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中縣

綏中縣

綏中縣位於遼寧省西南部,隸屬於葫蘆島市,地處遼西走廊西端,東鄰興城、西接山海關、南臨渤海、北枕燕山,東隔六股河與興城市為鄰,西與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山海關區、青龍滿族自治縣毗連,北靠建昌縣。地處東經119°34’至120°3l’,北緯39°59’至40°37’。縣人民政府駐綏中鎮,距首都北京和遼寧省會瀋陽均為350公里左右。中國第一位太空人楊利偉就出自綏中。全縣總面積2780平方公里,總人口64萬, 下轄11個鄉、14個鎮,有漢、滿、回、蒙等16個民族。全縣國內生產總值(GDP)實現147.8億元。 2018年10月22日,綏中縣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早在遠古時期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在綏中鎮北龍王山和鎮西破台子都發現了新石器時代遺址,並出土彩陶罐耳部殘片和空心鬲足等文物。這些文物屬紅山文化,和黃河流域古文化遺址淵源相同。

綏中自古就是多民族雜居的地區,在古代隸屬關係變化頻繁。

商,綏中地區屬孤竹國。

西周,屬幽州。

春秋,屬燕地幽州。

戰國,屬遼西郡。

秦,屬遼西郡。

西漢,屬遼西郡海陽縣。

東漢,屬遼東屬國昌遼縣。

魏,屬幽州昌黎郡。

西晉,屬州昌黎郡昌黎縣。

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燕是鮮卑族慕容氏所建。屬平州成周郡,後屬平州昌黎郡集寧縣。後燕和北燕,屬平州樂浪郡。

南北朝時期,北魏時,屬營州昌黎郡廣興縣,北魏分裂後,屬東魏營州昌黎郡。

隋,屬柳城郡柳城縣。

唐,屬河北道營州,貞觀十年(636)在烏突汁達罕部落(今前衛附近)置威州,後改瑞州,又置來遠縣。

五代,916年改瑞州為來州,屬中京道大定府來州來賓縣和隰州海濱縣。

金,屬北京路瑞州(州治所在今前衛鎮)瑞安縣。

元,初屬遼陽行省北京路瑞州,後改屬大寧路瑞州。

明,實行衛所制。屬遼東都司轄下的廣寧前屯衛。

清,實行府、州、縣制。康熙二年(1663)屬奉天府。康熙三年屬廣寧府,四年改屬錦州府。

光緒二十八年(1902)六月,清廷批准分縣設定。縣取名綏中,出於求安靖平。綏,即安撫綏靖;中,即縣治在中後所。“綏中”乃永遠安寧的中後所之意。

光緒二十八年(1902)分寧遠州六股河以西部分建綏中縣治所在中後所。

民國元年(1912),廢州、府制,實行省道制,綏中縣隸屬奉天省遼瀋道。民國17年(1928年),廢道制,綏中縣直屬奉天省,次年奉天改稱遼寧。

民國23年(偽滿康德元年、1934)4月,本縣屬偽滿設立的錦州省。

民國32年(1943)春,中國共產黨組建凌青綏聯合縣辦事處,統轄本肢西北部抗日游擊根據地,屬冀熱遼邊區熱東十六專署。

民國34年(1945),“八一五”東北光復,八路軍收復綏中,9月10日成立綏中縣政府,屬冀熱遼邊區熱東十八專署。11月18日國民黨軍隊占領綏中,建立縣政府,隸屬遼寧省。

