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區

皇姑區

皇姑區,隸屬於遼寧省瀋陽市,是瀋陽市的中心城區。皇姑區位於瀋陽市西北部,西南臨鐵西區,南臨和平區,東南臨大東區和瀋河區,北臨瀋北新區。中心位置位於東經123°42', 北緯41°82'。總面積66平方千米,人口94萬(2014年),下轄12個街道。轄區內有清昭陵、東北大學舊址、北塔護國法輪寺、無垢淨光舍利塔、新樂遺址等景點。 2016年,皇姑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54.5億元,同比增長2%。

基本信息

名稱由來

關於“皇姑”的由來,歷來有兩種說法:

1、皇姑區以皇姑墳得名,為簡儀親王墳。簡儀親王屬鑲藍旗,是努爾哈赤之弟莊親王舒爾哈齊的第八子,亦稱碩簡親王。因簡親王本名芬古,故其墳也稱芬古墳。時間一久,便誤傳為皇姑墳。

2、皇姑區名稱由來努爾哈赤之干女兒(也有說法是乾妹妹)葬於壽泉地區,此地故名為皇姑墳。1911年修建京奉鐵路時,把原來的皇姑墳改名為皇姑屯。1938年,偽市公署以皇姑屯車站為名,定為皇姑區。

歷史沿革

清朝時期,皇姑地區是一片農田,有幾個村屯,幾十戶農家。

皇姑區 皇姑區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京奉鐵路設皇姑屯車站,從此,這一地區興起工業、商業和運輸業,居民不斷增加,逐漸形成城鎮。

民國二年(1913年)有屬瀋陽縣第九區管轄的新市村、保合堡、東沙河子、北牌、新安村、皇姑屯、塔灣、御花園、北沙河子等9個村和第七區管轄的三台子,總計10個村。

民國十八年(1929年)劃歸瀋陽市第六區管轄,有順城大街、工程司大街、興隆大街、皇姑屯前街、皇姑屯中街、皇姑屯后街(今亞明、克儉一帶)處。

民國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屬偽奉天省瀋陽縣第九區管轄,有皇姑屯、塔灣、北牌、新市村、北沙河子、東沙河子、新安村、保合堡等8個主村;屬第七區有三台子,總計9個主村。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末,皇姑地區劃歸偽奉天市轄城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月,皇姑區,包括當時的皇姑、北陵兩區公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9月1日瀋陽市由17個區改劃為24個區,將皇姑區西部劃出,設塔灣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0日,瀋陽解放後,瀋陽特別市政府命令,將原皇姑、北陵、塔灣三個區合併為皇姑區,成立皇姑區政府,同時在皇姑區內設北陵分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成立皇姑區人民政府。

1955年5月,改稱皇姑區人民委員會。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皇姑區曾更名為紅衛區。

1968年6月24日瀋陽市革委會決定恢復皇姑區名稱。

1968年7月皇姑區人民委員會改為皇姑區革命委員會。

1980年9月,改稱皇姑區人民政府至今。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皇姑區下轄12大街道:三台子街道、遼河街道、黃河街道、三洞橋街道、華山街道、壽泉街道、塔灣街道、明廉街道、新樂街道、舍利塔街道、北塔街道、陵東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皇姑區位於瀋陽市西北部,東臨瀋河區,西鄰于洪區,北與瀋北新區接壤,南至和平區。 東西最長約8.25公里,南北最寬處約8.8公里, 中心位置位於東經123°42',北緯41°82'。總面積6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皇姑區地勢北高南低,起伏很小,海拔最低點為39米,最高點為45米。北部是從天柱山延綿而來的一條低矮的丘陵地帶,南部是古渾河的河道。地質為第四代衝擊平原,地表普遍覆蓋0.1-1.5公尺表土層,表土層下部為砂土層,黏土層或夾雜黏土層。

