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公德焦慮症,有位中學生將撿到的五元錢交給警察叔叔時,警察卻稱“無法處理”又還給了她。這讓小楊十分鬱悶,不知道遇到這樣的事兒該怎么辦。面對上交的五元錢,年輕的警察一臉茫然,他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認為拒收最為穩妥。而這卻造成了青少年鬱悶和茫然。我們要通過信用體系的建設,形成一種類似的局面:每個人時常檢查自己的公德行為,就像檢查自己的車有沒有汽油那樣。
現象剖析
1、這幾個警察可能是因為錢太少了,收起來麻煩,去尋找失主也不太可能。如果是五百元,甚至是五萬元,肯定是先要找失主的。的確,學生拾到的錢是少了,但哪怕是拾到一分錢,也同樣應該先收下。這是對學生拾金不昧的愛護,同時也是對這種精神的弘揚。
2、聲稱“無法處理”並將錢還給學生,這是對學生的傷害,也讓其懷疑自己的做法是否錯了。其實對於重新回到自己手中的錢,這小小的五元錢就成了“燙山芋”了,該如何處置這也成為了問題。更重要的是這會成為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困惑,以後如果再拾到錢,還會將錢交給警察叔叔嗎?還會有這種勇氣嗎?
3、警察叔叔的拒絕,其實是怕麻煩,因為錢太少,覺得自己付出的“代價”太高划不來。或許從成本的角度看,警察的做法有著一定的道理,但從學生的成長,從呵護拾金不昧精神的角度看,則完全是錯誤的想法。因為這不是能夠用金錢來衡量的。當然公安機關也可以專門設立遺失物指定收集地,但不管如何不能因為怕麻煩而拒絕一個學生的拾金不昧。“無法處理”是一個錯誤的“暗示”,警察不能成為扼殺孩子拾金不昧的向善之心。
4、五元錢雖小但是反饋出的問題卻不少,類似的撿到一分錢、一角錢、一元錢的訊息以前也曾經發生報導過。讓這名中學生鬱悶的不是區區的五元錢,而是對從小一直以來接受學校拾金不昧教育的迷茫,拾金不昧難道還得看金額的大小,這種撿到錢物要交公的做法,早已深深扎入到了孩子幼小的心靈里。可是當孩子撿到錢交給警察的時候,卻遭遇了退回的尷尬,以金錢的多少來衡量拾金不昧,是對拾金不昧的一種無形踐踏與侮辱。
完善措施
1、從公信的角度看,這幾個警察能當機立斷,拒收小額失物,或許還算是私德尚佳者,至少他們沒有昧下這中學生的一片心意。網際網路時代原本應更為便利的“失物招領”緣何落寞,或許還需要一些配套系統建設,比如一個統一協調,全國聯網的權威而公益的失物認領平台。
2、如果我們僅把譴責送給這位當事的警察,是不公平的。在某種程度上,警察、公共服務部門,不重視小事,不願管小事,已經成了當下的一種普遍社會現象。而背後正是價值導向的迷失。重視大事,表彰大事,似乎只有大事才能體現公共服務的價值與水平,用“馬太效應”塑造了一個個的典型,但這些典型卻越來越脫離人們的生活實際,可學性越來越差。
3、“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很多社會負面事件發生之後,細細分析根源,都可以在細節上找到原因,都可以在價值導向上找出問題,但真正吸取教訓者少,將“民眾利益無小事”落到細節者少。
主要特徵
1、金錢優先吞沒了社會公德。一些人以追逐金錢為目標,“效率優先”被理解為“金錢優先”,能不能賺錢和賺錢多少成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準,而不看他所賺的錢是不是合法的錢,似乎只有他賺了錢,一切都是合乎道德的和崇高的。
2、缺乏正義的社會氛圍。在我們社會的發展中,經濟成長被置於核心地位,公平和正義只是作為第二層次甚至是第三層次的發展理念。於是就出現了只顧經濟成長而忽視公平正義的現象:只要經濟發展了,什麼都可以乾,什麼都可以破壞,什麼都可以違背;這就造成許多的社會正義倫理和道德底線被突破,被扭曲。自然,作為社會正義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的社會公德也就被一些人一再地踐踏。
3、社會公德的缺失在於缺乏社會公德的維護者、監督者和對違反者的懲罰者。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缺乏的正是社會公德的堅定維護者、敏銳的監督者和俠義的“志願懲罰者”。這些主體的缺位使遵守社會公德的人得不到激勵,使破壞社會公德的人得不到懲處,於是大家對社會公德就視而不見,想遵守就遵守,想不遵守就不遵守。