解放初,綏中縣隸屬遼西省。

1954年綏中縣人民政府改稱綏中縣人民委員會,隸屬遼寧省錦州市。

1956年11月改屬錦州專區。

1959年1月復屬錦州市。

1965年又屬錦州專區。

1968年4月22日,撤銷綏中縣人民委員會,成立綏中縣革命委員會,隸屬錦州市。

1980年6月,撤銷綏中縣革命委員會,復建綏中縣人民政府,仍屬錦州。

1989年6月12日,綏中縣改屬遼寧省錦西市。

1994年9月20日,錦西市更名為葫蘆島市,綏中縣隸屬於葫蘆島市。

2010年12月10日,綏中縣成為遼寧省省管縣制度的第一個試點縣。  

行政區劃

綏中縣轄14個鎮、5個鄉、6個民族鄉:綏中鎮、寬幫鎮、大王廟鎮、萬家鎮、前所鎮、高嶺鎮、前衛鎮、荒地鎮、塔山屯鎮、高台鎮、王寶鎮、沙河鎮、小莊子鎮、西甸子鎮、西平坡滿族鄉、葛家滿族鄉、高甸子滿族鄉、范家滿族鄉、明水滿族鄉、秋子溝鄉、加碑岩鄉、永安堡鄉、李家堡鄉、網戶滿族鄉、城郊鄉。

綏中鎮鎮政府駐和平街西段,人口6.03萬人,面積17.0平方千米,轄12個社區居委會:和平街、興隆街、西山街、路南街、工人街、東大街、西關街、城內東街、城內西街、西大街、新興街、文化街。

沙河鎮鎮政府駐沙河東,人口3.89萬人,面積161.5平方千米,轄3個社區居委會:葉家、其餘二個名稱未定;22個村委會:沙河東、北李金、南山、前周、沙河西、馮萬、宋家溝、沙嶺楊、橫河東、項家、三台子、張胡嶺、馬家河、江家嶺、葉家墳、馬蹄溝、小官帽、營盤山、桃樹溝、狗河城子、葉大屯、板橋。

大王廟鎮鎮政府駐大王廟,人口3.20萬人,面積200.1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大王廟;26個村委會:黃家屯、山嘴子、雙龍溝、葉紅旗、紅廟子、高杖子、高家嶺、燒鍋杖子、孤山子、毛家溝、東溝、車道嶺、專杖子、大王廟、西雙山、慈愍庵、黃土坎、東雙山、石山溝、吳二溝、魏家屯、大黃羊溝、小黃羊溝、水泉溝、李金屯、砬子山。

前所鎮鎮政府駐前所,人口2.59萬人,面積70.7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前所;11個村委會:東山、小松嶺、東楊家、韓家屯、洪家、大趙、大架子、何家、大柳、牛羊溝、前所。

寬邦鎮鎮政府駐寬邦村,人口2.49萬人,面積151.9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寬邦;16個村委會:寬邦、項屯、西台山、頭道河、窩棚溝、黑魚溝、大栗屯、勝利、楊樹溝、大房身、觀音溝、西邊、棒槌溝、西岔溝、東岔溝、大河西。

高台鎮鎮政府駐高台堡,人口2.81萬人,面積113.0平方千米,轄21個村委會:高台堡、馬路嶺、項木莊、蓮花池、老家、金屯、水口、窪甸、二道嶺、胡家、前朱嶺、腰古城寨、北趙、後古城寨、三道溝、盧屯、牛彥章、萬陳、穆家溝、黑水台、小三道溝。

萬家鎮鎮政府駐王家莊,人口2.26萬人,面積68.0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王家;15個村委會:王家莊、萬家、老軍屯、萬壽寺、周家、金絲、北邱窪、賀家屯、老戶、趙鄉、蘇家、新民、楊家、孟家、甘家。

西甸子鎮鎮政府駐西甸子村,人口2.31萬人,面積85.4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西甸子;17個村委會:西甸子、小李屯、大李屯、大石橋、涼水、戶尚屯、澇豆窪、蓮蓬窪、白廟子、東莊、馬圈子、安馬堡、北甸子、北楊家、水泉子、皇姑、羅三家。

高嶺鎮鎮政府駐高嶺村,人口2.65萬人,面積134.4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高嶺;18個村委會:高嶺、楊總、興隆店、四方台、上甸子、小蠣蝗、祝總、王崗台、陡坡台、賀家、老爺廟、杏樹屯、大松嶺、趙家屯、大蠣蝗、沙鍋子、高家窪、照山嘴。