水文

皇姑區在古渾河道和丘陵地帶之間有一條人工挖掘的新開河,由東向西貫穿全區,流長約8公里。

氣候

皇姑區屬北溫帶受季風影響的溫潤大陸性氣候,風沙較多,年平均溫度7.8℃。年平均最高氣溫13.7℃,極端最高氣溫為38.3℃,年平均最低氣溫為-26℃,極端最低氣溫為-30.6℃。夏季多西南風,最大風速29.7米/秒,平均風速3.1米/秒。年平均降水量715.5毫米,最多為1064.9毫米,最少為341.1毫米。氣候特點是四季風明,雨熱同季。冬季漫長,寒冷乾燥,多晴天。春季回暖快,日照輻射充足,多西南風,蒸發量大,乾燥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空氣濕潤,多陰雨天。秋季為短期,由暖轉涼,天高雲淡,涼爽宜人,霜降前後,氣溫驟降。

自然資源

皇姑區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煤、鐵、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截至2014年,皇姑區有總人口94萬。 有漢族、回族、滿族、蒙古族、朝鮮族、錫伯族等31個民族。

經濟概況

綜述

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54.5億元,同比增長2%,高於全市平均增速9.8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3億元,同比下降60.1%,高於全市平均增速9.5個百分點;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36.5億元,同比增長3%,與全市平均增速持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12.5億元,同比增長2%,與全市平均增速持平。

第一產業

2012年,皇姑區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2201萬元。地膜使用量17噸。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30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32公頃,其中稻穀22公頃,玉米110公頃,蔬菜播種面積98公頃。糧食總產量1100噸,其中稻穀120噸,玉米980噸。肉類總產量122噸,奶類產量165噸,蔬菜產量6138噸。

第二產業

2010年,皇姑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83.6億元,為2005年22.1億元的3.8倍,年均增長30.5%;

2011年,皇姑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完成337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4.5%;工業增加值完成85.4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4.6%,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24.9%下降到23%。2家企業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第三產業

2011年,皇姑區服務業增加值完成267.3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6.1%,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70.2%提高到7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66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7.1%。現代服務業營業收入完成203.4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40%;信息產業產值預計完成66.6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21%。

2013年,皇姑區服務業增加值完成344.9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57.8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6%;優質商業用房面積達到59.6萬平方米,同比2012年增長21.6%。

2014年,皇姑區完成主營業務420億元,增長16.7%;固定資產投資401億元,增長18.7%。省級集聚區環北陵商務集聚區,營業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皇姑區全年接待遊客超過50萬人次。

2015年,皇姑區金融機構及服務機構達到278家,金融業對經濟成長貢獻率達到18.1%。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皇姑區新貌 皇姑區新貌

截止2015年,皇姑區啟動“智慧皇姑”建設。完成光纖入小區工程,全區光纖網路覆蓋率達到99.3%。組建區大數據管理局和區公共服務中心,開通“96185”民生服務熱線,政府網上協同辦公平台正式啟動建設,民生服務平台上線運營。投入1.3億元,完成舍利塔盛京碑林公園建設。啟動改造北塔公園、克儉公園,實施北陵大街等4條重要街路景觀提升和崇山東路等6塊精品綠地建設工程。完成主要街路節點和城市出入口的雕塑景觀亮化工程。皇姑區天山路等14條街路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實施薔薇河街北段等3條小區配套道路建設工程。對17台大型燃煤鍋爐實施高效除塵脫硫改造,對19台燃煤鍋爐實施清潔能源改造,對58台20噸以下燃煤鍋爐拆除併網,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1900噸,氮氧化物排放量450噸,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率為2.5%。

文化事業

皇姑區改造文化館,文化館面積達到5000平方米;重建圖書館、少兒圖書館,達到國家一級館要求,圖書館面積增加到7000平方米,藏書90萬冊;少兒圖書館面積達到6500平方米,藏書量10萬冊。12個街道和119個社區均建有獨立的文化站和文化廣場。