4、公眾普遍缺乏規則意識。人類的所有活動都有自己的遊戲規則:開會有開會的規則,議會有議會議事規則,國際組織有自己的組織規則,公司董事會有自己的執行規則;體育運動有運動員的規則,可以說規則是人類活動的基礎。任何社會的運行都離不開規則。但在我們這個社會裡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對規則的遵守程度比較弱。
5、即使有公共規則,大家也都是想極力去擺脫公共規則。這樣一來本來是約束所有人的規則最後卻成了只約束少數沒有辦法擺脫約束的人的規則。西方有一句諺語:“有規則就有例外。”而在我們這裡,守規則卻成了例外。社會公德實際上是一種社會規則,規則意識的缺乏就造成了社會公德的缺失。
解決對策
1、要建立和完善社會信用體系,以個人信用體系建設來促進社會公德的完善。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形成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建設現代市場體系的必要條件,也是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可以說信用體系建設中包含著對社會公德的要求。
2、要以法促德,也就是說要利用立法等手段促進社會公德的確立與遵守。良好的社會公德意識的形成迫切需要嚴格的法律制定與執行來保障。從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的情況看,以法促德是一個基本的經驗,社會公德的遵守需要嚴格的法律。我們借鑑這些好的經驗,充分利用法律的嚴謹性和嚴格性來確立社會公德的地位。
3、要不斷壯大社會公德維護者、監督者和懲戒者的隊伍,不斷形成“失德受懲”的局面。這支隊伍包括政府的公務員、社會中介組織和社會團體、志願者和廣大的民眾。要在政府部門開展廣泛的社會公德意識的教育,使我們的公務員隊伍成為遵守社會公德的榜樣力量;要發展維護社會公德的民間組織,使他們能夠成為監督社會公德履行的支持力量;要在公眾中進行系統的社會公德意識的教育,使他們成為自覺地遵守社會公德的主體力量。
焦慮症
焦慮症:即通常所稱的焦慮狀態,全稱為焦慮性神經病,是以廣泛性焦慮症(慢性焦慮症)和發作性驚恐狀態(急性焦慮症)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心跳過速、呼吸困難、腹瀉、頭暈、胸悶、口乾、尿頻、手腳冰涼、出汗、肌肉緊張等不安症狀。
特點:焦慮症是一種具有持久性焦慮、恐懼、緊張情緒和植物神經活動障礙的腦機能失調,常伴有運動性不安和軀體不適感。其焦慮並非由實際威脅所引起,或其緊張驚恐程度與現實情況很不相稱。發病於青壯年期,男女兩性發病率無明顯差異。
起因:(1)生活事件與應激的影響:焦慮可以發生於正在經歷的高度的應激狀態,如需要做出重要決定,事情到了最後期限,改換工作或規律,或處理工作中的其他事情等。(2)個性的影響:指個體通常的反應、感受和行為方式
焦慮症發作時的控制良方
叫停:一旦你感到有某種身體的不適(比如心跳加快、頭暈),同時有某種不祥的預感時,立刻說“停止”。如果你曾經發作過焦慮症或正處於焦慮症發作時期,可以在手腕上套一個橡皮圈,在你說停止時,拉一下橡皮圈彈自己的手腕。找原因:長時間坐著突然站起時,頭暈是正常的,並不是什麼不祥的預兆,由於控制不了災難性的想法,焦慮症就爆發了。每個人都會有頭暈、心跳加快、胸悶的時候,那只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在這些反應發生時,先找到原因。想想:“我幹了些什麼?(一直坐著又站起,所以會頭暈。)”“今天天氣怎么樣?(天氣預報說氣壓很低,所以感到胸悶。)”“我昨晚休息得好嗎?(整晚沒睡,所以很疲勞。)”轉移注意力:轉移注意力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與你目前的感覺無關的事情上,使自己無暇進行災難性的推測。調動你所有的感觀去注意周圍環境:假設你走在一個廣場上,你感到隱隱的不安,馬上去注意廣場周圍有什麼建築,這些建築有什麼特點,你以前進去過嗎?假設你正參加一個集會,不祥之感襲來,你馬上觀察你旁邊的人或是某個主持人在說什麼?乾什麼? 控制呼吸:焦慮症發作時病人呼吸急促,這會導致二氧化碳減少,進一步加劇身體症狀,如頭暈、四肢刺痛。對於沒有進行過呼吸訓練的病人來說,簡單的方法是用雙手將一個沒有漏洞的紙袋(不能用塑膠袋)緊緊地套在自己的鼻子和嘴上,做深呼吸10次。