前衛鎮鎮政府駐前衛,人口2.52萬人,面積125.8平方千米,轄2個社區居委會:興衛、永興;15個村委會:背蔭嶂、九門台、三山營子、選將、馮家屯、北大、黑台嶺、老邊、滿井、東山、長江、西大、東大、三道、古塔。

荒地鎮鎮政府駐東荒地,人口2.55萬人,面積85.7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荒地,15個村委會:東荒地、楊保屯、郭家屯、孫相、拴科、西台屯、牛心屯、前馬屯、尚家、大鄭、東李、西李、桑園、西荒、榆林。

塔山屯鎮鎮政府駐塔山屯,人口2.24萬人,面積74.8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塔山;17個村委會:塔山屯、山角子、白龍灘、四方、東白、許家、大南鋪、梁家、丁家、香寶、大馮、大施寶、大鐘鼓、潘家、西王、張白谷、桃花。

小莊子鎮鎮政府駐小莊子,人口3.37萬人,面積85.7平方千米,轄23個村委會:小莊子、大漁場、鄢家屯、鹽鍋、海泉東、海泉西、鹽場、前永安寨、石官、寶倉、張安、打雀莊子、後永安寨、小李、孤家子、凌家、新庄子、大李金屯、彭家、團山子、葉大、馬家窪、二河口。

王寶鎮鎮政府駐王寶,人口1.85萬人,面積67.2平方千米,轄9個村委會:王寶村、北偏坡村、張呆子村、西潘村、西孫村、平房村、呂貢村、王漢村、婁家屯村。

加碑岩鄉鄉政府駐溝口,人口1.85萬人,面積226.1平方千米,轄11個村委會:溝口、樓房、王台、黃土梁子、黃木杖子、王家店、張杖子、駱杖子、於杖子、上房子、窩嶺。

永安堡鄉鄉政府駐大甸子,人口0.72萬人,面積222.4平方千米,轄14個村委會:大甸子、西溝、邊外、楊樹、花戶莊、石匣口、小山口、立根台、永安堡、獐狼銃、北河、塔子溝、張家房、車場溝。

城郊鄉鄉政府駐新興街二段,人口2.07萬人,面積12.9平方千米,轄8個村委會:城內東、西園、韓家窪、香坊、西關、東園子、興隆、肖家。

西平坡滿族鄉鄉政府駐西平坡,人口1.79萬人,面積110.3平方千米,轄15個村委會:西平坡、東平坡、黑水汀、七里溝、岳家店、大路溝、康家壕、爐砟溝、南平坡、沙金溝、葦子溝、土頭山、白楊溝、龍潭溝、上土頭山。

葛家滿族鄉鄉政府駐廣裕店,人口1.34萬人,面積106.1平方千米,轄12個村委會:廣裕店、小盤嶺、二道房子、木杴溝、平台子、黃土坡、葛家屯、鸚鵡溝、石棚溝、高立溝、陳家溝、新房子。

高甸子滿族鄉鄉政府駐高甸子,人口1.78萬人,面積113.0平方千米,轄18個村委會:高甸子、長嶺子、古城子、小獐子溝、大獐子溝、轉子溝、袁家屯、馬鞍山、朱仙屯、蘇蘭、馮家、陳蔭溝、狼洞子、東趙屯、西趙屯、劉把屯、糜子溝、順山堡。

范家滿族鄉鄉政府駐范家,人口1.55萬人,面積129.1平方千米,轄14個村委會:范家、條石溝、鮑莊子、薛家、朱家、小胡口、釣魚石、彎土牆、五台子、邱家、平川營、澇豆溝、弓箭溝、銀莊子。

明水滿族鄉鄉政府駐明水,人口1.35萬人,面積112.3平方千米,轄11個村委會:明水、下屯、東窪子、四間房、姚家、平河子、盤龍溝、張富溝、祝家溝、楊杖子、小楊樹溝。

秋子溝鄉鄉政府駐東山根,人口1.14萬人,面積77.6平方千米,轄8個村委會:東山根、腰嶺子、八家子、西山、譚杖子、大楊樹溝、時杖子、梁杖子。

網戶滿族鄉鄉政府駐朴家,人口2.05萬人,面積72.3平方千米,轄15個村委會:朴家、河東、陳家、侯家、柴家、馬山界、小前村、張監、孫家、西大甸子、大官帽、涼水河、新立、李哈、程家。

