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焦慮症

選擇焦慮症(choice anxiety)是指面臨太多相似的選擇,無法決定的時候產生的焦慮感。

簡介

有的人就是天生的糾結帝,小到中午吃飯去哪吃,大到畢業是要考研、出國還是工作都得苦思冥想一番,越想越迷茫。對於這些人來說,選擇越多,焦慮越多;選擇越難以取捨,焦慮越深。

王魯湘在《好的世界觀一定是開放的》一書中也談到開放式帶來的最大問題是選擇的焦慮感。封閉式的人,他不選擇,所以不焦慮。一選擇就有焦慮,人有三個選擇的時候一定會有焦慮,更何況現在人生面臨的豈止是三個選擇。選擇越多,焦慮越多;選擇越難以取捨,焦慮越深。這意味著一個開放社會對人的要求很高,它要求一個人的知識能力、意志力、抵抗誘惑的克制能力,包括判斷能力都必須快速提高。所以活在開放式社會的人,只能通過不斷地知識更新,來提高自己主體的各種能力。這樣才能在更多的選擇面前保持一種積極。

表現

人們有時在面對“要么選擇,要么不選擇”時會出現焦慮,而焦慮的結果往往是採取迴避,即選擇“不選擇”。比如,公司領導層在商議是否同意某人進領導班子的表決時,有人表態“同意”,有人表態“不同意”,也有人“棄權”。最後一類人的選擇,即是一種“不選擇”的選擇。曾有來訪者說,他最討厭作選擇,曾經在做“媽媽和愛人同時落難,你只能救一個”那樣的“可惡”遊戲時,感到受煎熬一樣,強忍著對“遊戲”的憤怒,始終不做回答。他說“只要面臨作選擇,我肯定是選擇不選擇”。而這種“不選擇”,其實就是他的選擇,正是他在不能選擇的焦慮下的一種無奈的選擇。

焦慮原因

其實,人們在面臨選擇的時候,一定程度上都會出現焦慮,但區別正常與異常的選擇焦慮,是看一個人在兩難時能否自主決定。心理學上的神經症性不能選擇的焦慮,就是在選擇時瞻前顧後、猶豫不決,且因拖延了時間而又加重焦慮。或者即使作了選擇性決定,之後又產生因對選擇對不對的懷疑而陷入懊惱。那么,這種不能選擇的背後是什麼在決定呢?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深層心理發展學說解釋神經症焦慮人格,是發生於嬰兒時原始信任遭到損害。但除此之外,具有焦慮人格的人所處的環境很可能還是一個高標準嚴要求,或是充滿競爭風險性的環境。這種環境下,人的內心總體驗著緊張、疑慮、害怕等不安全感,其“高標準嚴要求”會潛移默化地成為對自己的要求。
若進一步來看,它可成為對做人做事力求完美的強烈欲望。那些過分追求完美的人,理性上明白“沒有完美也用不著完美”,但就是不自主地要求完美。這其實並非完美本身在吸引他,而是他內心唯恐“不好”的危險,迫使他必須追求完好,以免“不好”帶來的焦慮。任何過分行為,實際上都帶有強迫性,這是人由不得自己的無奈。心理學上所謂不自由,就是指過分行為的強迫性重複(即行為不受主觀意志所控制),其根源還是與人的焦慮人格相關。

人們因為難以選擇而產生焦慮,這背後存在著追求絕對正確的幻想。從心理角度看一個人對絕對觀念的幻想,源於早期對權威的崇拜和對懲罰的恐懼。這實際上跟人早期處於高焦慮人際環境一樣。

權威的崇拜和懲罰的恐懼

權威,在這裡泛指人們必須服從的人(包括自己)、法令、思想性的東西。每個人在過去的養育環境和教育環境中,都曾感知過權威的力量和作用。古往今來“順則昌,逆則亡”的文化內涵,也說明了專制文化對人們權威崇拜和懲罰恐懼產生的心理影響。權威象徵擁有,象徵無敵的自由。在人類歷史上,有許多的廝殺、侵略,還有很多不遺餘力謀取權力(權威)的人,大都是想擁有不受控制的自由!其本質都是想消除不安全的恐懼。
可是,依賴權威卻隱藏著無盡的憂患。因為,如果想確保自己的選擇正確,必然害怕喪失正確而帶來緊張焦慮。這種憂患意識,會促使人心進一步不安全,以致做任何事都生怕出錯(如不敢表達意見),作任何簡單的選擇都會有焦慮而無法決定(如今晚吃不吃安眠藥?)。
那些害怕人際交往,不敢發言,不敢做主,不敢談癌症、談抑鬱症……不敢“許多”的人的心理現實,都是在追求絕對安全的幻想破滅後,又一再執意追求著絕對安全。
不能選擇,也可說是一種慢性預期焦慮症。其心理機制,還與人的無責任感、無責任能力相關。因為伴隨人自由選擇之後的是責任,是行為責任。能自由選擇的人,對選擇後的行為,有履行相應責任的自信。不能選擇,往往說明一個人缺失責任感、缺乏行為能力,其深層心理動因是人的依賴情結。
可以這么說,不能選擇的焦慮,是心被控制的不自由表現。

建議

認準某一個機會拼盡全力,遠比在每一個機會上淺嘗輒止更容易成功。
每一個選擇都有它的優勢,也自然會有它的劣勢。即便真的出現一個接近完美的,那天底下那么多人,憑什麼餡兒餅就一定會砸到你頭上?所謂選擇,無非是要真正面對自己內心的需要,認清自己最看重的到底是什麼,找到它。如果實在無法抉擇,那就一咬牙一跺腳,然後奔著一個方向一往無前地走下去。
選擇的權力也意味著需要承擔的責任,既然決定了,就要承擔起選擇的後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