用下面的“控制呼吸法”呼吸不僅有“急救”的作用,還能夠降低你總的焦慮水平。這需要平時的訓練。方法如下: 腹式呼吸:保持坐姿,身體後靠,不要駝背,五指併攏,雙掌放於肚臍上。把你的肺想像成一個氣球,用鼻子長長地吸一口氣,把氣球充滿氣,保持2秒鐘。這時你看到你的手被“頂起”。再用嘴呼氣,給氣球“放氣”,看你的手是否在慢慢回落。 慢呼吸:學會腹式呼吸後,開始學計時,不讓呼吸變快。你要用4秒的時間吸氣,再用4秒的時間呼氣。控制呼吸的方法,必須每天堅持練習多次。在你練習的時候,它已經在幫助你降低對焦慮的易感度。更重要地是,如果不能達到不假思索地使用這種呼吸法,在焦慮發作時,是派不上用場。
防治抑鬱運動健身
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目前全球抑鬱人口多達1.2億,幾乎每4個人中便有1人在一生中某個階段出現精神或行為問題。更嚴重的是,隨著社會“現代化”發展,患病率可能有增無減。2005年6月,在北京召開的亞洲精神科學高峰會上,公布了一個驚人數字——現在中國至少260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值得重視的還有一項調查結果:90%的患者沒有意識到自己患抑鬱症,當然更無就醫。抑鬱症的發病機理至今未能完全明確,患者的症狀也不盡一致,基本表現為生活中興趣喪失、無愉快感,無端自責、自咎,自我評價過低、缺乏信心,睡眠障礙,食欲不振,反應遲鈍或激越,精力和性慾非年齡原因減退等。抑鬱症最嚴重的後果是“活著沒意思”,其中既有物質生活條件太差而輕生者,也有衣食住行不愁而厭世的悲劇,往往令人不解。有專家指出,抑鬱症的發病並不僅是患者受了精神刺激,還有一定的生理病理基礎,有可能是體質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抑鬱既有遺傳因素,更與經歷和環境等後天因素相關。患者有條件時,首先應看心理醫生,但不能將此症單純理解為心理致病,還有生物學因素,必須綜合治療。藥物治療是必要的。筆者有兩位老朋友曾患抑鬱症,痊癒的主要經驗就是按醫囑服藥。另外,應輔以行為療法,其中包括適量的體育運動。理論研究和實踐證明,運動對防治抑鬱症具有多方面的功效。人在運動時,大腦皮層的興奮點得以轉移,使精神集中在從事的活動上,緩解工作和學習等造成的焦慮與疲勞。自我封閉是抑鬱緣由之一,參與群體遊戲性的體育活動,可加強彼此交流和消除緊張。同時,機體在運動過程中良性物質(例如內啡肽等)分泌增多,令人感到愉悅。眾所周知,人在患病時往往情緒也不好,長期處在病中則增加抑鬱的可能。從這個角度來說,運動使體質增強,提高了免疫力,會減少因患各種疾病而導致抑鬱。運動不是防治抑鬱的唯一手段,更不是萬能的方法。必須注意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與負荷,不宜從事劇烈或有較高危險性的項目,以免造成精神緊張和過於疲勞。運動時不要勉強完成什麼動作,更不苛求姿勢和技術的準確。其同伴則應寬容和善於用表情和語言適度鼓勵,但千萬別過火,否則由於患者敏感而適得其反。
化解焦慮的生活小訣竅
1、改變對生活事件、挫折、壓力的看法:應該認識到壓力並不全都是壞的,把它當作一個使自己能力提高的機會。同時對自己的期望不可過高,制訂的目標可比自己的能力稍高一點兒,“去摘你跳一下就能拿到的果子”。
2、自我放鬆練習:在煩躁、抑鬱時,先讓自己坐下來。緊握拳頭,並繃緊胳膊,體驗上肢的緊張感覺,然後把拳頭放開,體會手臂的沉重、無力、放鬆。反覆做幾次,你身體的放鬆會帶動精神的放鬆。
3、體育運動:肢體活動有利於緩解焦慮,對那些平時容易急躁的人,應多參加慢跑、打太極拳、下棋、游泳等運動,可增強自我控制能力、穩定情緒。
4、變換環境:多聽一些舒緩流暢的音樂;去參加一些戶外活動,親近大自然,培養琴棋書畫的愛好,可陶冶性情。
5、做應當做的事,不能任由情緒支配;不要因心情不好而逃避生活。硬著頭皮做下去,你會發現事情沒有預想的那么糟。
6、尋求社會支持,有了煩惱可與家人、朋友商量,也可求助於專業的心理醫生。
7、合理服用保健品:卡瓦+松果體素,可有效平抑焦慮並改善由焦慮引起的失眠;DHEA+太太靜心口服液是專對更年期的焦慮而設計;還有銀杏膠囊、洋參含片、蟲草製劑、纈草、多維康片,均有安神、抗疲勞的效果。什麼那么多抑鬱症被誤診,病人不能及時得到治療,以至於"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