組成。”關於原子事實與原子命題。在一種邏輯上完滿的語言中,命題中的詞會一一對應於相應事實的諸組成部分。事實是意指使一個命題真或假的事物。我們所具有的整體上無限的事實分層系統中,最簡單的那類事實 ,羅素稱之為原子事實 ,表達這些事實的命題即是原子命題。

概念解析

什麼是邏輯原子主義?在《神秘主義與邏輯》一書中,羅素指出:我所提倡的哲學可以命名為邏輯原子主義或絕對多元論,因為它確定有許多單獨事件,並否定某種由那些事件所組成的統一。把世界看成由許許多多相互獨立的事件或事實構成的,這是從本體論意義而言的,從本體論角度看,這種觀點是絕對多元論。從認識論角度看,羅素認為世界的結構和語言的結構是一致的,因此可以從語言的結構推論到世界的結構。正如穆尼茨所說:對於羅素來說,這兩個問題什麼東西存在和對我們信以為真的東西的證明是密切聯繫著的,本體論需要一種認識論,而認識論也需要本體論作為它的論證的一個最終目的。

羅素的邏輯原子主義是一種運用邏輯分析方法研究世界結構、語言結構及其關係的哲學學說。通過對世界和語言的分析,羅素得出了否定世界統一性的所謂絕對多元論和世界的邏輯結構與語言的邏輯結構相對應的結論。羅素關於邏輯是哲學的本質,以及一切科學知識都是以原子事實即感覺材料為基礎的觀點,均為邏輯實證主義所接受。但是,他的從語言推論到世界的觀點則被認為是沒有意義的形上學,而為邏輯實證主義所拋棄。

命題本質

一個命題的本質就在於:它可以兩種方式,即以人們所謂的真的方式或假的方式對應於一個事實 。分子命題中含有其他的命題 ,它是指具有“或”、“如果”、“和”等等這類詞的命題。這類命題很多,你可以進行組合,以至無窮。例如,你可以用“天下雨”和“我帶雨傘”這兩個部分,組合成(1)“如果天下雨,我就帶雨傘”;(2)“天下過雨而且我確實帶了雨傘”。

思想形成

羅素的邏輯原子主義思想的形成同維根斯坦有著密切的聯繫。在《我的哲學的發展》一書中,他曾提到,維根斯坦對他的邏輯原子主義的形成有過深遠的影響,雖然他們兩人的觀點並不完全一致。羅素首次提出邏輯原子主義這一名稱是1918年。這一年,他在倫敦作了八次關於邏輯原子主義的演講,並於同年出版了《邏輯原子主義哲學》一書。不過,他在1914年出版的《我們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一書中已大體表述了這一思想。

主義提出

邏輯原子主義是羅素把邏輯分析方法套用於解決本體論問題而提出的。羅素認為,存在世界是由許多事物組成的,但事物並不是構成世界的基本要素。世界的基本要素是事實,事實不是指某一事物,而是指某物具有某種性質或某些事物具有某種關係。當我們說某一事物具有某一性質時,或者此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某一關係時,我們就表達了一個事實;但是那個具有性質或關係的事物並不是我叫做事實的東西。比如,羅素不把拿破崙稱作事實,而是把拿破崙有野心或他娶了約瑟芬叫做事實。由於事物和它的性質或關係是以一種絕對自然的方式結合在一起的,只有對事物進行邏輯分析才能獲得,所以羅素把事實稱為原子事實或邏輯原子。他認為,要了解任何主題的實質的途徑是分析,對某一事物,不斷進行分析,直至無可分析為止,那時所剩的就是邏輯原子。他說,我把它們稱之為邏輯原子,是因為它們並不是小粒小粒的物質,而是構成事物的所謂觀念。所以,羅素所謂的原子事實指的不是物質微粒,而是通過邏輯分析獲得的感性知覺的事實,是感覺材料或觀念。羅素在《邏輯原子主義哲學》中指出:我稱自己的學說為邏輯原子主義的理由是因為我想在分析中取得的作為分析中的最終剩餘物的原子並非物質原子而是邏輯原子。某些這樣的原子就是我稱為殊相的東西(諸如很小的顏色片、聲音、瞬間的事物),還有一些原子是謂詞或者關係等。其要旨在於我想取得的那種原子不是物理分析的原子,而是邏輯分析的原子。

在羅素看來,世界是一個由許多孤立的邏輯原子或原子事實構成的邏輯結構。那么,怎樣把握或證明世界的邏輯結構呢?羅素認為,世界是由事實構成的,語言是描述世界的,任何一個事實都有一個命題來表述它。在邏輯上完善的語言中,構成命題的語詞都是與相應事實的組成部分一一對應的。因此,語言的結構和世界的結構是一致的,通過對語言的邏輯分析,就可以從語言的結構推論到世界的結構。

