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6月1日)叢書名: 楊國榮著作集
平裝: 32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1767733, 7561767730 條形碼: 9787561767733
尺寸: 22.8 x 15.2 x 2 cm
重量: 499 g
作者簡介
楊國榮,1957年生於上海,浙江諸暨人。華東師範大學紫江特聘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國際儒聯理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上海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等校的客座教授,美國比較哲學雜誌Dao:A Jouran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編委。先後在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從事學術研究。已出版學術著作10餘部,其中10部同時出版于海外;在《中國社會科學》、Philosophy:Eastand West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l50餘篇,多種論著被譯為英、德、韓等文在國外出版與發表。內容簡介
《道論》主要內容包括了:哲學總是一再地向開端回溯。這不僅表現在哲學的沉思每每以古希臘或先秦為歷史之源,而且在於哲學往往以反思自身的方式,不斷地追問何為哲學或哲學究竟是什麼。無論是史的考察,抑或是理論的思與辨,都以不同的方式指向何為哲學的問題。歷史地看,哲學的不同形態、不同進路,也常常相應於對哲學本身的不同理解。哲學究竟是什麼?這一追問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展開,而形上之維無疑是其中重要的方面。然而,自實證主義對形上學提出種種質疑後,冷落、蔑視、嘲弄、拒斥,便漸漸成為後者時常遭遇的厄運。隨著形上學漸遭疏離和拒斥,哲學究竟是什麼也越來越成為問題,與此相應的現象之一,便是哲學與具體領域的知識開始呈現某種趨同之勢。從歷史的演進看,這種狀況的出現當然與近代以來哲學研究本身漸趨職業化、專業化相關。哲學本質上是智慧之思,從事哲學思考的哲學家,首先是志於道的思想者。但是,一旦哲學成為某種職業或專業,那么哲學家也就容易由智慧的追求者,轉化成僅僅從事某一層面、某一個方面思考的專家。職業化、專業化的工作涉及的主要是存在的特定領域、特定方面,專家的關注之點,也每每限於某一領域或方面,哲學的職業化與專業化以及哲學家的專家化,既將形而上的沉思推向了哲學的邊緣並相應地懸置了對存在本身的追問,也在歷史與邏輯雙重意義上導致了哲學的知識化。目錄
自序導論
第一章 形上之域與存在的具體性
一、存在之思與形上之域
二、形上學的抽象形態
三、人與世界圖景
四、存在之序
五、時間、過程與歷史
第二章 存在的價值之維
一、是什麼與意味著什麼
二、價值和評價
三、價值、規範與世界的變革
第三章 認識、存在與智慧
一、認識的本體論前提
二、“知”(knowing)與“在”(being)
三、知識客觀有效性的形上根據
四、知識、智慧與人之“在”
第四章 存在與方法
一、當然之則和必然之道
二、思維的秩序、行動的秩序與存在的秩序
三、理解與涵養
第五章 語言的形上內蘊
一、以名指實和以名喻道
二、解釋世界與變革世界
三、語言與人
第六章 美的本體論意義
一、審美秩序
二、存在的完美
三、美與自由
四、美與真、善
第七章 道德與存在
一、規範、義務與倫理關係
二、道德主體
三、行為情景與存在境域
四、社會整合的道德前提
第八章 日常存在與終極關切
一、日常生活與日常存在
二、日常生活中的人
三、已然與自在
四、終極關切:存在的自覺
五、極高明而道中庸
第九章 形上視域中的自由
一、存在的統一之境
二、自由與自因
三、自由的價值內涵
附錄哲學何為
後記
新版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