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道家的根本道論與道教的心性學》作者出版的學術專著,考慮到圖書館中已有收藏,這次就不予收錄。這些文章多少都與道家、道教的核心理論諸如道論、心性論、內丹學有關。如果從1988年發表於《中國哲學與文化》的第一篇《道與中國哲學的自然智慧》(原名《道·自然·文化》)算起,時間跨度正好二十年。正如目錄所示,本選集是圍繞著“根本道論”、“心性論”、“內丹道與易道”、“全真教研究”四大論題結集的。我之所以這么區分並非刻意為之,而是這二十年來,我在道教領域的研究工作基本上就是圍繞著這幾個主題展開的。
《道與中國哲學中的自然智慧》(1988)、《道家道論的哲學詮釋》(《詮釋與建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原始道家道論的展開一一道家形而上的夢論與生死論》(《中國哲學史》2002年第3期)和《從道家的根本道論到道教的內丹學》(《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一輯,2006)等四篇論文,反映了作者長達二十年對道家、道教根本道論及其與生死觀、內丹解脫論的思考。顯然,作者的意圖是通過理論詮釋打通隱含於道家道論與道教旨在以生命超越為目標修煉術——內丹術之間的理路。學術界有一種流傳頗廣的說法,以為在道家、道教之間,其基本精神存在著斷裂。持這一觀點的人認為道教關注肉體生命、重視齋醮科儀甚至熱衷於神靈崇拜等行為乃是一種悖道的舉措,是與原始道家尤其是莊子主張通過精神修煉以契證道體、獲得精神解脫的思想背道而馳。
作者簡介
張廣保,號洞齋散人,1992年獲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98—1999年赴荷蘭萊頓大學做訪問學者,2002—2003年赴哈佛燕京做訪問學者。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主要從事道教思想、經學思想的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金元金真道內丹心性學》(曾獲首屆“湯用彤學術獎”)、《唐宋內丹道教》、《金元全真教史新研究》、《中國經學思想史》等,另有學術論文三十多篇,五十餘萬字,發表於各種刊物。
圖書目錄
道教研究自選集叢書總序
自序新道家在崛起
根本道論
道與中國哲學中的自然智慧
道家道論的哲學詮釋”
原始道家道論的展開——道家形而上的夢論與生死論
從道家的根本道論到道教的內丹學——兼論原始道家的生道合一原則
根本道論與心性論
原始道家的道論與心性論
唐代道教上清派的心性之學
金元全真教徒的宮觀生活與心性修行
內丹道與易道
道典中所載黃帝修道登仙說之繁衍
《太平經》——內丹道的成立
《周易參同契》的內丹道與天道
《周易參同契》的內丹道與易道
雷思齊的河洛新說——兼論宋代的河洛九、十之爭
全真教性命雙修的內丹學
明清內丹思潮與陳攖寧學派的內丹學
全真教研究
全真教研究一百二十八年述評(1879-2007)
蒙元時期全真宗祖譜系形成考
蒙元時期全真教大宗師傳承研究
早期全真道戒律形成研究
道教洞天福地理論的起源及歷史發展
後記
……
文摘
氣這個範疇是一種自成體系、帶有某種神秘因素的東西,我們很難用西洋系的哲學來予以分析。這涉及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系統,而這兩種系統互相差異的程度使得雙方難以對譯。我們說氣有自己的特定的內容,但要真正領會這種內容,先必須暫時忘掉我們已經學到的西洋文化知識。氣有三義,第一為雲煙之氣,例如六氣之類。這種氣是自然的,但和科學中說的氣體尚有區別,大凡有朦朧、神秘、輕飄外觀的皆可視為氣,嚴格地講也就是以力量形式出現的就是氣。氣這個字象形為蒸騰、昌發之象,這是氣的本義,但在文典中的套用卻超出了這個範圍,如言春氣,言肅殺之氣,春氣意指生長力,肅殺之氣則指一種整體氛圍。從大量的典籍綜合來看,我們可以斷語:氣是古人表現某種不可視見但又確實存在的神秘力量的一種活潑名詞。氣的這層含義帶有模糊、朦朧、神秘的性質,也就是在這種意義上,氣實在是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中常用的一個術語。這個術語彈性很大,可以表現許多東西。用這種氣來描述力,描述神秘現象,可以避免分析的割裂,具有運動的、流變的、生動的特點。以上所說為氣的第一義。
第一義的氣初始是很少哲學意味的,這一種氣希臘人也曾談及,不過內容不完全吻合。真正作為哲學思考對象的氣是第二義的氣,對於這種氣,我們姑且把它界定為內氣。所謂內氣實為一種修煉之氣,它和大量存在的自然之氣是有區別的。內氣需經過人的修煉而成。內氣的性質並不表現為單純的質點,而是呈現為一種朦朧的力量,曾有學者借用現代物理學的場概念來轉譯,這大體上是比較相近的。內氣的存在方式有點特別,作為物質,它的存在和巨觀物體的存在方式相異。一般來說物質的存在是獨立的,不需要依賴人的感覺意識,內氣的存在則不然,它是超越於時空的實體,我們既不能看見它,也不能摸到它,所有的感覺器官對內氣都無可奈何,不但感官,就是心靈在把握這種實體時也是徒勞的。不過這種氣也不是全然不可捉摸,人可以經過修煉而體驗到它的存在。由此可見,這種氣的存在是和主體狀況分不開的,氣的存在必須介入主體而且是特定的主體方可成其為存在。而且存在的方式也不是以通常的圖像而是以渾然的力量形式。這種氣以及與其相關的一些東西構成了老、莊道的主要含義。參照現代物理學的微粒子理論來考察,我們發現兩者之間有非常緊要的相似性。卡普拉在《物理學之道》中曾描述了微粒子存在的狀態:“原子和亞原子世界本身是超越我們感覺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