羅素指出,事實是意指那種使一個命題真或假的事物。而一個命題的本質就在於:它可以兩種方式,即以人們所謂的真的方式或假的方式對應於一個事實。最基本的事實是原子事實,與原子事實相對應的是原子命題。原子命題有兩種形式,即屬性命題和關係命題,它肯定某物具有某種性質或某些事物具有某種關係。原子命題的真假取決於它是否與原子事實相符合。在原子命題的基礎上,藉助邏輯聯結詞就構成了分子命題。分子命題有五種形式,即否定式、析取式、合取式、蘊涵式和等值式。分子命題的真假取決於組成它的原子命題的真假,是原子命題的真值函項。在分子命題的基礎上,藉助邏輯量詞可以構成更高一級的概括命題。概括命題包括全稱命題和存在命題兩種形式,其真假最終也取決於原子命題的真假。羅素對命題形式的分析是以數理邏輯為基礎的,通過對命題的邏輯演算(包括命題演算和謂詞演算)可以推演出無限多的複雜命題,反過來,任何複雜命題經過分析都可以還原為最基本的原子命題。

羅素認為,科學知識是由一系列命題構成的,而任何複雜的命題都可以通過邏輯分析還原為原子命題。與原子命相對應的是原子事實,因此,如果我們認識了所有的原子事實,並且也認識到除我們所認識了的以外再也沒有什麼了,我們在理論上就能推出具有任何形式的所有真理。羅素還指出:在一種邏輯上正確的符號表示中,在一個事實和事實的符號之間將永遠存在某種基本的結構同一性。而且,這個符號的複雜性非常準確地對應於它所標示的事實的複雜性&<33;&<33;所以,將來我會作出假定:世界上存在著一種客觀的複雜性,而這種複雜性通過命題的複雜性得到反映。既然語言的結構和世界的結構是一致的,那么,把握了語言的結構也就把握了世界的結構。在羅素看來,整個世界就是一個以原子事實為基礎的邏輯結構,而與之對應的則是一個以原子命題為基礎的理想的邏輯語言系統。羅素把邏輯原子主義看成一種經驗主義和純粹邏輯相結合的學說。他認為,純粹邏輯是獨立於原子事實之外的,但是,反過來原子事實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獨立於邏輯之外的。純粹邏輯和原子事實是兩個極端,一個是完全先驗的,一個是完全經驗的。經驗中最簡單也是最具普遍性的方面是羅素所謂的“親知”,親知是所有認知關係的先決條件,親知是不必具有本質共同性的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種二元關係,對親知進行分析就是對命題進行分析。

重要價值

邏輯原子主義是從1899年開始的羅素哲學思想和維根斯坦前期哲學思想的一個主要方面。它的主要目的是尋求確定性的知識。邏輯原子主義具有重要的價值:它發展了馬赫的實證主義;直接影響了以維也納學派為代表的邏輯實證主義和後來的語言分析哲學;開創了邏輯實證主義的科學求實精神和理性精神。

作用介紹

在《我們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一書中,羅素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 邏輯是哲學的本質。他指出:只要是真正的哲學問題,都可以歸結為邏輯問題。因為,每個哲學問題,當經受必要的分析和澄清時,就可看出,它或者根本不是真正的哲學問題,或者是具有我們所理解的含義的邏輯問題。這裡所謂的邏輯,指的是數理邏輯。所謂邏輯問題,指的是語言,即命題的邏輯形式,而不是實際成分。羅素認為,數理邏輯中的語言只有句法,而沒有任何辭彙。句法是命題的形式,辭彙是命題的成分。命題的成分可以變換,其形式則始終不變。由此可見,形式不是另一個成分,而是各成分結合的形式。在這種意義上,正是形式才是哲學邏輯應有的對象。所以,在羅素看來,以數理邏輯為基礎的語言是一種在邏輯上完善的語言,這種語言完全是分析的,它為哲學提供了一種方法,即邏輯分析的方法。

羅素把邏輯分析方法稱之為形式分析方法,並認為,只有使用這種方法才能解決一切哲學問題,為數學和經驗科學提供邏輯的基礎。哲學也因此才能成為真正的科學的哲學。因此,所謂邏輯是哲學的本質,意思就是,哲學不是對世界和人生的形上學的思辨,而是對語言、命題進行邏輯分析的一種活動。簡言之,對語言形式的邏輯分析就是哲學的本質。

作為分析哲學的創始人,羅素首次明確提出,要用邏輯分析的方法取代傳統哲學的思辨方法,從而為邏輯分析哲學的創立奠定了基礎。 羅素認為,一切哲學問題經過分析都是語言問題,而語言問題歸根結底就是邏輯問題。他說:我認為哲學中最根本的是邏輯,反映一個學派特點的應當是它的邏輯,而不應當是它的形上學。邏輯是哲學的本質這一命題主要強調的是方法,同時也體現了羅素的哲學觀。這一命題既是邏輯分析哲學的一個綱領性思想,也是羅素的邏輯原子主義的理論前提和方法論基礎。

關於作者

羅素是20世紀西方聲譽最著、影響最大的哲學家之一。他學術興趣廣泛,著作甚豐,還熱衷於社會運動,是一個西方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其思想發展中一個顯著特點是浮動多變,常受別人影響而背棄前言。僅就哲學觀點來看,他先後就經歷過絕對唯心主義、實在主義和邏輯原子主義幾個大的階段。

