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遠程醫療(Telemedicine)從廣義上講:使用遠程通信技術、全息影像技術、新電子技術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發揮大型醫學中心醫療技術和設備優勢對醫療衛生條件較差的及特殊環境提供遠距離醫學信息和服務。它包括遠程診斷、遠程會診及護理、遠程教育、遠程醫療信息服務等所有醫學活動。從狹義上講:是指遠程醫療,包括遠程影像學、遠程診斷及會診、遠程護理等醫療活動。國外這一領域的發展已有近40年的歷史,在我國起步較晚。
上世紀50年代末,美國學者Wittson首先將雙向電視系統用於醫療;同年,Jutra等人創立了遠程放射醫學。此後,美國相繼不斷有人利用通訊和電子技術進行醫學活動,並出現了“Telemedicine”這一辭彙,現在國內專家統一將其譯為“遠程醫療”。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功多年以前曾經預言:“未來醫療活動中,醫生將面對計算機,根據螢幕顯示的從遠方傳來的病人的各種信息對病人進行診斷和治療”,這種局面已經到來。預計全球遠程醫療將在今後不太長時間裡,取得更大進展。
研究內容
遠程醫療包括遠程醫療會診、遠程醫學教育、建立多媒體醫療保健諮詢系統等。遠程醫療會診在醫學專家和病人之間建立起全新的聯繫,使病人在原地、原醫院即可接受遠地專家的會診並在其指導下進行治療和護理,可以節約醫生和病人大量時間和金錢。 遠程醫療運用計算機、通信、醫療技術與設備,通過數據、文字、語音和圖像資料的遠距離傳送,實現專家與病人、專家與醫務人員之間異地“面對面”的會診。遠程醫療不僅僅是醫療或臨床問題,還包括通訊網路、資料庫等各方面問題,並且需要把它們集成到網路系統中。
美國聯航正投入試驗運行的遠程醫療系統,提供了全方位的生命信號檢測,包括心臟、血壓、呼吸等。在飛行過程中,可通過移動通訊系統及時得到全球各地的醫療支持。由馬里蘭大學開發的戰地遠程醫療系統,由戰地醫生、通訊設備車、衛星通訊網、野戰醫院和醫療中心組成。每個士兵都配戴一隻醫療手鐲,它能測試出士兵的血壓和心率等參數。另外還裝有一隻GPS定位儀,當士兵受了傷,可以幫助醫生很快找到他,並通過遠程醫療系統得到診斷和治療。
在我國一些有條件的醫院和醫科院校也已經開展了這方面工作,如上海醫科大學金山醫院在網上公布了遠程醫療會診專家名單。西安醫科大學在美國“亞洲之橋”資助下成立了“遠程醫療中心”,並成功地為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進行了中美遠程醫療會診演示。最近,在貴陽市成立了西南第一家遠程醫療中心——“中國金衛貴陽遠程醫療會診中心”。
遠程醫療可以使身處偏僻地區和沒有良好醫療條件的患者獲得良好的診斷和治療,如農村、山區、野外勘測地、空中、海上、戰場等。也可以使醫學專家同時對在不同空間位置的患者進行會診。
主要特點
1、在恰當的場所和家庭醫療保健中使用遠程醫療可以極大地降低運送病人的時間和成本。
2、可以良好地管理和分配偏遠地區的緊急醫療服務,這可以通過將照片傳送到關鍵的醫務中心來實現。
3、可以使醫生突破地理範圍的限制,共享病人的病歷和診斷照片,從而有利於臨床研究的發展。
4、可以為偏遠地區的醫務人員提供更好的醫學教育。
一般來說,巨大的正在擴展的遠程醫療套用可以極大地減少病人接受醫療的障礙,因為地理上的隔絕不再是醫療上不可克服的障礙了。
基本用途
首先,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專家資源、中國人口分布極不平衡的現狀。我國人口的80%分布在縣以下醫療衛生資源欠發達地區,而我國醫療衛生資源80%分布在大、中城市,醫療水平發展不平衡,三級醫院和高、精、尖的醫療設備也以分布在大城市為多。即使在大城市,病人也希望能到三級醫院接受專家的治療,造成基層醫院病人紛紛流入市級醫院,加重了市級醫院的負擔,造成床位緊張,而基層床位閒置,最終導致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和浪費。利用遠程會診系統可以讓欠發達地區的患者也能夠接受大醫院專家的治療。另外,通過遠程教育等措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醫院醫師的水平。
