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iCET)是在美國加州和中國北京註冊,由美國基金會及國際機構支持的獨立的,非營利的專業組織,是一個在低碳經濟和氣候變化領域中具有領導力的智庫機構。iCET核心使命是為決策者提供能夠緩解能源和氣候危機並創造綠色能源生態體系所急需的創新型解決方案。
項目介紹
清潔交通
中國清潔交通項目團隊自2004年開始,協同國內外政府、企業、研究機構及非政府組織等合作夥伴,通過研究與實踐,提出並不斷更新中國短期、中期及長期的可持續清潔交通解決方案。
碳管理
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凸現,這不僅會促使世界革新現有的商業模式,同時也賦予地球公民新的氣候責任。處於經濟高速發展期的中國,正在為環境問題而不懈努力。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管理制度是促進氣候變化立法、建立全國性碳市場的基礎。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提供碳管理解決方案,為加強企業及其他實體單位在溫室氣體核算、報告、核查方面的能力建設,為中國碳市場發展適時引薦美國加州等國際成功經驗。
清潔技術發展
一直以來,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重視大多側重於敦促各國採取行動,避免發生環境災難;而發展清潔技術其實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另一非常有利的措施,不僅可以為國民經濟新增可持續且創造財富的領域,同時還可以處理諸如清潔、可承受能源供應、清潔用水供應以及氣候韌性農業等緊迫的發展要務。此外,全球在清潔技術領域的廣泛合作也將有助於氣候談判等全球性問題的推動。自2012年9月,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開始設立清潔技術發展項目,旨在引薦國際最有價值的清潔技術政策、科技和產業發展經驗,提供最佳解決策略,促進開發中國家,尤其是中國的清潔技術的創新升級,從而推動綠色增長和可持續發展,達成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
創始人
安鋒博士是新能源技術、清潔交通及能源經濟學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現任智庫組織美國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及美中清潔技術中心總裁兼執行主任。安鋒博士也被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特聘為資深研究員,同時擔任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和廈門大學能源學院的客座教授。他在美國密西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中國清華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中國科技大學獲得學士學位,研究領域均為套用物理學。
資助方
美國惠普基金會
美國能源基金會中國可持續能源項目
英國外交和聯邦事務部戰略項目基金
美國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
美國藍月亮基金會
美國能源部
美國商業部
中國國家環保局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
世界銀行
項目合作方和支持單位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氣候變化項目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
美國商務社會責任國際協會
美國國際清潔運輸理事會
美國皮尤全球氣候變化中心
美國氣候註冊組織
美國環境保護局
美國加州環境局和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
美國南加州愛迪生電力公司
美國可再生能源理事會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
美國紐約大學
美國EcoLinx基金會
英國Stern評論:氣候變化經濟學
英國E4tech公司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源與環境標準研究院
中國國家環境保護部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氣候變化司能源研究所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全球環境研究所
中國清華大學
NGO組織之環境保護協會一
NGO,是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它是指是一個不屬於政府、不由國家建立的 組織。雖然從定義上包含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但該名詞一般僅限於非商業化、合法的、與社會文化和環境相關的倡導群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