羅素大學期間對哲學和社會問題就很感興趣。他與麥塔格、韋伯等人過從甚密。當時,黑格爾的絕對唯心主義方興未艾,劍橋的麥塔格和牛津的布拉德雷為其頭面人物。羅素深受他們的影響,正如他後來說的那樣:“那時候我如饑似渴地讀布拉德雷著作,我崇拜他超過任何其他近代哲學家。”他當時對絕對與共相等觀念深信不疑,而且認為數學就是柏拉圖“理念”思想的明證。可是到了19世紀末,摩爾領先向客觀唯心主義發起總反叛的時候,羅素又立即贊同了摩爾的觀點。他說,摩爾“領導了反叛,我懷著解放之感追隨其後。布拉德雷說常識所相信的一切都僅僅是現象,我們則回到另一極端,認為每件事物凡常識認為實在的,就是實在的”。

羅素像20世紀的其他唯心主義哲學家一樣,把調和唯物論與唯心論當做自己的重要任務。他在其1921年《心的分析》和1927年《物的分析》兩書中,對物與心的問題作了闡述。他選擇詹姆士的“中立一元論”作為自己“心物二元論”的招牌,認為心和物都是由直接材料組成的,二者的區別只在於基本成分的組合不同,例如一棵樹既是心的一部分又是樹的部分,當與樹有關的一些經驗聯合時就構成了樹,而在個人意識中它與一些因素聯合時即構成了心;所以心與物不是截然不同的東西,而是同一基本成分的種種不同的配置。換句話說,精神與物質只是經驗的兩種不同形式,精神是直接形式(主觀材料),物質是間接形式(客觀材料)。他聲稱:物質不是世界終極材料的成分,而只是所謂聚集“事素”的一種方法。因此,他提出的哲學方法論就是所謂“邏輯構造主義”。他認為任何一個知識系統都應該根據更為簡單、明白、不可否認的實體之間的關係來加以闡述。複雜的實體是由較簡單的實體“構成”的,比如物理學,就是如何從可知覺的對象推論出不可知覺的對象(如電磁場、基本粒子等)的問題,也就是建立所謂“公共物理客體”與“個人直接經驗材料”之間關係的問題。這完全是貝克萊的“物是感覺要素的複合”和馬赫的“世界要素”說的翻版,無怪乎他對貝克萊讚揚不已,說貝克萊的唯我論很可能是正確的,至少在論述上是符合邏輯的。他說:“貝克萊是有功績的,他指出物質的存在完全可以通情達理地被我們否定。”因為“我們永遠都不能證明在我們自身之外我們經驗之外的那些事物的存在。世界是由我自己、我的思想、感情和感覺所組成的,其餘一切都純屬空想——這種假設並沒有什麼邏輯上的謬誤”。然而,赤裸裸否認客觀世界獨立於我而存在的理論與科學發展的現實太不協調了,羅素轉而又說,否認自我之外一切客觀存在的理論“太令人孤獨寂寞了”,又和大眾的原始觀念不合,因為不如“假設物質世界客觀存在”為好。他反覆強調,承認“物質世界客觀存在”只是一種適應大眾原始信念的權宜性“假設”,而不是科學的結論,如果認為它是“科學的結論”,那就是“獨斷論、形上學”。

和其他許多經驗主義者一樣,羅素否認經驗世界的必然性,他只相信經驗事實中的重複性,而沒有必然性,必然性只是動物的“原始信念”。過去的多次重複並不能保證未來必然重複,因此歸納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他說:“我們沒有任何根據可以預料太陽明天還要出來,預料下一頓吃麵包時不會中毒。”比如一隻小雞春天從蛋殼中孵出來,每天定時受主人餵養,經過數百天的重複使它產生了定時進食的必然信念,可是在一個聖誕節的早晨它被主人宰了,作了節日的美餐吃掉了。人也不能迷信自然界的必然性,否則會有喪失的危險。當然羅素也不是完全否認必然性的存在,他認為下列知識是無可懷疑的必然性知識:

(1)數學知識,如2+2=4是無可懷疑、必然正確的

(2)邏輯知識,如A=B,B=C,則A=C是無可懷疑、必然正確的;

3)倫理學知識,如“人人皆行善”等訓條是無可懷疑、必然正確的。

但是這些必然性的知識是從何處得來的?羅素認為不是來自經驗,經驗中無必然性,它們是先驗的。他斷言,在人的理性中有一種天賦的必然性知識,它們不是來自經驗世界,而是來自上天的共相世界。經驗世界處於時空之中,是具體、變動、暫時、偶然的。共相世界處於時空之外,是抽象、不變、永恆、必然的。他聲稱這兩個世界的關係是原型與摹本的關係,即經驗世界是共相世界的淡淡影子。這些觀點再清楚不過地表明了羅素的實在論完全是唯心主義的先驗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