其次是緩解了偏遠地區的患者轉診比例高、費用昂貴的問題。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邊遠地區的病人,由於當地的醫療條件比較落後,危重、疑難病人往往要被送到上級醫院進行專家會診。這樣,到外地就診的交通費、家屬陪同費用、住院醫療費等給病人增加了經濟上的負擔。同時,路途的顛簸也給病人的身體造成了更多的不適,而許多沒有條件到大醫院就診的病人則耽誤了診療,給病人和家屬造成了身心上的痛苦。據調查,偏遠地區患者轉到上一級醫院的比例相當高;平均花費非常昂貴,除去治療費用外的其他花費(診斷費用、各種檢查費用、路費、陪護費、住宿費、餐費等)需要數千元,讓病人幾乎無力承擔。而遠程會診系統可以讓病人在本地就能得到相應的治療,大大減少了就診費用。
套用領域
遠程醫療技術所要實現的目標主要包括:以檢查診斷為目的的遠程醫療診斷系統、以諮詢會診為目的的遠程醫療會診系統、以教學培訓為目的的遠程醫療教育系統和以家庭病床為目的的遠程病床監護系統。
套用的目的和需求不同,在遠程醫療系統中配置的設備和使用的通信網路環境也有所不同。遠程醫療診斷系統主要配置各種數位化醫療儀器和相應的通信接口,並且主要在醫院內部的區域網路上運行。終端用戶設備包括電子掃瞄器、數字攝像機以及話筒、揚聲器等。遠程醫療教育系統與醫療會診系統相似,主要是採用視頻會議方式在寬頻網上運行。無論哪一種遠程醫療系統,計算機和多媒體設備都是必不可少的。
遠程醫療的套用範圍很廣泛,通常可用於放射科、病例科、皮膚科、心臟科、內診鏡以及神經科等多種病例。遠程醫療技術的套用十分廣泛,因此決定這項技術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媒體
遠程醫療中多媒體技術的套用有賴於各種各樣多媒體數字設備的支持。在遠程醫療中多媒體技術主要套用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媒體採集。可以通過數字攝像機(頭)採集到高解析度的圖像。
(2) 媒體存儲。音頻、視頻以及醫學圖像均需在計算機內暫時或永久存儲,這可用磁性或光磁器件(如硬碟、軟碟、光碟等)實現。
(3) 壓縮/解壓縮。現在流行的JPEG圖像壓縮標準可以做到10∶1到20∶1,並經診斷結果表明它對圖像沒有損害性。
(4) 圖像處理。它的基本功能應包括角度鏇轉、水平垂直伸縮、校正採集誤差,並在診所條件下能用肉眼觀察到清晰的圖像。
(5) 用戶界面。在醫學上圖形界面最為普遍,因為它能反映更多的醫用信息(可視化信息),因此顯示器、鍵盤、滑鼠以及視窗管理軟體是最基本的遠程醫療用戶界面。另外,多媒體設備也是需要的。
通信
(1) 網路接口。不同的遠程醫療需求和通信環境,對通信網路的選擇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網路接口速率也有高低區別。
(2)網路協定。在遠程醫療系統中廣泛採用ATM(異步轉移模式)互聯協定。在電話網上傳輸醫學圖像可以採用H.324視頻會議協定。TCP/IP協定可用於區域網路和廣域網接口,用它接入醫學圖像和遠端的醫療信息源。
(3) 視頻傳輸。根據不同的遠程醫療需求,視頻傳輸速率也是不同的,大致可以分為低速率和高速率傳輸兩類,前者用於視頻會議,後者則用於診斷視頻的傳輸。
(4) 音頻傳輸。在遠程醫療系統內除了視頻外,還有音頻傳輸,它也可分為低速率和高速率傳輸兩類,前者用於諮詢會診,後者則用於診斷病情。
(5) 靜態圖像(片)傳輸。通常靜態圖像(片)的傳輸是單向通信,傳輸速率以單幅來計算,並且流量具有突發性。
(6) 病歷檔案。它也是單向傳輸,並且主要是文本信息,因此傳輸頻寬要求不高。
(7) 骨幹網路。作為遠程醫療的骨幹網路可有多種選擇,但隨著網路的擴大,有必要通過網橋或路由器將各個區域網路互聯成為廣域網。
醫療
