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尾副鰍

紅尾副鰍

魚類,屬鯉形目,鰍科,副鰍屬。分布於漢江支流源流以及堵河、長江支流沿渡河,金沙江、南盤江、渭河水系等。小型魚,體長一般為10~17cm,底棲生活,喜歡在流水沖刷的石穴環境中生活,一般在山區支流中數量較多,當洪水來到時就會游出來覓食被洪水帶來的餌料。平時喜棲息在岩縫、石隙或多巨石的回水灣活動。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背鰭Ⅲ~8~9;臀鰭Ⅱ~5;腹鰭Ⅰ~6;胸鰭Ⅰ~9。脊椎骨4十42一

44。體長為體高的7.8~8.8倍,為頭長的4.7~5.6倍,為尾柄長的4.7~5.4倍。為尾柄高的10.0~10.8倍。頭長為吻長的2.5倍,為眼徑的7.5~10.0倍,為眼間距的4.0~4.2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9~2.3倍。體細長,前段呈圓形,尾柄側扁。吻錐形。眼小,側上位。口下位,口裂弧形。須3對,中等長。鰓孔小。側線完全。尾柄的上、下緣有發達的皮褶棱。背鰭小,胸鰭位置低,橢圓形,腹鰭起點在背鰭起點稍後,臀鰭小,尾鰭圓形,中央微凹入。背部呈灰褐色,雜有一規則的斑紋,體側黃褐色,有15~17條深褐色條紋,在體後段的較前段的條紋更明顯,腹面淺黃色,尾鰭鮮紅色,其它各鰭淺黃色。體前半部裸露無鱗,後半部具細鱗。上頜中央具一齒狀突起。須3對。背鰭位於體的前半部,背鰭前距為體長的43.5~47%。腹鰭起點與背鰭起點相對或位於背鰭第一根。

耳石特徵

紅尾副鰍有3對耳石,微耳石位於前耳骨背面後外側的凹窩內,基枕骨兩側的縱溝內各有1個星耳石和矢耳石。紅尾副鰍的矢耳石呈長棒形,極脆易碎裂,不適合鑑定年齡。打磨後的耳石檢測顯示,微耳石和星耳石均具有年輪標誌。在解剖鏡下觀察時,打磨後的耳石上顯示寬窄交替的環紋,部分環紋相交。

肥滿度

雌性的Fulton肥滿度波動在為0.34~0.93之間,平均為0.62;而Clark肥滿度波動在0.21~0.85之間,平均為0.52。雄性的Fulton肥滿度波動在0.35~1.32之間,平均為0.59;而Clark肥滿度波動在0.31~1.23之間,平均為0.54。以體長7.00~10.00cm組的肥滿度為高。

生活習性

紅尾副鰍平時喜棲息在岩縫、石隙或多巨石的洄水灣。常以下頜發達的角質邊緣在岩石上刮取食物。但腸管里食物出現較多的仍是昆蟲幼蟲(蜉蝣目、襀翅目、鞘翅目等幼蟲)。其個體雖小但產區的天然種群數量多,且肉質細嫩,為當地常見的小型食用魚。

紅尾副鰍是一種小型底棲性魚類,喜集群,常生活在山區溪流,水質清澈、無污染、有砂或石礫的河流中。馴養過程中魚常聚集到隱蔽物下,畏光,多在夜間活動。

生殖力

雄性體長、體重的均值分別為10.17cm和6.43 g;雌性體長、體重的均值分別為10.14 cm和6.77g,Ⅳ期卵巢性成熟係數13.80%~28.18%,平均為20.30%。成熟的精巢左右各一,呈白色的長囊狀,卵巢則左右相連為一整體,將消化道包圍。

地理分布

紅尾副鰍(Paracobitis variegtus)廣泛分布於黃河、長江和南盤江水系的上游。其背鰭分枝鰭條數目、前鼻孔的形態、頭部斑紋、須的長度和前軀的被鱗程度等特徵均表明紅尾副鰍已分化為兩個亞種。兩個亞種的分布在地理上是相互隔離的:紅尾副鰍指名亞種(P.variegatus variegatus)的分布範圍限於黃河、長江水系的上游;而新亞種長鰭副鰍(P.variegatus longidorsalis)則僅分布於南盤江的上游。亞種的分化可能與晚更新世時滇東高原的急劇抬升有關。

生物學性狀及人工馴養

紅尾副鰍平均體長為(122.89±2.58)mm,平均體重為(13.04±0.62)g。紅尾副鰍體長與體重的關係式為:y=0.000 2x2.279 5(R2=0.795 2)。雌性紅尾副鰍的絕對懷卵量為162~756粒,平均懷 卵量為(437.3±31.27)粒。紅尾副鰍的懷卵量與體重的關係式為y=29.814x+8.038 3(R2=0.682 6)。紅尾副鰍的懷卵量與體長的關係式為y=0.003 9x2.378(R2=0.702 2)。雌性紅尾副鰍初次性成熟年齡為2齡,雄性在1齡時就有成熟個體出現,繁殖旺季為4~5月。在人工馴養條件下,紅尾副鰍能攝食人工配合飼料,且生長速度較快。經60 d飼養,紅尾副鰍的增重率和成活率分別為27%~32%和78%~97%。

鯉形目(二)

鯉形目魚類適應性很強;有耐非洲及東南亞熱帶高水溫的鮁亞科魚類,也有耐西伯利亞嚴寒的鮈屬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