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市第四高級中學

遼陽市第四高級中學,2001年7月,遼陽四中在太子河一所農村高中的基礎上組建,儘管它從此有著市直屬高中的美名

基本信息

簡介

遼陽市第四高級中學(以下簡稱遼陽四中)的務實教育和特色教育,為我們吹來了一股清新的風。

但並不被外人看好,在傳統思維的漠視下,遼陽四中的師生們沒有妄自菲薄,而是臥薪嘗膽、勵精圖治。三年後,他們以三名考生總分突破600分,二本升學率按當年公費生數達到75%,本科的全員升學率接近50%的優異成績闡釋了遼陽四中的偉大存在。

看到師生們團結向上的活力,校長韓春潤把喜悅壓在心頭,冷靜地思考遼陽四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當我們走近他時,一個坦蕩的東北漢子表現出了特有的直爽性格。“說句心裡話,我當初來四中上任時連校門都沒有找到。”由此可以想像,當時的遼陽四中是一個什麼樣的窘況。校園環境破爛、教師隊伍不穩定、學生成績較差等一系列現實問題像三座大山一樣壓在新的領導班子身上。是隨遇即安還是要化危機為轉機。命懸一線時,四中人選擇了自強不息的艱苦創業,從此拉開了“確立一個目標、搭建一個平台、抓住一個中心、培育一支隊伍、構建一個環境”的四中大建設帷幕。

確立一個目標。建校初期,他們把目標確定為“向二中、三中學習;照二中、三中看齊”。2002年8月2日,遼陽市主管教育的姜軍副市長到遼陽四中調研,明確提出了“穩中求進,建設一流四中”的指示。上級領導的關愛,為前進中的四中注入了新的活力。為了適應時代的需要,他們確立了“利用三年或更多一點時間,把四中建成一座教育理念新、教學方法優、教學質量高、教學設施先進,具有新世紀特色、在全市人民心中有較高美譽度的普通高中”的遠景目標。

搭建一個平台。為了使學校管理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軌道,他們制定了競聘上崗制度、考核和結構工資制度、獎勵制度。通過制度避免了以言代法、以權代法、以情代法現象的發生,從而為老師們搭建了一個平等競爭的平台。

建設

抓住一個中心。“發展才是硬道理”,對於教育而言,發展就是要提高教育質量。為此,他們高舉著提高教學質量的大旗,堅持全面發展的方向,朝著既定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培育一支隊伍。一方面,加大了繼續教育的力度,積極組織和支持老師參加科研活動。以“科研興校”為宗旨,近幾年來,他們承擔了國家級課題5個、省級課題3個、市級課題4個,參研老師40多人,占任教老師的一半。用數字說話,就最有說服力。遼陽四中在短短的幾年間走完了其他學校需要很多年所走過的路程。2003年,該校被遼陽市指定為市高中唯一的一所“全國教育科研‘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基地”。另一方面,加強師德建設,狠剎“三亂”歪風。“德高為師,身正為范”,通過開展“倡師德、鑄師魂、強師能”等一系列活動,加強了師德建設。在此過程中,他們反覆重申“誰砸了四高中的牌子,我們就砸誰的飯碗”的堅強理念,在教師隊伍中要求做到“六個表率”,其內容涉及學習、團結、廉潔、實幹、奉獻、創新六個方面。在日常管理中採用了“分權管理,相互信任,溝通暢達,集中控制”的領導模式,實現了班子成員“自我實現”的願望。

環境

構建一個環境。為了改善學校的辦學環境,先後籌資500萬元,營造了一個教書育人的良好環境。

綜觀具有遼陽四中特色的“五個一工程”,可以說目標是指南,平台是根本,中心是動力,隊伍是關鍵,環境是基礎。當然,儘管這“五個一”顯示出了學校的整體構建脈絡,但如果沒有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特色教育,那也只能算作是偉大的口號。因為它缺乏實際性、創造性,以及在因材施教過程中化平庸為神奇的獨特性。

天生我才必有用。在文化課不好的學生群體中往往隱藏著文藝和體育方面的人才,教師是去發現他們還是漠視他們?不同的態度,自然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很顯然遼陽四中的教育者選擇的是去發現他們的道路。

著名畫家羅丹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並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因此,發現人才往往比單純的知識灌輸更難。這也是韓愈所說的“世有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的原因。所幸的是,在“旱路走不通”的情況下,四中人以探索者的勇氣和決心走通了高考競爭的“水路”,他們專門開設了文學欣賞、美術欣賞、音樂欣賞等課程,通過藝術化的感召力量喚起了孩子們積極向上的心靈。他們成立了各種有益的課外活動小組,他們投資在校園內舉辦書畫展和圖片展,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們的參與意識。

在學生、老師、家長的共同努力下,遼陽四中的校園內興起了一股高雅的藝術之風。在2004年的藝術類專業考試中,該校共有52人參加考試,其中39人獲得各級各類藝術院校或專業的合格證,最後參加高考的38人,文化課成績均超過當年錄取控制線。成績發榜以後,立即在遼陽市引起轟動。曾經不看好這種教育模式的人真正體會到了: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晚清思想家龔自珍曾發出過“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吶喊,現在遼陽四中的特色教育正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實踐,這種以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為己任的教育模式,實際上正是象棋布局中“兵卒過河,可成大器”的最好體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