李家堡鄉鄉政府駐李家堡,人口2.50萬人,面積136.1平方千米,轄2個社區居委會:名稱未定;16個村委會:李家堡、大堡子、馬營子、北石門、常家溝、石牌坊、下荊、上荊、閻家嶺、邊門、老虎圈、婁家溝、鐵廠堡、秋皮溝、新堡子、張家場。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綏中是環渤海經濟圈的重點城市,遼寧省五點一線環渤海開發戰略起點城市。遼寧沿海經濟帶重點支持區域。綏中縣地處關內外咽喉地帶,京哈公路、瀋山線鐵路、秦沈鐵路客運專線貫全境西東,綏在克公路穿越縣境東北往興城、建昌及河北省。此外,縣鄉公路把縣內各鄉鎮連線起來,為綏中縣海上貨運、振興經濟起了重要作用。

地形地貌

綏中縣地形地勢受燕山山脈制約。山地屬燕山山脈的東延部分,形成5條山脈。這些山脈呈扇形延伸至京瀋鐵路沿線,構成綏中縣地形骨架。由於山脈多自西北部入境向東南延伸,使地勢開成西北高、東南低的特徵。

山地 綏中山地約占綏中縣總面積的41%左右,包括:五指山山脈、砬子山山脈、大孤山山脈、三山山脈、高樓山山脈。

丘陵 丘陵面積約占綏中縣總面積的38%,各鄉鎮均有分布。由於被河流切斷,彼此各不相連。按地區劃分,可分為西北部丘陵,溝谷向陽,光照充足,有利於果樹栽培,所產白梨聞名東北;東北部丘陵,溝谷較多,坡丘向陽,梨園遍布;南部丘陵,包括綏中縣南部和沿海鄉鎮,大台山和王鳳台果樹農場均坐落於此。

平原 平原面積約占總面積的21%。沿海平原是遼西走廊的西入口。在地區分布上可分六股河西岸平原、沿海平原與河谷平原。

盆地 永安堡盆地是縣內唯一的盆地,範圍包括永安堡鄉和前衛鎮西北一角。北有三山山脈,西部和南部是高樓山脈,東部石河上游的大風口水庫是唯一的出口處。東西最長約22公里,南北最寬處約16公里,略呈棱形,面積約250平方公里。

地質

綏中縣 綏中縣

地層 綏中縣地層由老至新分布如下:太古界,分布面積最大,岩性以混合花崗岩為主。元古界長城系,包括常州溝組、串嶺溝組、大紅峪組。中生界侏羅系,包括坤頭波羅組、白旗組、張家口組、義縣組、建昌組。新生界第四系,包括中下更新統殘坡積層、中上更新統沖洪積層、上更新統坡洪積層、全新統沖洪積層、全新統海積層。

侵入岩 縣內中生代侵入岩發育良好,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北。包括聖宗廟-葛家屯岩體,屬侏羅世中期侵入岩。寬邦岩體,屬侏羅世中期侵入岩。龍門山岩體,屬侏羅-白堊世侵入岩。栗木溝岩體,屬侏羅-白堊世侵入岩。羊岩子岩體,屬侏羅-白堊世侵入岩。除上述侵入岩體外,尚有多種脈岩,種類繁多,分布零散,規模不大。

地質構造 綏中縣所處大地構造半日位屬山海關台拱,是一個以上升運動為主的地區。沉積岩蓋層不發育,古老的結晶岩基底廣泛出露。縣內大小斷裂幾十條,多數分布在西北部。大的斷層有四條:明水斷野、紅廟子斷層、東松嶺子斷層、寧子溝斷層。

土壤

綏中縣 綏中縣

棕壤 綏中縣地處棕壤帶,棕壤分布十分廣泛。總面積179,118.5公頃。棕壤是在暖溫帶針闊葉混交林的生物氣候條件下形成的。根據形成的過程,又劃分為棕壤性土、棕壤和潮棕壤3個亞類。

