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機構名稱:遼寧省環保志願者聯合會
大分類:環境保護
公益分類:環保
註冊性質;民政登記
成立時間:2003年11月1日
機構簡介

遼寧省環保志願者聯合會(以下簡稱綠色遼寧)經遼寧省民政廳正式登記註冊,以崇尚綠色文明、普及綠色常識、推廣綠色文化、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為宗旨,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地方公益性非營利民間環保組織。
綠色遼寧活動範圍主要包括:支持政府一切有利於環境保護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措施和活動,反映公眾對環境保護的意見和建議,監督、揭露損害環境保護與社會可持續的行為,並籲請社會有關方面予以制止;廣泛開展環保科普宣傳及環境知識教育,推動公眾環保知識的普及,提高全民的環境意識和參與環保的程度;開展環境保護方面的國際間、地區間和民間的交流與合作;支持和組織會員進行環境科研和環境理論研究、收集環境信息、進行社會調查,為政府環境決策及環境立法提供諮詢及建議。
綠色遼寧實行會員制,除團體會員外,個人會員中包括大量大學、中學學生及年輕的公務員、企事業工作者。綠色遼寧的主管單位為遼寧省環境保護局。綠色遼寧設設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最高權力機關為會員代表大會,秘書處為常設機構,下設辦公室(會員部)、項目部、外聯部及分會或其他形式的分支機構。現有團體會員37個,個人會員近5000人。
發展方向

綠色遼寧下一步將嚴格按五年發展規劃開展活動,對少年兒童,從小培養環境意識;對成人,重點進行生活方式的調整;對農村國小普及環保常識;並在解決遼西北沙漠化問題上有所貢獻。2007年下半年將開展遼寧環境攝影大賽,宣傳節能減排,進一步推進能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同時綠色遼寧將積極尋求國際機構、NGO和國內企業的支持和贊助,在積極吸收會員的基礎上,提高融資能力,確保規劃活動和項目得以正常進行,為環保事業做出我們的貢獻。
近期計畫開展的項目:一是與北京環境發展研究所(富平學校)合作,以瀋陽市于洪區馬三家子鎮東甸子村為樣本,研究農村水污染問題的成因,並提出農村水源保護的對策。二是與撫順市茂原生物有機肥有限公司、茂原米業公司合作,通過在水源保護區內(大夥房水庫上游)集中收集畜禽糞便生產生物有機肥、施用生物有機肥生產有機大米的循環經濟模式,探索農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之路。三是繼續鞏固推廣彰武治沙項目成果。目前,綠色遼寧固沙綠化項目已將圍封沙地中的6800畝建成圍封綠化示範點,還計畫向全社會籌集固沙綠化資金(原材料)150萬,再用三到五年時間,每年固定2萬畝流動半流動沙地,控制揚沙污染,在維護當地現有的社會生態環境基礎上,逐步恢復當地被破壞的自然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
項目建設
爭取日本政府貸款,實施彰武治沙項目
2005年8月1日至2006年7月15 日,為遏制科爾沁沙漠向遼寧省中部城市群推進,逐步改善遼西北地區生態環境,從源頭解決遼寧省中部城市群揚沙污染問題,綠色遼寧申請省環境保護專項資金補助57.65萬元、接受日本政府無償援助資金57.65萬元,在彰武縣阿爾鄉進行了沙化土地綜合治理項目。在1年內進行沙化土地綜合治理2萬畝。項目1年結束驗收時,形成自然草場16150畝,人工造林3550畝,對人工已恢復的天然草場人工林進行承包經營,提供就業崗位10個,農民及家屬人均年收入增加500元。
項目採用抗旱新工藝,“膜式栽樹法”可使樹苗春季栽樹後,連續50天不用澆水,大大減輕春季造林的工作量,造林成活率可達90%以上。使幼林培育周期縮短3~4年,提高造林成活率10~12%,居全國同樣類型地區先進水平。圍欄工程措施使植被恢復速度縮短5~7年,人工促進種草採用新品種新工藝,單位面積產量比現在種草水平提高25%以上。5年後,使全場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流動、半流動沙地全部固定並實現草業、林業利用,成為遼寧省邊界地帶的綠色屏障。項目竣工形成的生產能力,草業產出商品草,林業間接收入等可平均年創經濟效益20萬元。
開展珍稀瀕危鳥類挽救項目,保護生物多樣性
2006年2月15日開始,開展保護獾子洞水庫生態環境,挽救世界瀕危、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白鶴行動。此活動得到了遼寧省環保局、瀋陽市委宣傳部、瀋陽市環保局、法庫縣林業局、水利局、環保局等各部門的支持。遼寧電視台、遼寧電視台新北方欄目組、瀋陽電視台、遼瀋晚報、華商晨報、法庫縣電視台等六家媒體對此次活動進行報導。社會各界非常關注。該活動獲得2006年度福特汽車環保三等獎,獎金五萬元用於在法庫縣葉茂台鎮榛子街村建設一座觀鳥台。同年,丹麥諾維信公司贊助五萬元,用於在法庫縣葉茂台鎮四官窩鋪村建設另一座觀鳥台。
