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處】道德經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戰國時期
原文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譯文
聲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樣更為親切?生命和貨利比起來哪一樣更為貴重?獲取和丟失相比,哪一個更有害?過分的愛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價;過於積斂財富,必定會遭致更為慘重的損失。所以說,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見危險;這樣才可以保持住長久的平安。
注釋
1、多:輕重的意思;貨,財富。
2、得:指名利;亡,指喪失性命;病,有害。
3、甚愛必大費:過於愛名就必定要付出很大的耗費。
4、多藏必厚亡:豐厚的藏貨就必定會招致慘重的損失。
5、知足不辱:今本沒有“故”字,據帛書補之。
引語
此章與十三章同樣,是講人之尊嚴的。十三章是以寵辱榮患和人的自身價值對比,說明人要自重、自愛。這一章是以名與貨和人的自身價值對比,也是要人自重、自愛。老子宣傳的是這樣一種人生觀,人要貴生重己,對待名利要適可而止,知足知樂,這樣才可以避免遇到危難;反之,為名利奮不顧身,爭名逐利,則必然會落得身敗名裂之可悲下場。
評析
虛名和人的生命、貨利與人的價值哪一個更可貴?爭奪貨利還是重視人的價值,這二者的得與失,哪一個弊病多呢?這是老子在本章里向人們提出的尖銳問題,這也是每個人都必然會遇到的問題。有人解釋說,本章是講吝惜生命,與提倡奮不顧身是格格不入的兩種生命觀。事實上,吝惜生命並不是貪生怕死,老子講的是對寵辱榮患和虛名貨利來說,不要貪圖虛榮與名利,要珍惜自身的價值與尊嚴,不可自賤其身。本章里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這是老子處世為人的精闢見解和高度概括。“知足”就是說,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發展極限,超出此限,則事物必然向它的反面發展。因而,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有清醒的準確的認識,凡事不可求全。貪求的名利越多,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大,積斂的財富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他希望人們,尤其是手中握有權柄之人,對財富的占有欲要適可而止,要知足,才可以做到“不辱”。“多藏”,就是指對物質生活的過度追求,一個對物質利益片面追求的人,必定會採取各種手段來滿足自己的欲望,有人甚至會以身試法。“多藏必厚亡”,意思是說豐厚的貯藏必有嚴重的損失。這個損失並不僅僅指物質方面的損失,而且指人的精神、人格、品質方面的損失。
作者簡介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
老聃(dān)(約前571~前471),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此地本是封於西周的陳國,今河南鹿邑,安徽渦陽存有爭議)人。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作品出處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