草甸土 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的河漫灘、超河漫灘、沖積平原、沿海淤積平原和山間平地。總面積54,823公頃,占各類土壤總面積的23.34%。除近海沿岸和近灘的砂質草甸土外,其它均已懇為農田,是糧、棉、油的主要生產基地。

鹽土 鹽土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的小莊子至萬家的近海低洼地帶,可溶性含量在0.6%以上,面積166.63公頃,約占各類土壤總面積的0.07%。鹽土的形成過程就是土壤的鹽漬化過程。

沼澤土 分布在低洼地區,主要集中在王寶、前衛等鄉鎮。面積374.3公頃,約占各類土壤總面積的0.15%。沼澤土母質為河相沉積物,歷年季節性節水時間較長。

水稻土 主要分布在前衛、網戶、明水、秋子溝等鄉鎮,面積419.5公頃,約占各類土壤面積的0.18%。水稻土在縣內分布較為零散,發育程度不高,處於初期階段。但在土耕條件下,基本改變了原來成土方向。

水文

水資源 綏中縣水資源總量為7.9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22億立方米,地下水2.76億立方米。綏中縣蓄水工程有大小水庫33座,控制面積727平方公里,調節水量1.18億立方米,占地表水資源量的19%。引水工程26處,河流區間徑流量利用為0.23億立方米。機電井1,266眼(含方塘)開採地下水0.71億平方米。在狗河中游有4處溫泉:老虎河溫泉,海拔145米,主泉眼水溫32.5℃,湧水量約2.5噸/小時。下屯溫泉,海拔140米,水溫32℃;新莊溫泉,海拔120-130米,水溫21-25℃;湯口溫泉,海拔95米,水溫47℃。

河流 綏中縣主要河流有六股河(與興城市界河)、寬邦河、黑水河、王寶河、石河、狗河、九江河、強流河、貓眼河等。

界河-六股河 源頭在建昌縣谷杖子鄉西北的930高地。在八家子鎮沙河哨東南側與興城市三道溝鄉西側入境,成為綏中縣與興城市的界河。六股河流經本縣寬邦滿族鎮,匯合八家子河、寬邦河;經西平坡滿族鄉,匯合黑水河;又經高台鎮,匯合王寶河;最後經小莊子鎮後入海。西岸共經5個鄉鎮,匯合4條較大河流,徑流68公里,流域面積862.2平方公里。六股河是遼西地區四大水系之一。總長143.8公里。河寬最寬處800米,中下游平均寬600米,平時流水面寬95米,水深0.5米左右。年最大徑流量16.67億立方米(1969年),多年平均徑流量6.3億立方米。

縣內其它河流 黑水河,六股河支流;寬邦河,六股河支流,又名二台子河;王寶河,俗稱王八河,後雅公稱今名。澇豆溝河,王寶河支流;朱仙屯河,王寶河支流;小莊子河,發源於小莊子鎮石官村東北0.5公里處。馬家河,發源於大台山南麓;長灘河,由馬家河、閻家嶺河、三台子河匯合而成。貓眼河,發源於雞架山北峰;葉家墳河,上游稱飲馬河;狗河,原名高兒河,演變溝兒河諧音稱狗河,是縣內第一大河。新開河,舊名涼水河,發源於網戶滿族鄉大官帽山泉眼。石河,原名石子溝,因多石子而得名。是縣內第二大河。小王寶河,石河支流;強流河,原名急水河。九江河,此河流經九門口,原稱九門河,後改名九江河。金絲河,原稱荊條河,發原於李家堡鄉上荊村。

氣候

綏中縣行政區劃圖 綏中縣行政區劃圖

綏中地區屬於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主要特徵:四季分明,水熱同期,降水集中,日照充足,季風明顯。春季雖有冷空氣侵入,但強度弱,回暖較快;夏季西南季風盛行,雨量充沛,高溫潮濕,多雷多雹,伏天潮熱。秋季偏北季風開始增強,雨量驟減,氣溫速降;冬季偏北季風勢力很強,氣候乾冷,大地封凍。