遠程醫療已在我國的農村和城市逐漸得到廣泛的套用。並且在心臟科、腦外科、精神病科、眼科、放射科、及其它醫學專科領域的治療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遠程醫療所採用的通信技術手段可能不盡相同,但共同的因素包括病人、醫護人員、專家及其不同形式醫學信息信號。遠程醫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也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高新技術(如遠程醫療指導手術、電視介入等等)的套用,以及各項法律法規的逐步完善,遠程醫療事業必將會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發展現狀
國外
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學者Wittson首先將雙向電視系統用於醫療;同年,Jutra等人創立了遠程放射醫學。此後,美國不斷有人利用通信和電子技術進行醫學活動,並出現了Telemedicine一詞,現在國內專家統一將其譯為“遠程醫療(或遠程醫學)”。
第一代遠程醫療
6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的遠程醫療活動被視為第一代遠程醫療。這一階段的遠程醫療發展較慢。從客觀上分析,當時的信息技術還不夠發達,信息高速公路正處於新生階段,信息傳送量極為有限,遠程醫療受到通信條件的制約。
第二代遠程醫療
自80年代後期,隨著現代通信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一大批有價值的項目相繼啟動,其聲勢和影響遠遠超過了第一代技術,可以被視為第二代遠程醫療。從Medline所收錄的文獻數量看,1988年~1997年的10年間,遠程醫療方面的文獻數量呈幾何級數增長。在遠程醫療系統的實施過程中,美國和西歐國家發展速度最快,聯繫方式多是通過衛星和綜合業務數據網(ISDN),在遠程諮詢、遠程會診、醫學圖像的遠距離傳輸、遠程會議和軍事醫學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1988年美國提出遠程醫療系統應作為一個開放的分散式系統的概念,即從廣義上講,遠程醫療應包括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雙向視聽通信技術、計算機及遙感技術,向遠方病人傳送醫學服務或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同時美國學者還對遠程醫療系統的概念做了如下定義:遠程醫療系統是指一個整體,它通過通信和計算機技術給特定人群提供醫療服務。這一系統包括遠程診斷、信息服務、遠程教育等多種功能,它是以計算機和網路通信為基礎,針對醫學資料的多媒體技術,進行遠距離視頻、音頻信息傳輸、存儲、查詢及顯示。喬治亞州教育醫學系統(CSAMS)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的遠程教育和遠程醫療網路,可進行有線、無線和衛星通信活動,遠程醫療網是其中的一部分。
歐洲及歐盟組織了3個生物醫學工程實驗室、10個大公司、20個病理學實驗室和120個終端用戶參加的大規模遠程醫療系統推廣實驗,推動了遠程醫療的普及。澳大利亞、南非、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開展了各種形式的遠程醫療活動。1988年12月,前蘇聯亞美尼亞共和國發生強烈地震,在美蘇太空生理聯合工作組的支持下,美國國家宇航局首次進行了國際間遠程醫療,使亞美尼亞的一家醫院與美國四家醫院聯通會診。這表明遠程醫療能夠跨越國際間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經濟的界限。
美國的遠程醫療雖然起步早,但其司法制度曾一度阻礙了遠程醫療的全面開展。所謂遠程僅限於某一州內,因為美國要求行醫需取得所在州的行醫執照,跨州行醫涉及到法律問題。據統計,1993年,美國和加拿大約有2250例病人通過遠程醫療系統就診,其中1000人是由德克薩斯州的定點醫生進行的僅3~5分鐘的腎透析會診;其餘病種的平均會診時間約35分鐘。