截至2014年,皇姑區累計投入1.4億元,推進公共文化設施提升。區文化藝術中心建設進展順利。文化惠民全面開展,新建社區書屋45個,電子閱覽室115個,舉辦民眾文化活動200餘場次。全民健身工程全面鋪開,區文體中心向社會開放,新增健身站點45處,安裝健身器材120件,十分鐘健身圈初具規模。舉辦全民健身活動60餘場,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460名。榮獲省民眾體育先進單位、市藝術惠民“雙百萬”工程優秀基層單位。

截止2015年,皇姑屯事件博物館正式開館,皇姑文化藝術中心即將投入使用。12個民間藝術展示館全年免費開放。新建標準化社區書屋55個,開展各類民眾文化活動315場次。策劃包裝並啟動太極谷、北部足球公園、足球氣膜館等體育項目建設。

教育事業

截至2008年,皇姑區有中國小校55所,其中獨立高中4所,完全中學3所,初級中學14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國小32所,特殊教育學校2所,駐區私立學校6所;全區在校學生68577人(其中私立學校學生數6097人),中國小公辦在職教職工5603人,離退休人員3913人;共有幼稚園49所,在園幼兒6553人,保教人員1373人。

截至2014年,皇姑區累計投入3.2億元用於提升改善教育基礎設施,通過了遼寧省基礎教育強區評估驗收。撤併新北、黃河、金山、萬方4所國小,珠五溪湖校區和43中天山校區建成招生;組建3個共同體式教育集團。完成陵西國小、光明中學等10所學校教學樓、體育館建設;投入3700萬元,完成26所中國小數位化校園建設,完成8所公辦幼稚園建設,新增學位1336個。為特殊教育學校196名學生提供免費午餐,我區成為全省唯一申報國家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招聘專才教師和雇員100名。

2015年4月,皇姑區學前三年兒童入園率達到98%、受教育率達到100%,義務教育發展水平達到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示範區標準,高中階段入學率達到95%以上,2015年6月,中國小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

體育事業

2014年,皇姑區健身站點數量達到230個。

截止2015年,皇姑區成立校園足球俱樂部,開展中國小青少年足球聯賽。圓滿完成瀋陽首屆馬拉松賽事起點及皇姑區賽段的組織保障工作。

醫療衛生

皇姑區有瀋陽市皇姑區中心醫院,皇姑區中醫院等醫療機構。

截至2014年,皇姑區區中心醫院等7家醫療機構改擴建工程進展順利,增加建築面積9800平方米;完成北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裝修改造和置換,新建向工、崑山2個數位化預防接種門診;累計投入500餘萬元,購置先進醫療設備。成立區體檢中心,為全區5474名幹部職工進行健康檢查。開展“智慧醫療”項目論證和調研,為區級衛生體系重新定位和醫務人員業務水平提升進行有益探索;累計開展家庭醫生服務1688次,建立居民健康檔案71萬份,建檔率達到87.7%。“單獨兩孩”生育政策有序實施,出生人口性別比保持正常水平。

社會保障

截至2012年,皇姑區組織普惠制培訓30000人。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在90%以上,困難家庭畢業生100%就業。建成就業基地10個,創業培訓基地12個,創業園區12個,創業孵化基地5個。利用三年時間實現城鎮企業勞動契約簽訂率達到95%以上,集體契約簽訂率達到90%以上。勞動用工備案人數達到4萬人,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償還率力爭達到100%,受理農民工投訴舉報案件結案率達到95%以上。社會保障面力爭達到2%,月人均救助額達到190元。

截止2015年,皇姑區新增就業3萬人,城鎮人口登記失業率為2.68%,扶持創業帶頭人550人,新增創業1300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450萬元。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統籌征繳2.7億元,失業參保擴面13.6萬人。

