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防護

運動防護

運動防護(athletic training / athletic therapy)是運動損傷的預防、急救、處置與康復訓練的總稱。在國際上有世界運動防護總會(World Federation of Athletic Training & Therapy),在國內設有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醫學分會運動防護專科委員會,台灣地區設有台灣運動防護學會。我國運動防護職業標準正在申報與制訂中。

基本信息

介紹

對於經常參加健身運動的人們來說,扭傷、摔傷、撞傷、拉傷等各種各樣的意外傷害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運動中的自我保護不可忽視。

所謂運動損傷是指在體育運動中發生的損傷,可 急、慢性損傷,以慢性損傷為多。損傷的組織涉及神經、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皮膚、軟骨,還可以傷及內臟器官。

北京體育大學楊靜宜教授提醒健身者,從足關節的護踝到肘關節的護肘, 些看似細小的運動護具,能夠在我們平時鍛鍊的過程中為肌肉和關節分擔外來的壓力和衝擊。各種關節是運動中最容易損傷的部位,關節過伸或過屈都有可能對肌腱造成損害,適當佩帶護具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肌腱過度拉伸。對體育愛好者來說,最好的護具是繃帶和膠布,兩者與肌肉的結合程度最緊密,也能夠 好地保護肌肉和關節。打籃球的時候戴上護腕、護膝、護踝,踢足球的時候加上護腿板,護肘、護腕是打網球、羽毛球、桌球必不可少的用品,這些微不足道的小護具,在關鍵時刻卻能為保護我們的身體幫上大忙。

有不少健身者認為,佩帶護具之後感覺活動不靈活,在踢足球時若戴上護腿板,總覺得腿部靈活性大大降低了,遠不如不戴舒服。對此,楊靜宜教授指出,儘管如此,可我們還是應該奉行“安全第一”的宗旨,踢足球時的意外傷害有時是很嚴重的,切不可為圖一時痛快摘掉護腿板,因為運動損傷不僅容易給運動群體帶來潛在的威脅,而且有可能給人體內在器官造成嚴重的損害。

楊靜宜教授說,做好熱身運動和及時消除運動後的疲勞,這是防治運動損傷的兩 重要環節。熱身運動能夠最大限度地活動身體各部位的肌肉,緩解大範圍、高強度運動對肌肉、骨骼和內臟造成的刺激。及時消除運動疲勞能幫助身體恢復機能。 常用消除疲勞的方法有按摩、積極休息、桑拿浴、蒸汽浴、營養補充等。對於從事體育鍛鍊的 數人群來說,做好熱身運動比消除疲勞更為重要,因為普通人往往不容易運動過量,但卻容易犯技術性錯誤,不熱身就運動的潛在威脅很大,如果盲目鍛鍊,健身可能就會變成傷身。運動系統損傷可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從組織學分類可分為一軟組織損傷:包括肌、肌腱、韌帶和滑囊的損傷。二骨的損傷:主要是指四肢骨及骨結構纖細和易產生應力集中部位的骨折。三軟骨的損傷:包括關節軟骨及骨骺軟骨的損傷。四神經卡壓傷。

原因

一主觀方面:1.思想麻痹大意是所有運動損傷中最主要的因素。2.體質弱、身體素質差,或機能狀態不良。3.技術水平低,運動不熟練,或做動作時在某個環節上出現錯誤。5.運動情緒低下,伴有畏難、恐懼、害羞、猶豫以及過分緊張,注意力不能集中。6.運動姿勢不規範,易致疲勞性慢性損傷。二客觀方面:1.運動時缺乏保護幫助,或保護幫助不及時,方法不正確。2.場地、器材及鍛鍊設施不合規範。3.運動負荷安排不當,局部負擔過重。4.動作粗野,違反規則(對抗項目)。5.內容組合不科學,方法不合理。

預防

1.加強運動安全教育,克服麻痹思想,提高預防損傷意識。2.認真做好準備工作和整理活動。準備工作能使身體各器官系統機能迅速地進入工作狀態,以適應劇烈運動的要求,減少或防止運動損傷的發生;整理活動可使人體更好地從緊張的運動狀態逐漸過渡到相對的安靜狀態,並可消除機體內的代謝產物,減輕肌肉酸痛和消除疲勞。3.改進技術動作,合理安排運動負荷。技術動作的不規範往往是造成損傷的主要原因;而大負荷的運動量又是造成軟組織和骨慢性損傷的重要原因。4.加強保護與幫助,特別要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幫助是要保護好人體的重要部位(如頭部)。5.做好醫務監督工作,掌握運動損傷的預防與處置方法。

處置

軟組織損傷

1.開放性損傷:有擦傷、撕裂傷、刺傷等。均有發生傷口感染的可能,處理時,要特別注意保護傷口,可暫用乾淨的紗布、繃帶或毛巾等覆蓋、包紮以防感染,如出血不止,可選用適當的方法止血後送往醫院進一步治療。2.閉合性損傷:這些損傷的主要症狀是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應視受傷程度減少或停止受傷肢體的局部活動,局部進行固定,重者應及時採用冷敷、局部加壓包紮、抬高患肢,待24小時後可根據傷情採取綜合治療。如外敷藥物、理療、按摩等。若肌肉韌帶嚴重斷裂或關節嚴重扭傷者,加壓包紮急救後,送醫院手術治療。

骨和骨骺損傷

1.原因與症狀:運動中,身體某部受到直接或間接的暴力打擊時,可能造成骨折或骨骺損傷。出現較多的是閉合性骨折,多見於四肢長骨。長期姿勢不良的運動也可致某些部位發生疲勞性骨折。骨折發生後,患處立即出現腫脹、皮下淤血、劇痛、肢體功能障礙、肌肉痙攣,有時可伴有骨折部位畸形,移動時可及骨擦音。嚴重骨折時,伴有出血和神經損傷、發燒、口渴直至休克等全身症狀。2.處置:骨折後暫勿移動患肢,套用夾板或其他代用品固定傷肢,及時護送醫院檢查治療。若伴有休克時,應先進行處理,即點人中穴,並進行對口人工呼吸心臟胸外按摩;若伴有傷口出血,應同時實行止血和包紮。

腦部損傷

1.原因與症狀:運動中,頭部受到了外力打擊或碰撞後,可導致顱骨、硬腦膜及腦內組織損傷,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時可有神志昏迷、意識喪失,脈搏、呼吸弱等。2.處置:腦損傷發生後,應立即讓受傷者平臥,絕對保持平靜。嚴禁搖晃、牽扯、移動。同時用毛巾冷敷頭部,平穩送醫院救治。

神經卡壓傷

1.原因和症狀:神經卡壓多見於運動中的慢性損傷,如腕、尺管綜合症,腰間盤突出等。2.處置:局部封閉,理療,推拿按摩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