美國的遠程醫療工程擁有專款,部分由各州和聯邦資金委員會提供。1994年的財政年度中,至少有13個不同的聯邦撥款計畫為遠程醫療撥款8500萬美元,僅喬治亞州就撥款800萬元,用以建立6個地區的遠程醫療網路。
第三代遠程醫療
2010年開始遠程醫療逐步呈現走進社區,走向家庭,更多的面向個人,提供定向,個性的服務發展特點。根據奇笛網的智慧型家居行業報告遠程醫療與智慧型手機的發展緊密同步,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遠程醫療也開始與雲計算、雲服務結合起來,眾多的智慧型健康醫療產品逐漸面世,遠程血壓儀、遠程心電儀,甚至遠程胎心儀的出現,給廣大的普通用戶提供了更方便、更貼心的日常醫療預防、醫療監控服務。遠程醫療也從疾病救治發展到疾病預防的階段。
谷歌開測遠程醫療服務
10月13日國外媒體Recode報導,谷歌(537.94, 4.73, 0.89%)目前正在悄然進軍日趨熱門的遠程醫療領域。谷歌官方微博證實已經開始測試遠程醫療服務,病人可以通過視頻就診 。
中國
我國是一個幅員廣闊的國家,醫療水平有明顯的區域性差別,特別是廣大農村和邊遠地區,因此遠程醫療在我國更有發展的必要。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才開始遠程醫療的探索。1988年解放軍總醫院通過衛星與德國一家醫院進行了神經外科遠程病例討論。1995年上海教育科研網、上海醫大遠程會診項目啟動,並成立了遠程醫療會診研究室。目前經過驗收合格並正式投入運營的包括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等全國二十多個省市的數十家醫院網站,已經為數百例各地疑難急重症患者進行了遠程、異地、實時、動態電視直播會診,成功地進行了大型國際會議全程轉播,並組織國內外專題講座、學術交流和手術觀摩數十次,極大地促進了我國遠程醫療事業的發展。
根據國家衛生信息化的總體規劃,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提出了軍隊衛生系統信息化建設“三大工程”,並分別被列為國家“金衛工程”軍字1、2、3號工程,其中軍字2號工程即為建設全軍醫藥衛生信息網路和遠程醫療會診系統。
儘管我國的遠程醫療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距已開發國家水平還有很大差距,在技術、政策、法規、實際套用方面還需不斷完善; 同時,廣大人民民眾對遠程醫療的認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遠程醫療技術的發展與通信、信息技術的進步密不可分。我國幅員廣闊,特別是廣大農村和邊遠地區醫療水平較低,遠程醫療更有發展的必要,但目前仍然受到技術、法律和認識的制約。
為了實現對重症病人的監護,早期大多數醫院採取了電視監控的手段,這就是遠程醫療的雛形。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網際網路的發展,為遠程診斷、遠程治療和遠程手術提供了技術平台。於是,現代意義上的遠程醫療作為一項新的套用技術提了出來,並很快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遠程醫療政策試點
發改委網站昨天發布通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計生委研究決定,同意寧夏回族自治區、貴州省、西藏自治區分別與解放軍總醫院,內蒙古自治區與北京協和醫院,雲南省與中日友好醫院合作開展遠程醫療政策試點工作。通知提出,各試點省區要在遠程醫療的操作規範、責任認定、激勵機制、服務收費、費用報銷等方面,研究制定適用於遠程醫療發展的相關政策、機制、法規和標準,探索市場化的遠程醫療服務模式和運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