交通運輸

瀋陽北站 瀋陽北站

皇姑區內擁有6橫6縱12條交通主幹道,一級公路7條,二級公路18條和500多條三、四級公路及二、三環高速公路。已經竣工的瀋陽捷運二號線貫穿皇姑區南北。皇姑區北部的三台子出口是北京、大連、內蒙古、黑龍江等地進出瀋陽的重要通道。

皇姑屯站有11條火車運營線路經過。

瀋陽長途客運總站是國家一級車站,長途客車線路方向經過新民、彰武、康平、康平(東)、桓仁、法庫(東)、法庫(西)、法庫等地方。

瀋陽市有公交運營線路140多條,營運車輛三千多台,可以通達城區中的瀋河區、皇姑區、鐵西區、和平區和大東區。

皇姑區內毗鄰瀋陽北站和長途汽車客運總站。距桃仙機場僅40分鐘路程,距渤海灣有2個小時路程。著名的瀋大高速公路使本區與港口城市大連、營口相貫通。區內以黃河大街、北陵大街、長江街等主要幹道。

風景名勝

清昭陵

皇姑區昭陵 皇姑區昭陵

清昭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位於瀋陽城北,通稱“北陵”。是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始建於清崇德八年(1643年),順治八年(1651年)竣工。占地面積約450萬平方米。

陵墓平面布局可分前、中、後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從下馬碑到正紅門,有華表、石獅、石橋、石牌樓、更衣廳、宰牲廳等建築。第二部分從正紅門到方城。紅門內參道兩側有石雕擎天柱4個,還有成對排列的立象、臥駝、立馬、坐獅、坐麟、坐獬6種石獸。康熙第二次東巡時在此建立碑樓,內立“大清昭陵神功聖德碑”,並親撰碑文頌其祖先功德。碑樓兩側有華表襯托,還有茶膳房、滌器房等。第三部分是陵寢主體,有方城、月牙城、寶城相接。方城以隆恩殿為中心,東西有配殿,四角建角樓,前面正中是3層檐的隆恩門,後面是石柱門、石五供和券洞門。洞門之上設明樓,內立“太宗文皇帝之陵”石碑,用漢、滿兩種文字鐫刻。方城後面是月牙城和寶城。寶城中的寶頂下是地宮,葬置棺槨。寶城後是人工建築的隆業山。1927年,奉天省政府曾將昭陵闢為公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市政府又撥款大力修繕並擴建了樓台亭榭和人工湖等。

東北大學舊址

皇姑區新樂遺址 皇姑區新樂遺址

東北大學舊址,是第五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瀋陽市皇姑區北陵大街東側,新開河北岸。1923年開始籌建,至1930年陸續建成。東北大學是張作霖統治東北時期由奉天和黑龍江兩省聯合創辦的高等學府,是20世紀初東北地區的規模最大的一所由文、法、理、工、教育五個學院組成的綜合性大學。1928年張學良任校長後,實行男女同校,增設學院,延聘教授,大力發展體育,一批著名學者如章士釗、梁思成等在此任教。

北塔護國法輪寺

北塔護國法輪寺及碑林位於皇姑區崇山東路路南,建於清崇德年間(1643年—1645年),是清太宗皇太極敕建的瀋陽城外的東、西、南、北四塔之一。1643年(崇德八年)動工,1645年(順治二年)竣工。

塔的下面建有法輪寺,現保留大殿五楹,天王殿三楹,東西配殿各五楹,寺北寶塔一座,山門三楹。四塔的建造形式,均為藏式喇嘛塔,是由基座、塔身、相輪三部分構成。北塔和法輪寺保存較為完整,於1962年1月,瀋陽市人民委員會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國家撥款對北塔進行了維修,並修復了法輪寺的大殿、山門、配殿,舉辦了佛教密宗藝術和盛京古城風貌陳列,新建了碑林,於1987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

無垢淨光舍利塔

無垢淨光舍利塔是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瀋陽市皇姑區塔灣街黃土崗上。建於遼重熙十三年(1044),清崇德五年(1640)重修。是瀋陽市現存較古老的建築之一。