氣溫 據1986到2000年記載,年平均氣溫為9.8℃;極端最高氣溫為38.1℃,歷史最高為39.8℃;極端最低氣溫-25.2℃,歷史最低為-26.3℃。

地溫 年平均地面溫度為11.9℃,極端最高62.4℃(1993年),極端最低-34.6℃(1990年)。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為652.5毫米;年最多降水量為1998年908.5毫米,歷史最多為1959年1,087.6毫米;年最少降水量為1999年的295.2毫米,是歷史最少的一年。

蒸發 年平均蒸發量為1,714.6毫米。

日照 年均日照時數2,544.2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7%。

氣壓 年平無氣壓為1,015.1百帕,極端最高為1,046.8百帕(1994年),極端最低為984.0百帕。

 年平均風速2.8米/秒,最多風向為南風,大風日數比前期減少。

無霜期 平均無霜期176天,最長196天(1990年),最短141天(1986年)。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綏中縣 綏中縣

在全部土地資源中,耕地面積5.47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9.78%,人均0.09公頃。林地面積9.71萬公頃,占總面積的35.11%,人均0.15公頃,居葫蘆島第一位。牧草地面積15.83公頃,占總面積的0.10%。居民工礦點面積1.82萬公頃,占總面積的6.60%。交通用地0.46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70%。水域面積2.37萬公頃,占總面積的8.57%。未利用土地2.81萬公頃,占總面積10.16%。還有荒草地2.53萬公頃,沼澤地0.02萬公頃。  

礦藏資源

綏中縣發現有色金屬礦30處,分布在12個鄉、鎮;黑色金屬礦14處,分布在8個鄉、鎮;黃鐵礦11處,分布在6個鄉、鎮;黃金礦11處,分布在5個鄉鎮;石灰石礦3處,分布在3個鄉、鎮;凝灰岩礦2處,分布在2個鄉;螢石礦和重晶礦5處,分布在4個鄉、鎮。另外還有煤礦2處,石油礦1處,石棉礦1處,磷礦1處,粘土礦9處,矽石、長石礦26處,草木炭礦90處,大理石和花崗岩礦若干處。

生物資源

綏中縣在動物地理分布上處於華北、東北動物區系的延續交匯地區,屬遼西山地丘陵生物環境區。

兩棲動物:共有9種,包括中國林蛙、花背蟾蜍等。

爬行動物:共有21種。包括龜、棱皮龜等。

哺乳動物:共有7目16科58種,常見的陸生動物有:狐、艾虎等。

鳥:共有17目37科374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69種,省重點保護53種,省級有科研究價值的250種。保護鳥類主要有丹頂鶴、大天鵝、等;食鼠鳥類主要有紅隼、大狂、貓頭鷹等;食蟲鳥類主要有大杜鵑、夜鷹等;獵鳥類主要有豆雁、石雞等;觀賞類主要有翠鳥、金翅雀等。森林昆蟲:有226種,主要昆蟲約100種。

綏中縣有野生經濟植物997種,分屬119科,51屬。主要包括:纖維類、油脂類、澱粉類、鞣料類、芳草油類、藥用類、土農藥類、觀賞類。  

人口民族

民族

漢族是縣內土著民族,人口最多。明、清時期又從山東等地遷來一批。明代遷來的漢人多為軍籍戶,他們從關內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開發了土地,發展了經濟。清王朝定鼎中原後,順治六年(1649)下詔招漢民到關外開墾。綏中與關內接壤,遷來的漢人便首先在此擇地落戶。1984年底,綏中縣漢族人口為363852人,占綏中縣人口總數的67%。1984年綏中縣滿族人口171161人,占總人口的32%。1984年綏中縣回族人口4812人,占總人口的0.9%。1984年,綏中縣蒙古族人口2313人,占總人口0.4%。1984年綏中縣有朝鮮族居民102人,華籍日本人4人。另外,在綏中縣長期居住的少數民族還有壯族、維吾爾族、彝族、苗族、錫伯族,合計40人。