確定五年規劃,獲歐盟·中國環境項目贈款
計畫用五年時間,通過開展創建綠色幼稚園、綠色飯店,深入農村學校開展綠色教育以及到遼西北沙化地區防沙植樹、編寫環保常識讀本等活動,全面提高公眾環境意識,推進綠色遼寧組織建設,積極籌措資金,擴大會員規模,做到組織發展運轉正常、整體水平處於全國環保NGO前列的。
公益活動
組織大型環境宣傳教育活動
2003年12月18日,組織了一次八所瀋陽高校、300名學生志願者參加的環保講座。
2003年12月23日,組織部分志願者參加了中日環境教育交流會。
2004年1月10日至14日,組織了四所高校環保社團領袖到北京參加了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組織的全國大學生環保志願者培訓營活動。
2004年3月13日,與瀋陽16所高校環保社團領袖一起研究制定了在高校中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的活動方案,並在各高校中開展了具體活動。
2004年3月27日,聯合省老年腳踏車健身俱樂部400多名環保志願者和瀋陽市10所高校400多名大學生環保志願者,在北陵公園齊聲高唱環保歌曲,在張氏帥府古建築和古樹進行了維護和保護,並開展環保宣傳公益活動。
2004年4月23日,在瀋陽化工學院組織了一次環保生態攝影講座。
2004年5月1日,在瀋陽社區進行了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圖片展,並進行了現場環保常識問答、暢談環保心得體會等交流。
2004年6、5世界環境日,組織首次“綠之韻”交響音樂會和廣場文化宣傳活動,瀋陽華晨汽車集團公司贊助。
2005年4月22日,組織300多名志願者在五里河公園開展愛鳥護魚活動。
2005年5月中旬,請副會長周海翔在瀋陽晚報大樓為200多名環保志願者開展生態圖片講座。
2005年6月5日,在瀋陽泉園社區開展社區居民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頒獎晚會,1000多人參加,遼寧電視台、遼寧日報、遼瀋晚報、時代商報等報導。
2005年3月-8月,在瀋陽四個社區開展居民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試點,每個社區60戶人家參與。
2005年10月24日-11月14日,開展共建節約型社會變廢為寶設計創意大賽。
2005年8月至12月,開展首次遼寧環保十大人物評選,12月14日,組織舉辦十大人物頒獎晚會,近1000人參加,志願者近300人。
從2005年10月開始,用兩個月時間,在瀋陽、丹東、盤錦、撫順四市開展了綠色GDP調查中空氣、水污染對清潔費用的調查;
2007年3月4日,在瀋陽遭遇五十年不遇的重大雪災之即,為救助雪後覓食困難的野生動物,分別通過遼寧電台(鄉村台)電話連線訪談、遼寧電視台(青少頻道)播發滾屏信息、移動式通訊公司播發公益簡訊等方式,呼籲社會各界投食救助野生動物。
2007年5月29日,與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國際餐飲協會(中國代表處)等合作開展綠色烹飪國際大獎賽暨百萬中餐職業廚師拒烹野生動植物簽名活動,宣傳野生動物保護。
2007年6月下旬,與遼瀋晚報合作發出倡議書,號召公共建築內嚴格執行空調不低於26度(夏季)標準,並組織大學生志願者對包括商場、賓館、銀行、機關、事業單位在內的六十餘座公共建築空調溫度進行現場抽測、同時發放倡議書,宣傳節能的重要性。
多次組織志願者進行植樹活動
2004年4月10日,組織108名環保志願者赴遼西北沙漠地區進行考察和植樹(距瀋陽200公里)。2004年4月18日,與遼瀋晚報社一起組織100名環保志願者再一次深入遼西北沙漠進行考察和植樹活動,本次活動共植樹1000餘棵,並對上一次所植樹木進行維護。
2004年4月17日,組織326名環保志願者到撫順植下近萬棵小樹,並進行了綠色遼寧志願者林揭牌儀式。
2004年4月29日,組織遼寧省、市民主黨派50多名環保志願者到棋盤山植樹。
NGO組織之環境保護協會一
NGO,是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它是指是一個不屬於政府、不由國家建立的 組織。雖然從定義上包含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但該名詞一般僅限於非商業化、合法的、與社會文化和環境相關的倡導群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