無垢淨光舍利塔為13層密檐八角形磚塔,高約33米。整體可分地宮、塔座、塔身、塔檐、塔剎5部分。地宮在塔座下,乃埋舍利之處;1985年維修時,發現此塔為空心。塔內還出土鎏金佛、舍利子、經卷、瓷器等大批文物;並發現圓形地宮,上有天花,下有地板,四壁有保存完好的彩色壁畫阿難、迦葉、護法神等。塔中出土大型石函,蓋上刻有“維南贍部洲大契丹國遼東瀋州西北豐稔村東重熙十三年次甲申四月大壬辰朔冥生十五葉藏“及建塔人姓名、職務等,是研究建塔和遼史的重要實物資料。塔北已新建展廳,陳列瀋陽古塔文物,1986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

新樂遺址

皇姑區新樂遺址 皇姑區新樂遺址

新樂遺址是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位於瀋陽市皇姑區黃河大街新開河北岸黃土高台之上,1973年首次發掘。這是一處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的村落遺址,占地面積17.8萬平方米,集居地約2.5萬平方米。其布局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測定新樂遺址距今有7200多年的歷史。出土文物中還有極為珍貴的煤精製品和木雕藝術品。

新樂遺址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建新樂遺址博物館。瀋陽出土的骨製品種類繁多,時代較全。其中主要是1978年新樂遺址下層房址出土的骨柄、骨錐為新石器時代骨製品。骨柄長11.2厘米,從側面觀察,很象兩片骨板粘合在一起,有一道較明顯的合縫,用以鑲嵌細石片,作複合工具之用。骨錐長10厘米,頂端寬1.4厘米。體扁平,尖部彎曲且鋒利,是鑽孔工具。

遼寧區劃

完善詞條,學習知識,也分享知識!

遼寧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
瀋陽市瀋河區 | 皇姑區 | 和平區 | 大東區 | 鐵西區 | 蘇家屯區 |東陵區 | 瀋北新區 | 于洪區| 新民市 | 法庫縣 | 遼中縣 | 康平縣
大連市西崗區 | 中山區 | 沙河口區 |甘井子區 | 旅順口區 | 金州區 |瓦房店市 | 普蘭店市 | 莊河市 | 長海縣
鞍山市鐵東區 | 鐵西區 | 立山區 | 千山區 |海城市 | 台安縣 |岫巖滿族自治縣
撫順市順城區 | 新撫區 | 東洲區 | 望花區 |撫順縣 | 清原滿族自治縣 | 新賓滿族自治縣
本溪市平山區 | 明山區 | 溪湖區 | 南芬區 | 本溪滿族自治縣 |桓仁滿族自治縣
丹東市振興區 | 元寶區 | 振安區 | 東港市 | 鳳城市 | 寬甸滿族自治縣
錦州市太和區 | 古塔區 | 凌河區 | 凌海市 | 北鎮市 | 黑山縣 | 義縣
營口市站前區 | 西市區 | 鮁魚圈區 | 老邊區 | 大石橋市 | 蓋州市
阜新市海州區|新邱區 |太平區 | 清河門區 | 細河區 | 彰武縣 |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遼陽市白塔區 | 文聖區 | 宏偉區 | 太子河區 |弓長嶺區 | 燈塔市 | 遼陽縣
盤錦市雙台子區 | 興隆台區 | 盤山縣 | 大窪縣
鐵嶺市銀州區 | 清河區 | 調兵山市 | 開原市 | 鐵嶺縣 |昌圖縣 | 西豐縣
朝陽市雙塔區 | 龍城區 | 凌源市 |北票市 | 朝陽縣 |建平縣 |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葫蘆島市龍港區 | 南票區 |連山區 | 興城市 | 綏中縣 |建昌縣
(註:瀋陽市大連市為副省級城市。)(參見:遼寧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