人口

綏中縣自建縣以來,各時期人口均有統計。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綏中縣居民27511戶,人口118869人。民國18年(1929)居民31179戶,人口209431人,其中男111029人,女98402人。民國25年(偽滿康德3年、1936)居民49683戶,人口284227人,男151850人,女132377人。民國35年(1946)居民43664戶,人口253713人,男129562人,女124151人。1949年綏中縣總人口333919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時,綏中縣人口406841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時,綏中縣人口為542284人。

2009年末,綏中縣總戶數216637戶,總人口644768人,比上年增長5.5%,其中非農業人口為118745人,占總人口的18.4%;農業人口526023人,占總人口的81.6%。全年人口出生率為6.83%,人口死亡率為6.2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64%,計畫生育率為91.51%。

2010年末,綏中縣總戶數217236戶,總人口636514人,比上年減少12.8%,其中非農業人口為119649人,占總人口的18.8%;農業人口516865人,占總人口的81.2%。  

經濟概況

第一產業

綏中經濟區內遼西最大的房地產:山海同灣 綏中經濟區內遼西最大的房地產:山海同灣

全年農業總產值完成581108萬元,比上年增長10.0%。其中種植業產值完成234019萬元,同比增長8.6%。糧食作物種植面積58758公頃,同比增長9.2%;糧食總產量330909噸糧食作物單產5625公斤/公頃,同比下降3.8%。在分品種糧食作物產品產量中,稻穀產量50351噸,同比增長1.6%;玉米產量215925噸,由於糧食作物種植產業結構調整,高粱產量2021噸,同比下降66.7%;馬鈴薯產量48352噸,同比下降3.4%;花生產量13026噸,同比增長71.9%。蔬菜總產量1329526噸,同比下降9.4%。  

第二產業

綏中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5戶(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擁有資產總額150.22億元,從業人員7365人。85戶規模以上企業中,濱海經濟區37戶,25個鄉鎮47戶和綏中發電有限責任公司。85戶企業註冊類型構成:國有企業1戶,集體企業2戶,中外合資經營企業1戶,私營獨資企業10戶,私營合夥企業1戶,私營有限責任公司63戶,私營股份有限公司1戶,其他有限責任公司6戶。綏中縣規模以上工業體系中,擁有3大行業門類(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24個行業大類,51個行業中類,60個行業小類。3大門類中,從事製造業企業80戶,占企業總數94%,採礦業4戶,電力生產企業1戶(綏中發電有限公司)。  

第三產業

服務業累計增加值要達11.6億元,年均增加值2.32億元。到2010年,綏中縣電話用戶要達到201,400戶,網際網路用戶達到17,185戶。

以綏中電廠、36-1油田和旅大油田為依託,大力加強綏中港區建設。抓緊實施、完善綏中發電廠專業碼頭、綏中36-1原油外輸碼頭和二河口、團山子、照山三個雜貨碼頭的主體工程和輔助設施建設。到2010年,綏中港區碼頭總泊位要達到18個,總吞吐能力達2,660萬噸。到2010年,綏中縣運輸車輛要達到10,000台以上,公路貨運總量達到4,653萬噸,客運總量達到1,945萬人次。  

風景名勝

綏中縣山川秀麗,名勝古蹟頗多,自然景觀獨具風采。位於李家鄉境內的京東首關“九門口”,建於明洪武十四年,是明代長城中的重要關隘之一。它飛跨河谷,險峻雄奇,號稱“水上長城”,是中國古長城中的一絕。位於渤海岸邊的秦漢宮遺址,已被國務院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對象。深山峽谷中的妙峰寺雙塔、蔚為奇觀的前衛歪塔、水光瀲灩的將軍湖,以及老虎汀、下屯、新庄子、湯口等四大溫泉等。

九門口長城

九門口長城坐落在遼寧省綏中縣李家鄉新台子村境內,距山海關15公里,全長1704米。

九門口長城,因其城橋下有九個瀉水城門而得名,水勢自西向東直入渤海,氣勢磅礴、壯觀,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因而享有“水上長城”的美譽,200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東北地區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

小河口長城

小河口長城坐落在綏中縣永安堡鄉西溝村一帶雄險陡峭的燕山山脈上,是冀遼兩省的分界線。這段長城大約8.9公里長,約有31座敵樓、18座戰台、14座烽火台。據史料記載,小河口長城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已有近700年的歷史。

前衛斜塔

前衛斜塔,古稱瑞州歪塔,坐落在綏中縣西南27公里處前衛鎮內。此塔建於北魏,距今已有1400多年。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斜塔高10米左右,塔身為青磚砌成,實心單項,分三級呈八角形。斜塔雖經千年風雨的腐蝕,但塔身上的磚雕圖案花紋仍清晰可見,此塔雖不高聳入雲,但昂首望去,飛檐凌空,卻也雄偉壯觀。

義大利比薩斜塔是世界聞名的斜度最大的斜塔,其斜度為5.3度,然而前衛斜塔的傾斜度為12度。塔尖移位1.7米,斜而不墜,歪而不倒。塔身從何時傾斜無從查考,但對斜塔的加固,曾有過記載。

妙峰寺雙塔

妙峰寺雙塔位於綏中縣永安堡鄉塔子溝村,建於遼乾統年間。兩塔之間相距50米,西塔高約24米,東塔高約10米,結構、雕刻基本相同。塔身雕刻精細,形態端莊,形象生動,姿態各異。周圍景致極為秀麗,山巒起伏,叢綠滴翠,桑柏如織。現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止錨灣碣石

碣石位於綏中縣城西56公里處的止錨灣海濱,距山海關15公里,長10公里。在距岸邊200餘米的海面之中,聳立著三塊巨大礁石,高出海面約20餘米。民間傳說為孟姜女投海葬身之處。每逢落大潮,從岸邊到礁石隱約現出一條巨石鋪就的海中棧道,經過考古發現證明,姜女墳就是當年秦始皇、漢武帝、魏武帝“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碣石,紅石砬子、黑石砬子和碣石正對的石碑地都發現了秦漢皇帝巨大的行宮遺址。  

遼寧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
瀋陽市瀋河區 | 皇姑區和平區 | 大東區鐵西區 | 蘇家屯區 |東陵區 | 瀋北新區 | 于洪區| 新民市 | 法庫縣 | 遼中縣 | 康平縣
大連市西崗區 | 中山區 | 沙河口區 |甘井子區 | 旅順口區 | 金州區 |瓦房店市 | 普蘭店市 | 莊河市 | 長海縣
鞍山市鐵東區 | 鐵西區 | 立山區 | 千山區 |海城市 | 台安縣 |岫巖滿族自治縣
撫順市順城區 | 新撫區 | 東洲區 | 望花區 |撫順縣 | 清原滿族自治縣 | 新賓滿族自治縣
本溪市平山區 | 明山區 | 溪湖區 | 南芬區 | 本溪滿族自治縣 |桓仁滿族自治縣
丹東市振興區 | 元寶區 | 振安區 | 東港市 | 鳳城市 | 寬甸滿族自治縣
錦州市太和區 | 古塔區 | 凌河區 | 凌海市 | 北鎮市 | 黑山縣 | 義縣
營口市站前區 | 西市區 | 鮁魚圈區 | 老邊區 | 大石橋市 | 蓋州市
阜新市海州區 |  新邱區 |太平區 | 清河門區 | 細河區 | 彰武縣 |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遼陽市白塔區 | 文聖區 | 宏偉區 | 太子河區 |弓長嶺區 | 燈塔市 | 遼陽縣
盤錦市雙台子區 | 興隆台區 | 盤山縣 | 大窪縣
鐵嶺市銀州區 | 清河區 | 調兵山市 | 開原市 | 鐵嶺縣 |昌圖縣 | 西豐縣
朝陽市雙塔區 | 龍城區 | 凌源市 |北票市 | 朝陽縣 |建平縣 |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葫蘆島市龍港區 | 南票區 |連山區 | 興城市 | 綏中縣 |建昌縣 
(註:瀋陽市大連市為副省級城市。)(參見:遼寧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